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46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藏药70味珍珠丸对“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70味珍珠丸对“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了解其活血化瘀作用。方法ig70味珍珠丸,并用冰水浴刺激和sc肾上腺素,制造大鼠“血瘀”模型,测定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70味珍珠丸可明显降低“血瘀”大鼠低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P<0.05)、红细胞聚集指数(P<0.05,P<0.01)及红细胞压积(P<0.05);同时也有降低中、高切变率大鼠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纤维蛋白原以及延长凝血时间和减少血小板数的趋势(P>0.05)。另外不改变正常大鼠凝血酶原时间和出血时间。结论本品对“血瘀”大鼠可抑制红细胞聚集和凝固,降低血液粘稠度和浓度,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但不影响正常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观察晶珠降脂排毒胶囊对大鼠的长期毒性作用。方法 晶珠降脂排毒胶囊分别按0.5g/kg、1.5g/kg、3g/kg体重灌胃给药,连续给药45天,90天后及停药15天后,分别观察测定药物对大鼠行为、外观,主要脏器心、肝、脾、肺、肾的重量以及各组织细胞形态,肝脏和肾脏功能及血象等各项指标。结果 晶珠降脂排毒胶囊各剂量在连续给药90天后,对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影响,仅大剂量(3g/kg)给药75天和90天后,对体重有明显抑制作用,停药15天后体重不再有下滑倾向。结论 本品安全可靠,长期服用毒副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控制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通过分析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的直接诱因、人为因素,将全面质量控制和药学服务的理论有针对性地应用在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的各个环节,采取不同的处理对策。结果:全面分析发生输液不良反应的各种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并对药学服务在控制临床输液不良反应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结论:全面质量控制和药学服务在系统控制输液不良反应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4.
藏药唐古诗青兰的抗缺氧及其它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建立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多叶棘豆中3种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弹性石英毛细管柱75μm×50 cm,电动进样15 s,分离电压18 kV,毛细管温度25℃,检测波长为283 nm,运行缓冲液为0.25 mol.L-1硼砂30%乙腈溶液。结果:不同产地多叶棘豆中3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有较大差异,所用实验条件下,3种对照品溶液分别在1.00~40.00(r=0.999 8),2.00~80.00(r=0.999 9),0.50~80.00 mg.L-1(r=0.999 6)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均>96.00%,RSD<2.0%。结论:建立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可作为多叶棘豆质量控制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中药制剂直肠外用防治宫颈癌放疗引起的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将90例Ⅰ~Ⅲ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放疗方法相同,研究组在放疗开始给予中药制剂直肠外用至放疗结束,对照组直肠局部不用药物干预。放疗期间和放疗后观察放射性直肠炎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分别为37.8%(17/45)、64.4%(29/45),慢性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分别为2%(1/45)、11%(5/45),(P均<0.05);两组Ⅱ级以上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分别为15.6%(7/45)、44.4%(20/45),(P<0.05);两组患者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持续时间分别为(0.9±1.3)周和(5.2±8.1)周(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放疗开始后前3周内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分别为58.6%(12/29)和29.4%(5/17)(P>0.05)。结论采用中药制剂直肠外用可降低宫颈癌放疗所致的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并能缓解其症状,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7.
唐古特青兰水提液灌胃或腹腔注射,通过小鼠密闭缺氧和减压缺氧实验,表明有耐缺氧作用,在特高海拔4700m地区取样测定大、小白鼠红细胞SOD活性,揭示有提高机体歧化过氧阴离子能力;模拟海拔6000m实验条件,测定小鼠肝脏脂质过氧化产物MDA、血红蛋白,血球压积,显示有抗肝脏脂质过氧化作用,降低异常增高的血红蛋白和血球压积作用。以上实验结果揭示唐古特青兰耐缺氧作用部分是通过抗氧自由基起的。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与胸部CT相比,超声胃镜可以更准确的确定食管癌病灶的上、下界,对超声胃镜确定的上、下界用钛夹标记有助于食管癌放疗靶区勾画。比较食管钡餐造影、胸部CT和超声胃镜下钛夹标记法在确定食管癌放疗GTV长度中的作用,为合理确定食管癌放疗GTV提供依据。采用成组t检验差异。方法 选择组织学或细胞学诊断明确、拟行放疗的胸段食管癌初治患者30例进入研究。每例患者均在治疗前行食管钡餐造影、胸部CT和超声胃镜下钛夹置入后CT模拟定位。比较食管钡餐造影、胸部CT和超声胃镜下钛夹法确定食管癌放疗GTV的长度。结果 食管钡餐造影、胸部CT、超声胃镜下钛夹标记法确定食管癌GTV长度分别为(6.1±1.4)、(6.8±1.9)、(6.3±1.9) cm。与胸部CT确定的GTV长度相比,超声胃镜下钛夹标记法确定食管癌GTV长度与之相仿(P=0.11)。食管钡餐造影确定食管癌GTV长度小于胸部CT确定的GTV长度(P=0.03)。全组患者中超声胃镜下钛夹标记法确定的GTV长度大于胸部CT确定GTV长度的比例为22.2%;超声胃镜下钛夹标记法确定GTV长度与胸部CT确定GTV长度相同的比例为11.1%;超声胃镜下钛夹标记法确定GTV的长度小于胸部CT确定GTV长度的比例为66.7%。结论 超声胃镜下钛夹标记法确定食管癌GTV长度较食管钡餐造影和胸部CT均有一定差异,可成为确定食管癌放疗GTV长度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VR和MPR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对32例肋骨骨折患者进行薄层扫描后经工作站后处理重建,32例均应用容积重建(VR)、多层面重建(MPR)等技术重建出满意的三维和二维图像.结果:VR显示肋骨骨折106根,MPR显示肋骨骨折148根.结论: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容积重建(VR)和多层面重建(MPR)相结合能全面、多角度地观察肋骨骨折,对肋骨骨折的诊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0.
IFN—γ和IL—4对IgE生成的调节作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鸡蛋过敏患者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培养上清的IgE水平测定,探讨了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参与IgE生成的调节机制。结果表明:IFN-γ可抑制IgE的生成,而IL-4则相反。PBMCs培养上清中IFN-γ和IL-4与IgE浓度之间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