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3篇
眼科学   110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琼  游志鹏 《国际眼科杂志》2009,9(9):1744-1746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是临床上常见的视网膜疾病,因严重的并发症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到目前为止尚无针对其病因的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激光光凝、激光诱导视网膜脉络膜吻合、视网膜静脉t-PA注射、玻璃体腔内注射、放射状切开等手术方法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带来了新的观念,我们将对上述几种方法的实验和临床研究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2.
NF-κB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NF-κB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建立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以SABC法检测NF-κB在视网膜中的表达,做统计学处理.结果NF-κB在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后6h开始表达,第24 h达到最高峰,48h开始表达减弱.结论NF-κB在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MicroRNA-21(miR-21)对视网膜母细胞瘤(RB)细胞增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miR-21在正常视网膜组织和确诊RB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然后在转染的基础上运用MTT检查RB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与细胞凋亡相关蛋白PDCD4、Bax、Bcl-2的表达。结果与正常视网膜组织miR-21表达(0.703±0.071)相比,RB组织miR-21为高表达(2.214±0.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Weri-Rb-1细胞中,与NC组(2.245±0.213)相比,miR-21抑制剂转染后明显降低了miR-21的表达水平,miR-21 inhibitor组为0.683±0.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细胞转染后24 h、48 h、72 h、96 h,MTT测定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果显示:两组24 h的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R-21 inhibitor组在48 h、72 h、 96 h的A值均低于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34.
目的对比抗VEGF治疗联合微创玻璃体切割、视网膜睫状体光凝术与内窥镜睫状体光凝术(ECP)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NVG患者49例49眼,分为玻璃体切割联合视网膜睫状体光凝术组(A组)25例25眼和ECP组(B组)24例24眼。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眼压、视力、虹膜新生血管、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术后眼压下降,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术后2 d、7 d及1个月两组眼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4、0.00),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眼压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68、0.59)。末次随访两组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较其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0.03)。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前房反应性渗出、前房积血,B组患者术中并发症为前房出血,早期并发症有短期内高眼压、角膜水肿、前房反应性渗出、前房积血。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视网膜睫状体光凝术与ECP均能降低NVG患者眼压。玻璃体切割联合视网...  相似文献   
35.
36.
目的探讨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结扎颈总动脉的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分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再灌注+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组.每组按再灌注时间的不同分为缺血再灌注1、6、12、24、48、72 h组.同时记录各期大鼠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a、b波波幅,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各期视网膜的超微结构.结果缺血再灌注+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组各时期ERGa、b波波幅高于缺血再灌注组.视网膜超微结构显示缺血再灌注+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组细胞受损情况明显好于缺血再灌注组.结论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比较内界膜填塞术与标准内界膜剥除术治疗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IM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裂孔底径大于1000 μm的IMH患者48例48眼为研究对象;22眼纳入内界膜填塞术组,26眼纳入标准内界膜剥除术组。于术后1周、1个月、6个月观察术眼黄斑裂孔闭合情况、最佳矫正视力(BCVA)变化、黄斑中央视网膜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变化和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随访6个月,内界膜填塞术组22眼(100.0%)裂孔闭合,标准内界膜剥除术组21眼(80.8%)裂孔闭合,5眼(19.2%)贴附,内界膜填塞术组裂孔闭合率高于标准内界膜剥除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BCVA随时间变化显著(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时间=27.663,P时间<0.010;F组间=0.580,P组间=0.631;F交互=0.290,P交互=0.593)。对不同时间点分别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术后1个月、6个月两组BCVA均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CMT随时间变化显著(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时间=20.750,P时间<0.010;F组间=1.131,P组间=0.294;F交互=1.646,P交互=0.194)。对不同时间点分别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内界膜填塞术组术后1周CMT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CMT恢复至术前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CMT低于术前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内界膜剥除术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 6个月CMT低于术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视网膜脱离、裂孔复发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大直径IMH均有效且安全性较好;内界膜填塞术患者裂孔闭合率优于标准内界膜剥除术,但存在瘢痕形成的可能。  相似文献   
38.
谌××男 60岁患者于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眼前黑幕遮挡感,视力骤降,无畏光、流泪、眼红、胀痛等不适.既往:患者自诉从10岁开始双眼视力欠佳,右眼尤甚,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家族无相同病史者、无近亲联姻史.血压125/75 mmHg,FBS:5.2 mmol/L.视力:右手动/眼前60 cm,左0.6.双眼鼻侧睑裂区可见肥厚的纤维血管组织呈翼状侵入角膜缘约2 mm,右眼中央部角膜基质层散在局限性雪片状、星状灰白色混浊,边界清楚而不规则,部分融合(图1,2).左眼中央部角膜基质层可见多个散发的,灰白色颗粒状样混浊(图3,4).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CD105在葡萄膜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8例葡萄膜黑色素瘤中TGF-β1和CD105的表达,并按WHO1980年的标准进行分型梭型细胞型,类上皮细胞型和混合细胞型.进行临床随访.以CD105的表达来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结果 78例中,梭型细胞型21例,类上皮细胞型34例,混合细胞型23例.TGF-β1和CD105在3种类型的葡萄膜黑色素瘤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CD105主要表达于肿瘤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两者的表达强度随梭型细胞型,混合细胞型和类上皮细胞型依次递增.回访37例患者,其中梭型细胞型18例,平均生存时间为(78.3±14.2)个月,混合细胞型10例,平均生存时间(69.0±17.3)个月,类上皮细胞型9例,平均生存时间(36.7±12.1)个月.患者生存时间与TGF-β1表达强度及新生血管密度呈负相关.结论 TGF-β1和CD105在葡萄膜黑色素瘤的转移,浸润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