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6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51.
孕产妇一些传染性疾病不断增加,我们检测了我院近两年来产妇门诊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e抗原、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淋球菌培养、梅毒初筛、梅毒特异性试验、史滋病病毒抗体等六项指标,并进行了回顾性统计分析。产妇2845例,孕周15~26w周。结果2845例产妇中HBsAg阳性241例,阳性率8.47%.HBeAg阳性15例,阳性率0.53%.抗HCV阳性16例,阳性率0.56%,梅毒TRUST初筛试验阳性21例,假阳性5例,阳性率0.56%.梅毒特异1PPA试验阳性24例,阳性率0.84%,淋球菌培养阳性4例,阳性率0.14%,抗HIV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52.
53.
白木耳,异名叫白耳子,为银耳科植物银耳的子实体.分布在四川、贵州、云南、江苏、浙江、广西、福建、湖北、陕西等地.在我国广泛药用和食用,具有悠久的历史.……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与Ki-67表达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于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42例,所有患者均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肿瘤组织中Ki-67表达,分析不同Ki-67表达强度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参数的关系。结果: 不同Ki-67表达的乳腺癌组织最大截面积、体积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均存在显著差异(F=9.332, P<0.01;F= 20.509, P<0.01;F=5.634, 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Ki-67表达与肿块最大截面积和体积无明显相关性(r=0.335,P>0.05;r=0.817,P>0.05),而与病灶ADC值呈负相关(r=-0.589,P<0.01)。结论: 磁共振弥散序列ADC值能够反映乳腺癌组织中的细胞增殖情况。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真菌球型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组织病理学特点,检测Eotaxin-1在真菌球型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中的表达及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相关性,探讨Eotaxin-1在真菌球型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真菌球型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20例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代偿性肥大的下鼻甲黏膜15例,用HE染色法观察组织中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Eotaxin-1的表达,比较两组之间的表达差异,分析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数目与Eotaxin-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①真菌球型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上皮脱落、鳞状上皮化生现象明显,间质为大量疏松结缔组织,其中可见较多的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及大量的毛细血管增生,有时可见较多的纤维组织增生,黏膜内未见真菌菌丝和孢子;②Eotaxin-1在下鼻甲黏膜上皮细胞中有少量表达,真菌球型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表达Eotaxin-1明显增多(P<0.05),主要由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分泌,间质中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表达Eotaxin-1;③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数目和Eotaxin-1的表达明显相关(P<0.05)。结论真菌球型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组织呈慢性炎症改变,其中可见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真菌可能通过介导Eotaxin-1的过量表达,引起嗜酸性粒细胞聚集活化增多,是真菌球型鼻窦炎合并鼻息肉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拮抗Eotaxin-1发挥功能可能对其临床防治有意义。  相似文献   
56.
1 病例摘要患儿,男,7天.足月顺产,由某医院接生.生后双眼不睁,并有大量眼屎溢出,曾用奶水、茶叶水等洗眼无效,于1990年3月21日来本院眼科门诊就治.母务农,父从事渔业.体检:体温正常,一般情况良好,全身皮肤、巩膜黄染.双眼紧闭,眼睑轻度肿胀,用手轻拉眼睑,可见大量淡黄色脓性分泌物自结膜囊溢出,用眼睑拉钩暴露角、结膜,发现睑、球结膜充血水肿,角膜透明.取患儿眼分泌物作涂片检查、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微生物学检查:涂片未找到双球菌;接种子血琼脂平板,置普通大气环境经  相似文献   
57.
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目前发现有三种,即eotaxin-1,eotaxin-2,eotaxin-3。它们功能相似,均能通过结合共同的受体CCR3发挥功能。尤其对嗜酸性粒细胞具有强大的选择性激活作用,在鼻变应性疾病发生发展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8.
郑洁芸  洪娟  朱美玲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3):1956-1957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减少肿瘤患者化疗中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并发症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行PICC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按照循证护理方案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首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0.6%(29/32)、93.8%(30/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内,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第2个月,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PICC肿瘤患者化疗可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延长安全置管时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真菌球型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组织病理学特点,检测Eotaxin-1在真菌球型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中的表达及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相关性,探讨Eotaxin-1在真菌球型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真菌球型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20例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代偿性肥大的下鼻甲黏膜15例,用HE染色法观察组织中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Eotaxin-1的表达,比较两组之间的表达差异,分析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数目与Eotaxin-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①真菌球型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上皮脱落、鳞状上皮化生现象明显,间质为大量疏松结缔组织,其中可见较多的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及大量的毛细血管增生,有时可见较多的纤维组织增生,黏膜内未见真菌菌丝和孢子;②Eotaxin-1在下鼻甲黏膜上皮细胞中有少量表达,真菌球型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表达Eotaxin-1明显增多(P〈0.05),主要由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分泌,间质中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表达Eotaxin-1;③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数目和Eotaxin-1的表达明显相关(P〈0.05)。结论真菌球型鼻-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组织呈慢性炎症改变,其中可见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真菌可能通过介导Eotaxin-1的过量表达,引起嗜酸性粒细胞聚集活化增多,是真菌球型鼻窦炎合并鼻息肉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拮抗Eotaxin-1发挥功能可能对其临床防治有意义。  相似文献   
60.
目的 通过运用品管圈降低住院患儿静脉留置针意外拔管率,减少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疼痛.方法 科室临床护理人员成立QCC小组,确定"降低静脉留置针意外拔管率"为活动主题,对本科室住院患儿静脉留置针意外拔管情况进行统计,运用鱼骨图进行原因及要因分析,针对拔管主要原因设定目标值,制定对策并实施,实施措施后进行效果评价.通过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临床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儿静脉留置针意外拔管率明显低于活动前,由原来的35%降低到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品管圈降低患儿静脉留置针意外拔管率,减轻患儿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