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2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53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9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74篇
内科学   111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127篇
综合类   540篇
预防医学   242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438篇
  1篇
中国医学   296篇
肿瘤学   4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创伤骨科医护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与预防措施,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方法 对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医院感染管理科登记在案的创伤骨科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发生职业暴露50人次,其中因患者的血液、分泌物污染皮肤或黏膜高达26.0%,针头刺伤占22.0%,安瓿割伤占20.0%.结论 创伤骨科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易发生职业暴露,存在较大的职业安全风险,医院应重视创伤骨科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工作,建立职业暴露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发生职业暴露后及时妥善处理;更新观念,提倡使用安全医疗、护理器具,严格做好标准预防,切实保证创伤骨科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992.
负压封闭引流(VSD)作为负压创面治疗的关键技术,广泛应用于创伤骨科的严重软组织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骨髓炎、手足外科等各类急慢性创面,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目前临床常用的引流瓶是旧式负压吸引瓶,该瓶使用后需清洗、消毒,再重复使用.此操作过程费时费力,十分麻烦,增加了护理工作量,长期反复使用易引起医院内交叉感染.我科于2011年7月将一次性负压吸引瓶应用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减轻了护理工作量,并有效地防止了医医院感染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脑出血并发中大面积脑梗死的致病因素和临床治疗措施。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住院治疗的脑出血后合并大面积脑梗死患者38例的诊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脑出血并发大面积脑梗死的病死率与致残率高的原因与多种因素有关,及早发现,及时诊断,通过综合治疗,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994.
为研究偏钒酸钠对人前列腺癌细胞DU145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我们检测了偏钒酸钠对细胞活力、细胞周期、活性氧水平和细胞周期调节蛋白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偏钒酸钠能显著降低调控Cdc2的主要磷酸酯酶Cdc25C的蛋白水平,导致Cdc2 Tyr-15位磷酸化水平升高,引起DU145细胞发生G2/M周期阻滞和增殖活力抑制。而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能降低偏钒酸钠诱导升高的活性氧水平并能恢复偏钒酸钠导致的Cdc25C蛋白水平降低和Cdc2磷酸化水平(Tyr-15)的升高。这证实偏钒酸钠能导致DU145细胞发生G2/M周期阻滞从而引起细胞增殖活力抑制,且这种抑制可能是通过偏钒酸钠所诱导的活性氧水平升高引起的Cdc25C蛋白降解实现的。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亚硫酸盐和雌激素及炎症因子在老年女性骨关节炎患者血清及关节液中的含量变化及其抗炎效应。方法选择住院老年女性患者26例,年龄55~75岁,中位年龄67岁;病史1.8~25.6年,平均10年。均为我科初诊患者,根据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确诊为膝骨关节炎,留取治疗前常规关节腔减压治疗时抽吸的关节液,及治疗后复查时的关节液。测定血清雌二醇水平、血清及关节液中的亚硫酸盐及白介素(IL-1、IL-6、IL-8)的含量变化。结果老年女性膝骨关节炎患者的血清雌激素(雌二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急性期血清关节液中亚硫酸盐和炎性因子(IL-1、IL-6和IL-8)均较高,经治疗后恢复期时各值均显著下降(P<0.01)。再根据不同年龄段分组,测定不同年龄段的膝骨关节炎患者急性期血清及关节液中亚硫酸盐和炎症因子(IL-1、IL-6和IL-8)的变化,各炎症因子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雌二醇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期骨关节液中亚硫酸盐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关节炎患者血清雌二醇水平与关节液中亚硫酸盐含量之间有相关性(R2=-0.991,P<0.05)。结论亚硫酸盐和雌激素及炎症因子共同参与老年女性骨关节炎的发病过程,可能是一种生物活性分子在炎症局部发挥一定的病理生理学作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 对经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49例肝脏病变患者行腹部平扫MRI、DWI和增强MRI检查,并在工作站测量感兴趣区的ADC值,对肝癌、转移癌、血管瘤和肝囊肿的ADC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肝癌、转移癌、血管瘤和肝囊肿的ADC值分别为1.22±0.28、1.61±0.30、2.22±0.26和3.04±0.34,健康志愿者肝脏的ADC值为3.12±0.40.恶性组(肝癌、转移癌)的ADC值明显低于健康志愿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血管瘤、肝囊肿)的ADC值低于健康志愿组,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的ADC值明显低于良性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ADC=1.80为阈值来鉴别良、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结论 DWI及ADC值的应用大大提高了MRI对肝脏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IL-6、TNF-α、一氧化氮(N0)和内皮素(ET)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相关试剂盒,按其说明书检测93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L..6、TNF..α、NO与ET水平.结果:单纯糖尿病组(SDM组)、隐性糖尿病肾病组(IDN组)、显性糖尿病肾病组(ODN组)IL-6、TNF-α与ET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其中ODN组最高(P<0.O1).SDM组、IDN组、ODN组NO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O1),其中ODN组最少.IL-6与UAER、TNF-α、ET均成正相关,NO与IL-6、TNF-α呈负相关.结论:IL-6、TINF-α、NO与ET可能参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及病理变化过程,检测患者IL-6、TNF-α、NO与ET水平可作为判断预后、指导治疗的指标.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内皮细胞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相关链A(MICA)分子在NK细胞对其杀伤过程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10 ng/ml MICA重组抗原对实验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进行诱导培养48 h,对照组加入等量磷酸盐缓冲液(PBS).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内皮细胞表面MICA分子的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壶腹周围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重T2加权MR水成像技术对63例患者行MRCP检查,图像经三维最大信号强度投影(3D MIP)后处理。结果 63例患者中,3例为正常,60例发现不同程度病变,其中肿瘤患者36例(9例肝门区原发性胆管细胞癌、2例肝门转移癌、5例原发性肝癌、4例肝外胆管癌、5例壶腹癌、8例胰头癌、3例十二指肠癌),灵敏度为93.2%;结石患者16例(6例胆总管结石、6例胆囊结石、4例肝总管结石),灵敏度为89.5%;炎症患者8例(3例胆管炎、3例胰腺炎、2例十二指肠憩室合并感染),灵敏度为83.2%。均与病理或临床诊断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RCP可准确显示胆管梗阻部位,明确病变性质,对非梗阻性胆胰疾病,MRCP可显示病变与周围脏器的毗邻关系,但不能脱离MRI平扫和增强,是后者的一种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研究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相关性.方法 HER-2是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乳腺癌患者常规检测项目.我们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112例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TNF-α的表达,分析HER-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HER-2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HER-2和TNF-α的相关性.结果 (1)乳腺癌中HER-2的阳性表达率为35.71%(40/112),其中在97例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5.05%(34/97),在浸润性小叶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3.33%(2/6),在黏液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5.00%(1/4),在导管内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0.00%(2/4),1例小叶原位癌为HER-2阳性.HER-2在各类型乳腺癌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HER-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TNM分期、年龄、初潮年龄、是否绝经、孕次、产次、肿瘤家族史均无相关性(P均>0.05).(3)HER-2阴性时TNF-α的阳性率为23.61%(17/72),HER-2阳性时TNF-α的阳性率为52.50%(21/40).HER-2和TNF-α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有显著正相关性(r=0.881,P<0.05).结论 HER-2与TNF-α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有显著正相关性,具体机制有待更多研究.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expression of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HER-2) in breast cancer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 Methods We used SABC metho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HER-2 and TNF-α in 112 cases of primary breast cancer, and analyzed the association of HER-2 expression with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and TNF-α expression. Results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of HER-2 in breast cancer was 35.71% (40/112), of which, the expression rate was 35.05% (34/97) in 97 invasive tubic breast cancer, and 33.33% (2/6) in invasive lobular breast cancer,25.00% (1/4) in mucinous carcinoma, and 50. 00% (2/4) in intraductal carcinoma.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HER-2 and any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primary breast cancer ( P > 0. 05 ). The expression of HER-2 in breast cancer had no signiciant association with TNM stage, age, age of menarche,menopause, gravidity, parity and family history of cancer ( Ps > 0. 05 ), The positive rate of TNF-α was 23.61% (17/72) when HER-2 was negative, whereas the positive rate of TNF-α was 52. 50% (21/40) when HER-2 was positive. The expression of HER-2 was signici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expression of TNF-α (r = 0. 881, P < 0. 05 ). Conclusion HER-2 expression ha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NF-α in breast cancer,but the specific mechanism is still unclea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