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3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73篇
耳鼻咽喉   24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29篇
基础医学   140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348篇
内科学   102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63篇
特种医学   99篇
外科学   112篇
综合类   637篇
预防医学   185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244篇
  5篇
中国医学   235篇
肿瘤学   3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5篇
  1964年   3篇
  1959年   5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01.
目的 研究紫外线照射充氧自体血(UBIO)心脏停搏液冠状动脉间断顺行灌注对体外循环(CPB)中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20只健康成年杂种犬(雌雄不拘)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CPB中实验组采用紫外线照射充氧自体血心脏停搏液问断灌注;对照组用等量4℃St.Thomas Ⅰ号冷晶体液作为心脏停搏液间断灌注,两组其余操作相同。结果 开放升主动脉后,实验组冠状静脉宴血清cTnI、CK-MB水平和左心室心肌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左心室心肌SOD活性和AT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心脏自动复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心肌超微结构观察显示,实验组左心室心肌纤维结构完整,细胞内线粒体轻度水肿,而对照组心肌纤维部分断裂、溶解,线粒体基质外溢,糖原颗粒减少。结论 UBIO血心脏停搏液有较好的心肌保护作用,且能减少心脏停搏液的灌注次数,延长心脏停搏时间;本研究为UBIO血心脏停搏液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2.
SYBR GreenI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正常、糖尿病和牛磺酸治疗组大鼠TGFβ1mRNA/βactinmRNA比值为(7.0±0.8)×10-3,(64.4±8.0)×10-3和(16.7±2.0)×10-3;终点法RTPCR检测比值分别为0.28±0.12,0.58±0.16和0.43±0.10。与终点法RTPCR相比,TGFβ1mRNASYBRGreenI荧光定量RTPCR实时检测法,方便快捷,敏感特异。  相似文献   
103.
刘迪  涂明义  郭宏伟  皇甫留杰  郑明 《内科》2014,(2):158-159,147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全脑血管造影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20例TIA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比较脑动脉颅内段、颅外段病变分布情况。结果 120例患者全脑血管造影检查阴性13例(10.83%),动脉硬化性改变24例(20%),血管狭窄或闭塞78例(65%),非动脉硬化性改变5例(4.17%),其中烟雾病3例,动脉夹层2例。颈内动脉系统的TIA以颅内段血管狭窄或闭塞为主,椎-基底动脉系统的TIA以颅外段血管狭窄或闭塞为主。结论颅内段血管狭窄是颈内动脉系统TIA的主要病因,颅外段血管狭窄是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的主要病因,建议TIA患者早期行脑血管造影检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Rac1在大鼠海马CA1区缺血性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制作四动脉闭塞全脑缺血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Sham、缺血再灌组(ischemia/reperfusion,I/R)、溶剂对照(Vehicle)组(I/R+生理盐水)、NSC23766组(I/R+NSC23766).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观察海马CA1区生存神经元.利用Morris水迷宫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Rac1抑制剂NSC23766组海马CA1区神经元生存数量增加;大鼠缺血后的空间学习记忆缺陷明显得到改善.结论:Rac1的激活可能是导致大鼠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损伤的重要因素,其抑制剂NSC23766可有效减轻这种损伤,为临床治疗缺血性脑中风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通过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内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B(Akt)及细胞色素C的表达及定位情况,探讨延迟性脑缺血后处理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制作SPF级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四动脉结扎全脑缺血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后处理组,抑制剂组及溶剂对照组.采用焦油紫染色技术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存活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磷酸化Akt及细胞色素C的表达及定位.结果 延迟性的脑缺血后处理能够促进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生存;促进磷酸化Akt水平升高;阻止线粒体内细胞色素C向胞质释放;脑室注射LY294002后,细胞色素C的释放减少,抑制延迟性后处理的神经元保护作用.结论 延迟性脑缺血后处理通过诱导胞质内Akt的磷酸化,抑制线粒体内细胞色素C释放到胞质,阻止全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究皮层脑电图(ECoG)监测在脑肿瘤继发癫痫患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3例患者行头皮常规脑电图(REEG)检查,在手术过程中应用皮层脑电图(ECoG)先确定癫痫灶的汜.44-围,切除原发肿瘤病灶后再行皮层脑电描记,并与切除前进行比较,对仍有癫痫样波的皮层行双极电灼,尽量电灼至癫痫波消失。结果:13例患者术前ECoG均异常,均可见较多尖、棘波,尖慢波,切除病灶后2例尖、棘波明显减少,11例病灶周围仍有较多棘波,行双极电灼后9例棘波消失,2例偶见单个尖波。结论:在脑肿瘤继发癫痫患者手术中应用ECoG对准确探查癫痫灶的部位及范围,指导手术切除范围,减少术后癫痈发作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7.
根据1982年5月全国小儿腹泻协作组制定的诊疗方案,将腹泻病程连续在两周至两个月者称为迁延性腹泻,病程在两个月以上者称为慢性腹泻。本文结合临床实践,谈谈小儿迁延性和慢性腹泻的治疗体会。一、寻找引起病程迁延的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一) 明确感染源,进行有效治疗迁延性和慢性腹泻的病原以细菌、真菌和原虫感染多见。细菌性肠炎主要见于沙门氏菌(如鼠伤寒)、痢疾杆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初治与复治病人结核分枝杆菌对五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差异。方法将初生长两周后的培养菌落以含0.5%吐温-80的灭菌生理盐水配成10-2mg/ml的菌悬液,0.1ml接种于各含药培养基斜面,同时接种不含药培养基做对照。结果509株结核分枝杆菌总耐药率为44.4%,其中319株来自初治病人,耐药菌株90株,耐药率28.21%,190株来自复治病人,耐药菌株136株,耐药率71.58%。结论复治病人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率显著高于初治病人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率。经统计学分析,P<0.001。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应用噬菌体生物扩增(PhaB)法直接检测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MTB)利福平(RFP)耐药性,探讨其在临床MTB耐药性测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PhaB法检测临床40例痰标本中MTB对利福平(RFP)的耐药性,并与绝对浓度法检测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加例痰标本PhaB法与绝对浓度法RFP耐药性检测均阳性25例,均阴性7例,两法不相符8例.以绝对浓度法检测结果 为判断标准,则PhaB法RFP耐药性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是78.13%、87.50%、80.00%.结论 PhaB法检测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MTB)对RFP的耐药性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只需要3天时间,简便快速,不需要特殊仪器设备,费用低廉,可作为MTB耐药性检测的快速筛选方法 .  相似文献   
110.
手性药物拆分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阐述了手性药物的世界销售市场.综述了目前实验室和工业生产领域手性药物的拆分方法,包括:结晶拆分法,化学拆分法,动力学拆分法,生物拆分法,色谱拆分法,手性萃取拆分法和膜拆分法等,并简要介绍了每种方法的应用情况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