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7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41.
目的: 研究环加氧酶2(COX-2)抑制剂尼美舒利和COX-1抑制剂比罗昔康在对抗心肌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离体大鼠心脏行Langendorff灌流,分别给予H2O2、pyrogallol(可产生超氧阴离子)或Vit C+Fe2+(可产生羟自由基),观察心脏收缩功能、心肌LDH和MDA含量。心肌COX的活性用PGI2的稳定产物6-Keto-PGF的含量表示。结果: 尼美舒利(3 mg/kg)可明显减轻H2O2引起的收缩功能下降(10 min 应激时LVDP为72%±10% vs 61%±11%,P<0.05),减少LDH释放[(5.5±2.5)U/L vs (8.0±2.1)U/L,P<0.05)]。而比罗昔康(3 mg/kg)虽然能抑制H2O2应激时LVDP的下降(73%±10% vs 61%±11%,P<0.05),却加重LVEDP的上抬[(29.00±5.61)mmHg vs(23.16±3.57) mmHg,P<0.01]。尼美舒利亦能减轻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引起的心肌损伤作用。尼美舒利和比罗昔康预处理对H2O2应激心肌6-Keto-PGF含量无明显影响。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mitochondrial ATP sensitive potassium channel,mitoKATP)的阻断剂5-HD可取消尼美舒利减轻H2O2引起的LVDP和±dp/dtmax降低作用(分别为53%±12% vs 69%±3%、58%±11% vs 72%±7%和37%±8% vs 51%±4%,P<0.01)。结论: COX-2抑制剂尼美舒利可以对抗心肌氧化损伤,其机制通过非COX依赖性途径发挥作用,而mitoKATP可能参与尼美舒利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2(IL-2)对大鼠心肌细胞内钙处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内双波长钙荧光系统检测稳定状态及不同电刺激频率下单个心肌细胞钙瞬态的变化。结果:在稳定状态(0.2Hz)下, 2×105U/LIL-2抑制心肌细胞钙瞬态的幅度和峰值, 使舒张末钙水平升高, 钙瞬态下降相时间常数延长。细胞外钙浓度为1.25mmol/L时, 心肌细胞舒张末钙水平、钙瞬态的幅度均随刺激频率(0.2-1.0Hz)的增高而增高。IL-2抑制了这种正性的频率依赖关系, 当将外钙浓度增加至2.5mmol/L时并不能改变其抑制作用。咖啡因诱导的内贮钙释放也呈现正性的频率依赖关系, 2×105U/LIL-2抑制其频率依赖关系。在细胞外钙浓度为1.25mmol/L时, 两组间的钙瞬态机械恢复特性无差异, 当外钙为2.5mmol/L时, IL-2组的恢复率减慢。结论:IL-2通过抑制肌浆网内贮钙的释放而抑制了细胞内钙瞬态的正性频率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丹参在常氧和缺氧/复氧过程中对心肌细胞收缩和电刺激诱导的细胞内钙([Ca2+]i)瞬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解分离成年大鼠心室肌细胞化学缺氧模型, 用视频跟踪计算机系统和细胞内双波长钙荧光系统分别观察心肌细胞收缩力学和[Ca2+]i等指标。结果:丹参(1-9 g/L)处理后降低心肌细胞最大收缩和舒张速率、收缩幅度以及电刺激诱导的[Ca2+]i幅度, 且呈剂量依赖性。缺氧后, 与对照相比细胞收缩力和钙瞬态幅度降低、舒张末细胞长度缩短、舒张末钙水平增高;复氧后细胞收缩力、钙瞬态幅度和舒张末钙水平有所回复, 但不能达对照水平。用3 g/L的丹参处理后, 缺氧/复氧引起的心肌细胞最大收缩和舒张速率、收缩幅度和电刺激诱导的[Ca2+]i幅度高于单纯缺氧组, 舒张末[Ca2+]i水平低于单纯缺氧组。结论:丹参可对抗缺氧/复氧引起的大鼠心室肌细胞收缩力降低和细胞内动态和静态钙的变化。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氯化高铁血红素(hemin)是否可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rk1/2的磷酸化,以及对磷酸化Erk1/2的维持时间。 方法: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氯化高铁血红素或100 μmol/L H2O2刺激,收集不同时段的细胞,采用Western blotting测定细胞中总Erk1/2和磷酸化Erk1/2的表达。 结果: 氯化高铁血红素在1-10 μmol/L浓度范围内可诱导HUVECs Erk1/2的磷酸化,且可长时间维持Erk1/2的磷酸化,然而当氯化高铁血红素浓度≥25 μmol/L时,对HUVECs Erk1/2的磷酸化作用减弱甚至消失。H2O2对照组作用于HUVECs时仅引起Erk1/2短暂的磷酸化。 结论: 氯化高铁血红素可诱导并维持HUVECs Erk1/2长时间的磷酸化,提示对 Erk1/2 的磷酸化可能是氯化高铁血红素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5.
热休克对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热休克预处理对SD大鼠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热休克组(n=16)和对照组(n=16)。热休克组大鼠给予热休克预处理而对照组则否。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法,先稳定灌注40分,再停灌20分,然后复灌60分。心电图记录再灌注时心律失常情况。并检测再灌注时心脏流出液肌酸激酶(CK)的活性。以Westernblot法检测两组心脏组织中70KD热休克蛋白(HSP70)的相对含量。另外还检测心肌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的活性,及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的含量。 结果热休克组的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为低,表现为心室颤动发生率在热休克组为0,而对照组为6/16。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热休克组为3/16,而对照组为7/16,以热休克组为低(P<0.05)。再灌注过程中心肌CK的释放量热休克组31.4±6.8IU/L较对照组42.3±8.9IU/L显著减少(P<0.001)。热休克组心脏组织HSP70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多,信号条带积分吸光值热休克组为6.39±1.98,对照组为4.62±2.05(P<0.01)。热休克组抗氧化酶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增强,而脂质过氧化物则降低。 结论热休克预处理可以减轻SD大鼠心肌再灌注性损伤,减少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此作用与心脏组织中HSP70含量的增加和抗氧化酶活性的显著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46.
目的 :建立低氧高碳酸性大鼠离体膈肌疲劳模型 ,探讨沙美特罗、咖啡因对此种大鼠膈肌疲劳的作用。方法 :用低氧高二氧化碳混合气造成膈肌疲劳模型 ,观察沙美特罗 (10 -9~ 10 -6mol·L-1)及咖啡因 (10 -5~ 10 -3 mol·L-1)对膈肌收缩力的影响。结果 :混合气降低了 5~ 12 0Hz所有频率下的张力 ,且使峰颤搐张力、维持张力、肌刺张力均下降 ;沙美特罗 10 -9~ 10 -6mol·L-1提高了力 -频率关系曲线中4 0~ 12 0Hz下的张力 ;咖啡因 10 -4和 10 -3 mol·L-1明显增强了 5~ 12 0Hz所有频率下的张力 (P <0 .0 1) ;同时增强了峰颤搐张力、维持张力及肌刺张力。结论 :通低氧高二氧化碳混合气 4min能够造成低氧高碳酸性大鼠离体膈肌疲劳模型 ,沙美特罗和咖啡因对此种大鼠膈肌疲劳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7.
48.
缺血预处理改善离体大鼠缺血后再灌注心脏的机械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采用离体大鼠心脏Langendorff灌流模型,研究模拟心缺血预处理对心脏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心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IP可促进缺血再灌注心脏的发展张力、静张力、冠脉流量和心率的恢复,并降低再灌注期间的心律失常严重程度。结果提示IP对大鼠缺血心肌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9.
目的 观察采用改良技术获得的虫草头孢菌粉(Cordyceps Cephalosporium Mycelia,CCM)提取物对豚鼠乳头肌动作电位的影响,探讨CCM提取物实验性抗室性心律失常的机制。方法 利用垂体后叶素(Pit)诱发的大鼠缺血性心律失常模型,观察用药前后心电图的改变。采用标准玻璃微电极技术,记录豚鼠乳头肌跨膜动作电位(TAP)。在频率为1.0 Hz刺激下,观察不同浓度的CCM提取物(10,30,100 mg·L^-1)对标准Tyrode液灌流心肌TAP的影响。结果 大鼠在尾静脉注射Pit后,其心电图T波波幅发生双向性改变,CCM提取物可明显减弱Pit对T波的影响,并降低Pit诱导的心律失常发生率。不同浓度的CCM提取物可浓度依赖性地降低动作电位幅度(APA)以及0相最大上升速率(Vmax);可延长动作电位复极50%和90%的时间(APD50、APD90);但对静息电位(RP)无明显影响。结论 改良技术获得的CCM对APA和Vmax的抑制及对心室肌APD的延长可能是其抗心律失常作用的电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50.
目的: 研究葛根素对抗急性高糖刺激引起的血管舒张功能的下降,并分析血红素加氧酶(HO-1)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血管环灌流装置,观察大鼠胸主动脉环的舒张效应。结果: ①与空白对照组(含11 mmol/L葡萄糖)相比,经44 mmol/L葡萄糖(高糖)孵育血管2 h后,主动脉环对ACh引起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反应下降。②葛根素(10-10-10-8 mol/L)与高糖联合孵育,可剂量依赖性地改善高糖诱导的血管ACh舒张反应的下降。③葛根素孵育血管后可引起血管HO-1活性增高;用ZnPPIX抑制HO-1的活性后,葛根素抗高糖损伤的作用被取消。结论: 葛根素可以对抗高糖引起的血管舒张功能的下降,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HO-1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