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6篇
儿科学   5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57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目的 观察荣心丸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气阴两虚或兼心脉瘀阻证)的有效性以及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法试验,从6家中心选择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气阴两虚或兼心脉瘀阻证)患者280例,按3∶1比例分为试验组210例、对照组70例。试验组口服荣心丸每次4.5~9 g,3次/d;对照组口服辅酶Q10胶囊每次10~20 mg,2次/d。疗程均28 d。观察治疗前后心肌炎症状积分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肌酶,以及中医证候疗效、疾病疗效的改善情况。结果 疗后28 d的FAS(PPS)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对照组的心肌炎症状积分和下降均值分别为5.975(6.000)、4.721(4.788),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62%(90.59%)、70.59%(71.21%),疾病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14%(92.08%)、72.06%(72.73%),试验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者共报道临床不良事件3例,经研究者判断,与试验药物均不可能有关,均不属于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荣心丸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气阴两虚或兼心脉瘀阻证)疗效优于辅酶Q10,并且未提示更高临床应用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江苏地区汉族人群HLA-I类抗原已知的单采血小板供者库的合适的库容水平。方法:采用Luminex-SSO法对16 062名江苏部分地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进行HLA基因分型。根据HLA-Ⅰ类(A, B位点)表型频率计算找到HLA匹配供者概率。结果:获取了江苏部分地区HLA-Ⅰ类(A, B位点)表型群体遗传学资料,利用表型群体遗传学资料估计推测出了已知HLA单采血小板供者资料库库容。结论:建立一个总库容1 500人的血小板捐献者资料库是恰当的,它可以满足表型频率 0.002的患者有95%的可能性找到至少1名表型相同的供者。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分析颅内生殖细胞瘤的放疗疗效.方法 搜集2007年11月前接近18年内收治的颅内生殖细胞瘤病例74例,其中男35例,女39例,中位年龄15(5~45)岁.放疗前病理诊断9例,余65例20 Gy放疗后MRI显示病灶均明显缩小(>50%)或消失为临床诊断.应用6 MV X线全脑全脊髓放疗加局部补量照射、全脑放疗加局部补量照射、全脑室放疗加局部补量或肿瘤区局部照射,原发病灶区38.5~50.0 Gy,全脑或全脑室18~25 Gy,全脊髓21~25 Gy,分割剂量1.6~2.0Gy/次,5次/周.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80(12~168)个月,总随访率为97%,10年随访例数和随访率分别为14例和19%.1、5、10年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9%和97%、96%和90%、93%和83%.共9例患者治疗失败,6例为照射野内复发,3例为照射野外转移.照射野内复发者中肿瘤剂量<40 Gy者3例.38例患者放疗后有不同程度的垂体前叶功能低下,部分需强的松等激素替代治疗.结论 放疗是颅内生殖细胞瘤的主要治疗手段,其照射剂量、范围要根据病灶数目、脑脊液检查等结果 来决定.  相似文献   
15.
吡格列酮对人脂肪细胞中脂联素及其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吡格列酮对人脂肪细胞中脂联素及其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外科手术患者腹网膜脂肪组织,进行人前体脂肪细胞的原代培养并诱导其分化。适时用不同浓度的吡格列酮进行药物干预,取分化第10d的脂肪细胞用于实验,分设对照组和药物干预组,提取RNA后以RT-PCR方法检测脂联素及其受体的mRNA的表达,比较其差异。结果:吡格列酮药物干预组人脂肪细胞中脂联素及其受体的mRNA的表达量高于不加药物的对照组。结论: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吡格列酮能增加人脂肪细胞中脂联素及其受体的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颅内生殖细胞瘤的放疗疗效.方法 搜集2007年11月前接近18年内收治的颅内生殖细胞瘤病例74例,其中男35例,女39例,中位年龄15(5~45)岁.放疗前病理诊断9例,余65例20 Gy放疗后MRI显示病灶均明显缩小(>50%)或消失为临床诊断.应用6 MV X线全脑全脊髓放疗加局部补量照射、全脑放疗加局部补量照射、全脑室放疗加局部补量或肿瘤区局部照射,原发病灶区38.5~50.0 Gy,全脑或全脑室18~25 Gy,全脊髓21~25 Gy,分割剂量1.6~2.0Gy/次,5次/周.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80(12~168)个月,总随访率为97%,10年随访例数和随访率分别为14例和19%.1、5、10年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9%和97%、96%和90%、93%和83%.共9例患者治疗失败,6例为照射野内复发,3例为照射野外转移.照射野内复发者中肿瘤剂量<40 Gy者3例.38例患者放疗后有不同程度的垂体前叶功能低下,部分需强的松等激素替代治疗.结论 放疗是颅内生殖细胞瘤的主要治疗手段,其照射剂量、范围要根据病灶数目、脑脊液检查等结果 来决定.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β3-肾上腺素能受体(β3-AR)基因变异与肥胖、2型糖尿病(T2DM)和胰岛素抵抗有关。β3-AR基因多态性是通过自主神经来影响代谢的,在β3-AR受体结合、信号转导和调节机制上的缺陷,可能会导致对脂肪组织及脂质分解反应的消失。因此,加速了肥胖及其相关的T2DM、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其他的研究表明,β3-AR可使解耦联蛋白(UCP)及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的表达增加,并且β3-AR与这两种基因联合变异在肥胖、T2DM和代谢综合征中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肥胖、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与候选基因PC-1之间的关系.方法 运用PCR-RFLP技术分析53例正常对照者,105例肥胖患者,63例糖尿病非肥胖患者,114例肥胖伴糖尿病患者PC-1基因编码区K121Q多态性.结果 Q等位基因频率在正常对照、肥胖人群、糖尿病非肥胖人群、糖尿病伴肥胖人分别为3%,18%,4%和30%.与正常对照组比较,OB组、OB+H组、OB+I组、OB+L组、OB+HIL组的相对危险性(RR)分别为4.26,4.12,7.36,5.15,9.70;与单纯糖尿病组比较,DM+OB组、DM+OBH组、DM+OBI组、DM+OBL组、DM+OBHIL组的RR分别5.32,7.37,12.07,8.53,13.50.结论 PC-1 Q等位基因与肥胖、肥胖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呈正相关,它参与了部分中国人肥胖、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对29例糖尿病人行基础状态血生长激素(GH)测定,其中9例升高。此9例中7例有慢性并发症,而20例GH正常者仅4例有慢性并发症(P<0.05)。对9例血GH升高者行阿托品试验(1mg静注),结果表明:注射阿托品后30′血GH即见下降,40′、60′、75′各时相GH仍保持下降趋势,至90′下降最明显,与0′时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前后血糖值无明显变化。本试验表明:阿托品具有抑制糖尿病高GH血症的作用,这可能有助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尤其是血管并发症的防治,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0.
用改进的最小模型分别对正常人、IGT(糖耐量减退)和NIDDM(II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敏感指数(S_1)、胰岛素自身代谢效能(S_G)及胰岛β细胞功能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最小模型与标准的最小模型相比较,两种方法对评估S_1和S_G有高度的相关性(S_1·r=0.856,P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