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80篇
  免费   358篇
  国内免费   155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63篇
妇产科学   31篇
基础医学   211篇
口腔科学   40篇
临床医学   796篇
内科学   321篇
皮肤病学   30篇
神经病学   114篇
特种医学   20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95篇
综合类   1547篇
预防医学   591篇
眼科学   53篇
药学   905篇
  8篇
中国医学   1232篇
肿瘤学   132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76篇
  2022年   150篇
  2021年   146篇
  2020年   196篇
  2019年   205篇
  2018年   216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167篇
  2014年   341篇
  2013年   339篇
  2012年   397篇
  2011年   424篇
  2010年   403篇
  2009年   412篇
  2008年   365篇
  2007年   351篇
  2006年   294篇
  2005年   252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200篇
  2002年   185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6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4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目的 分析Glisson蒂横断式精准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Glisson蒂横断式精准肝切除术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预见性护理,对比护理效果,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通过统计护理中出现的并发症,常规护理组共出现了13例,并发率是30.23%;预见性护理组共出现5例,并发率是11.6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中发现,此次研究中出现较多的并发症是肝功能衰退和腹腔出血.结论 Glisson蒂横断式精准肝切除术后患者容易出现肝功能衰竭、腹腔出血、肺部感染、胆漏、膈下感染与胸腔积液等并发症,对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提前通过病情分析制定预防方案,护理效果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92.
基孔肯雅病毒可以引起严重的慢性多发性关节炎(多关节炎症)和/或多关节疼痛. 该病毒通过蚊子传播,最近的由其引起的疫情在全球造成了数百万例病例. 目前标准的抗炎药物治疗可以缓解上述症状,但效果不理想. 以往研究认为颗粒酶参与杀死受病毒感染的细胞或其他靶细胞的过程. 最近,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以基孔肯雅病毒感染的成年野生型小鼠模型和该小组以前开发的疾病模型为研究模型,采用RNA Seq技术检测小鼠对感染的炎症反应,发现炎症小鼠的颗粒酶数量上调十分明显. 进一步研究发现,缺少颗粒酶A基因的小鼠,被基孔肯雅病毒感染时,足部肿胀和关节炎的现象较轻微. 此外,用颗粒酶A抑制剂治疗小鼠也可以显著降低该病毒感染引起的足肿胀和关节炎症状.  相似文献   
993.
溶酶体贮积症( LSD)是由于基因突变致溶酶体中有关的酸性水解酶缺陷,导致机体中相应的生物大分子不能正常降解而在溶酶体中贮积的一组遗传性代谢疾病,会引起机体炎症、细胞和器官损伤,甚至导致死亡. 当前常用治疗LSD的方法包括酶替代疗法及底物降低疗法,但两种治疗方法的费用昂贵,且会增加癌症及帕金森病发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994.
目的采用微透析技术,考察盐酸去甲异波尔定(norisoboldine hydrochloride,NOR·HCl)乳膏大鼠经皮给药后的药物浓度变化,评价其透皮释药性能。方法建立NOR·HCl的UPLC-MS/MS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专属性、稳定性、精密度及基质效应等方法学考察。大鼠腹部脱毛处理,局部给药,应用微透析技术,结合UPLC-MS/MS测定皮肤透析液中药物质量浓度,以NOR·HCl生理盐水溶液作为对照,比较其与NOR·HCl乳膏的药物浓度-时间曲线差异。结果以青藤碱(m/z 330→239)为内标,流速0.4 mL·min~(-1),柱温45℃,乙腈-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NOR·HCl(m/z 314→265)在1~520 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7,方法学RSD均10%,基质效应在86.89%~100.80%,符合标准。NOR·HCl乳膏和生理盐水溶液给药后,微透析接受液中的药物达峰浓度(C_(max))分别为(110.60±22.28)和(37.63±1.01)ng·mL~(-1),药时曲线下面积(AUC_(0-10))分别为(511.17±4.78)和(88.20±1.45)ng·h·mL~(-1)。与生理盐水溶液相比,NOR·HCl乳膏可将药物透过皮肤的C_(max)提高2.94倍,AUC_(0-10)提高5.80倍。结论在体微透析技术可用于评价NOR·HCl乳膏的透皮释药性能;乳膏可显著提高NOR·HCl的皮肤透过量。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神经外膜缝合法联合神经束膜缝合法在修复断指再植周围神经损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我院手足外科收治断指再植周围神经损伤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外膜缝合法,观察组采用神经外膜缝合法联合神经束膜缝合法,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优良率虽显著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观察组患者手指功能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外膜缝合法联合神经束膜缝合法在修复断指再植周围神经损伤中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意义.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5年间极低、超低体重早产儿医院感染变化趋势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1月— 2018年12月江门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极低、超低体重早产儿303例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5年 间早产儿医院感染例数率、例次率及感染疾病发病率、感染组与非感染组临床特征、病原菌和耐药菌的变化并分 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5年间早产儿医院感染例数率、例次率及感染疾病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发生医院感染的早产儿5年间临床特征比较,肠外营养(PN)时间和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时间, 2017年组、2018年组均比2014年组、2015年组、2016年组延长(P <0.05);生后3代头孢菌素应用率,2017年组 比2014年组增多(P<0.05),2018年组比2014年组、2015年组和2016年组增多(P<0.05)。未发生医院感染的早产 儿5年间临床特征比较,胎龄,2016年组比2015年组、2017年组减小(P<0.05),2018年组比2017年组减小(P < 0.05);气管插管时间,2016 年组比其他4 年组延长(P <0.05);有创呼吸机应用率,2016 年组高于2014 年组、 2015年组、2018年组(P <0.05);生后3代头孢菌素应用率,2016年组、2017年组、2018年组比2014年组、2015 年组增多(P <0.05);脐静脉置管(UVC)率,2016年组比2014年组、2017年组、2018年组增多(P <0.05)。5年间 早产儿医院感染部分病原菌仍以肺炎克雷伯杆菌及大肠埃希氏菌居多,病原菌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是人葡 萄球菌,2018年比前4年增多(P <0.05)。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早产儿比较,性别、出生体重、胎龄、气管插管(有 创呼吸机)、UVC、PICC、生后3代头孢菌素应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感染组气管插管时间、PICC 时间、PN时间和住院时间均高于非感染组(P <0.05),白蛋白水平低于非感染组(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出生体重<1000 g[O^R=2.539(95% CI:1.101,5.856)]、气管插管[O^R=1.952(95% CI:1.056,3.610)]、气管插管 时间[O^R=1.089(95% CI:1.019,1.164)]和PICC时间[O^R=1.034(95% CI:1.011,1.057)]均是极低、超低体重早产 儿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近年早产儿医院感染率并无减少;胎龄更小、有创通气支持减少、插管 时间减少是近两年未发生医院感染早产儿的特征;但3代头孢菌素应用率上升。提高出生体重、减少气管插管、 缩短气管插管时间和PICC时间可降低早产儿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997.
大肠癌(colorectal canccer,CRC)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是指大肠黏膜上皮的恶性病变,是结肠癌和直肠癌的总称,也称为结直肠癌.CRC从良性腺瘤到恶性腺癌是一个漫长的逐步发展过程,如果及早发现,90 %的死亡是可以预防的.然而,CRC 早期无症状,不易发现.因此,CRC 筛查是一项公共卫生优先事项[1].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氟康唑和伏立康唑治疗新生儿近平滑假丝酵母菌败血症的临床效果,为该类患儿临床抗真菌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8年收治新生儿近平滑假丝酵母菌败血症55例的临床资料,根据首选治疗药物分为首选氟康唑组(31例)和首选伏立康唑组(24例)。比较两种药物初始治疗显效比例、以及并发中枢感染在内的治愈患儿整体疗程和病死率。结果首选氟康唑组: 治愈28例,疗程为(31.39±12.40) d;其中15例治疗(6.67±2.19) d后血培养转阴,疗程(23.13±2.72) d;其余13例治疗至14 d血培养仍持续阳性,换为伏立康唑治疗(需挽救治疗)(6.31±2.21) d后血培养转阴,(25.38±10.20) d后痊愈,疗程(氟康唑+伏立康唑治疗疗程)为(40.15±11.31) d。死亡1例,放弃2例,病死率9.68%。首选伏立康唑组: 24例均治愈无死亡病例;治疗(7.83±2.41) d后血培养转阴(2周内转阴为治疗初始显效),治疗初始显效比例高于首选氟康唑组(χ2=6.469,P<0.01);疗程为(25.83±5.55) d,短于首选氟康唑组治愈患者疗程(t=2.136,P<0.05)。两组治愈患者中均未发现药物相关副作用。结论首选伏立康唑可能较氟康唑更适合新生儿近平滑假丝酵母菌败血症的治疗,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仍需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分析不同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方式对全乳切除术后引流及皮下积液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在本院接受全乳切除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15例.3组患者均实施单极电刀单侧乳房全切术,其中A组采用电刀法,B组采用超声刀法,C组采用结扎法,比较3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及引流指标.结果 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A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B组与C组皮下积液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术后引流量时间和拔管时间均低于A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术后引流量时间和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超声刀法实施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可优化手术指标,改善全乳切除术后引流指标,降低皮下积液形成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00.
<正>主动脉狭窄(AS)是老年人群常见心脏疾病,其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高,在年龄≥65岁人群中约占2.0%,在≥85岁人群中约占4%[1]。随着导管介入技术的发展与成熟,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R)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获得肯定的疗效[2]。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经导管人工瓣膜有自膨式主动脉瓣膜和球囊扩张式主动脉瓣膜,有研究[3-4]表明,球囊扩张式主动脉瓣膜具有的低瓣周漏率、再入院率及术后起搏器置入率相对较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自2016年3月在江西省率先开展经导管自膨式人工主动脉瓣置换术以来,已经熟练掌握了该项技术,治疗了很多严重主动脉瓣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