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3篇
眼科学   110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31.
赵璐  游志鹏 《眼科新进展》2011,31(6):565-567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合并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发病的相关因素,分析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例556例,其中231例合并高度近视为试验组,335例不伴有高度近视的视网膜脱离病例为对照组,对比2组脉络膜脱离发病率、发病年龄、眼轴长度、眼压、黄斑裂孔发生率、视网膜脱离程度、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等情况。结果 2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试验组有23例合并脉络膜脱离,占9.96%,对照组则为11例,占3.28%,试验组脉络膜脱离发病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发病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眼压低,眼轴长,黄斑裂孔发生率高。试验组眼压、眼轴长度、黄斑裂孔发生率分别为(2.8±1.4)mmHg(1kPa=7.5mmHg)、(26.7±2.4)mm、15/23,对照组分别为(3.6±2.0)mmHg、(24.3±3.3)mm、6/11,2组间眼压、眼轴长度、黄斑裂孔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高度近视合并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具有低眼压、眼轴长、多合并黄斑裂孔、治愈率较低等临床特点,高度近视是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发病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32.
目的 观察高度近视眼硅油填充术后短期内眼压变化,并探讨其眼压升高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2006年2月至2007年10月行硅油填充术后的82例95眼患者,分为高度近视眼组37例(40眼)与非高度近视眼组45例(55眼);高度近视眼组屈光度数为6.5~16.5 D,平均12.5 D,非高度近视组眼屈光度数为0.5~4.5 D,平均2.5 D;分别观察术后1 d、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的眼压,并对2组高眼压累积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高度近视眼硅油填充术后短期内高眼压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 术后1 d、1周、1个月、2个月和3个月高度近视眼组高眼压累积发生率分别为20.00%(8眼)、25.00%(10眼)、27.50%(11眼)、30.00%(12眼)、35.00%(14眼);非高度近视眼组高眼压累积发生率分别为5.45%(3眼)、9.09%(5眼)、10.91%(6眼)、10.91%(6眼)、14.55%(8眼).2组术后1 d、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高眼压累积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高度近视眼组高眼压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高度近视眼组,大部分患眼经药物或取出少量硅油后眼压可以得到控制,少部分患眼需短期内取出硅油来控制眼压.结论 高度近视眼行硅油填充术后容易出现高眼压,经药物和(或)手术治疗眼压可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33.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一种先天性眼内恶性肿瘤,严重影响患儿的视力甚至危及生命.姜黄素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对肿瘤细胞的产生、增殖、转移均具有抑制作用.此文就近几年来姜黄素对视网膜母细胞瘤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四大致盲因素之一,随着糖尿病病人的增多,越来越多人的视力遭到其侵害.糖尿病病人一旦发生视网膜病变,治疗起来相当棘手,而且.预后不佳.如果临床上能证实糖尿病病人发生视网膜病变的一些高危因素,并提早进行干预措施,那是非常经济和有效的.近年来,发现的危险因素比较多.此文将从研究较多的几个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5.
36.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琼  游志鹏 《国际眼科杂志》2009,9(9):1744-1746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是临床上常见的视网膜疾病,因严重的并发症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到目前为止尚无针对其病因的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激光光凝、激光诱导视网膜脉络膜吻合、视网膜静脉t-PA注射、玻璃体腔内注射、放射状切开等手术方法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带来了新的观念,我们将对上述几种方法的实验和临床研究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结扎颈总动脉的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分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再灌注+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组.每组按再灌注时间的不同分为缺血再灌注1、6、12、24、48、72 h组.同时记录各期大鼠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a、b波波幅,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各期视网膜的超微结构.结果缺血再灌注+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组各时期ERGa、b波波幅高于缺血再灌注组.视网膜超微结构显示缺血再灌注+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组细胞受损情况明显好于缺血再灌注组.结论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比较内界膜填塞术与标准内界膜剥除术治疗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IM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裂孔底径大于1000 μm的IMH患者48例48眼为研究对象;22眼纳入内界膜填塞术组,26眼纳入标准内界膜剥除术组。于术后1周、1个月、6个月观察术眼黄斑裂孔闭合情况、最佳矫正视力(BCVA)变化、黄斑中央视网膜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变化和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随访6个月,内界膜填塞术组22眼(100.0%)裂孔闭合,标准内界膜剥除术组21眼(80.8%)裂孔闭合,5眼(19.2%)贴附,内界膜填塞术组裂孔闭合率高于标准内界膜剥除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BCVA随时间变化显著(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时间=27.663,P时间<0.010;F组间=0.580,P组间=0.631;F交互=0.290,P交互=0.593)。对不同时间点分别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术后1个月、6个月两组BCVA均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CMT随时间变化显著(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时间=20.750,P时间<0.010;F组间=1.131,P组间=0.294;F交互=1.646,P交互=0.194)。对不同时间点分别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内界膜填塞术组术后1周CMT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CMT恢复至术前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CMT低于术前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内界膜剥除术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 6个月CMT低于术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视网膜脱离、裂孔复发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大直径IMH均有效且安全性较好;内界膜填塞术患者裂孔闭合率优于标准内界膜剥除术,但存在瘢痕形成的可能。  相似文献   
39.
谌××男 60岁患者于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眼前黑幕遮挡感,视力骤降,无畏光、流泪、眼红、胀痛等不适.既往:患者自诉从10岁开始双眼视力欠佳,右眼尤甚,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家族无相同病史者、无近亲联姻史.血压125/75 mmHg,FBS:5.2 mmol/L.视力:右手动/眼前60 cm,左0.6.双眼鼻侧睑裂区可见肥厚的纤维血管组织呈翼状侵入角膜缘约2 mm,右眼中央部角膜基质层散在局限性雪片状、星状灰白色混浊,边界清楚而不规则,部分融合(图1,2).左眼中央部角膜基质层可见多个散发的,灰白色颗粒状样混浊(图3,4).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RON)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方法17例(17只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均进行标准的三通道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术,术中用显微玻璃体视网膜刀(MVR)自视盘鼻侧刺入,深达筛板后并切开鼻侧筛板,对无灌注区进行激光光凝后行气一液交换并注入C3FB气体0.8~1.0mL。记录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底检查、眼底照相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的情况。结果17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有5例在切开视盘后发生出血,术中将灌注瓶升高后均能止血。13只眼手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视力在0.3者1只眼,0.2~0.3者3只眼,0.1~0.2为4只眼,0.05~0.1者5只眼。视力无提高者3只眼,1只眼因继发视网膜脱离和脉络膜脱离视力下降。16眼眼底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发现手术后1~2个月黄斑部水肿明显减轻,出血大部分吸收。结论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所引起的黄斑囊样水肿和出血吸收有较好的疗效,对提高患者视力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