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4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4篇
肿瘤学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①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血小板膜表面和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含量的变化及其对诊断治疗的价值。②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急性白血病病人血小板膜表面以及血浆GMP-140含量进行测定。③结果急性白血病病人血小板膜GMP-140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13.35,P<0.01),而处于完全缓解期的急性白血病病人血小板膜GMP-140含量低于初治期的病人(F=3.22,q=5.76,P<0.01),其血浆中GMP-140的含量则与此相反。④结论GMP-140的检测有助于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沙立度胺联合化疗治疗难治性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研究MM患者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及动态变化。方法应用沙立度胺起始剂量100mg,每晚顿服或早晚各1次,每2周增加1次剂量为200mg/d,直至剂量达到600mg/d,依此剂量维持治疗并同时联合化疗治疗48例MM患者。根据血清M蛋白及骨髓中骨髓瘤细胞减少情况判断疗效。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对照组、MM患者血浆BDNF、VEGF的浓度及其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48例患者部分缓解24例,进步14例,总有效率79.1%(38/48),无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患者血浆BDNF、VEGF治疗前分别为(4.16±0.75)μg/L、(138.35±22.78)ng/L,与正常对照组(1.97±0.43)μg/L、(56.83±13.76))ng/L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21,P=0.001;t=14.87,P=0.001。38例MM患者血浆BDNF、VEGF水平治疗后(2.34±0.56)μg/L、(89.25±20.70)ng/L较治疗前(4.32±0.75)μg/L、(154.07±22.40)ng/L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0,P=0.001;t=3.45,P=0.001。结论MM患者血浆BDNF、VEGF明显升高,经治疗后两者均明显下降。血浆BDNF、VEGF水平可能为MM促进血管新生的细胞因子。沙立度胺联合化疗治疗难治性、复发性MM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73.
PTTG蛋白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丛佳  汪洪毅 《山东医药》2005,45(13):44-45
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是近年来从垂体组织中分离的原癌基因,其在多种肿瘤组织及部分正常组织细胞内高度表达,对促进细胞增殖、转化和肿瘤发生有重要的作用。2003年12月至2004年7月,我们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5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了PTTG基因表达检测,以探讨其临床意义,为急性白血病的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估计提供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4.
对80例缺铁性贫血初始治疗无效患者进行原因分析,显示原因主要为月经过多(40.3%)、饮食方式不良(22.5%)、幽门螺杆菌(Hp)感染(18.8%)、服药方式不当(15.0%)、钩虫感染(1.3%)等,改进相应的治疗措施后,治愈率达到98.8%.  相似文献   
75.
本研究探讨原发性高尿酸血症(HUA)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测定55例HUA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GMP-140、PAF水平;应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HUA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血小板参数,并检测其他生化指标。结果表明:HUA组的尿酸、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HUA组的男性血尿酸水平高于女性,HUA组GMP-140、PA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HUA组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差异。血尿酸分别与PAF、GMP-140、P-LCR、PDW之间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67、0.879、0.310、0.460,P<0.01或P<0.05)。以GMP-140为因变量的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尿酸、肌酐、P-LCR尿素氮进入回归模型(调整后R2=0.822);以PAF为因变量的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尿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进入回归模型(调整后R2=0.451)。结论:HUA与血小板功能改变关系密切,在心血管疾病血栓性并发症的发生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检测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浆中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受体(suPAR)的水平。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53例AL血浆suPAR,并与20名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患者血浆suPAR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7.71,7.08,P <0.01)。41例ANLL患者血浆suPAR水平与外周血白血病细胞数成正相关(r =0.494,P <0.05)。血浆suPAR水平明显升高组较非明显升高组髓外浸润发生率高,完全缓解率低(χ2=4.471,4.911,P <0.05)。完全缓解后ANLL血浆suPAR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t = 3.304,P <0.01)。结论 检测血浆suPAR水平有助于判断AL患者疾病状态、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77.
 【摘要】 目的 探讨地西他滨4 d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及老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应用地西他滨每天30 mg/m2,4 d方案治疗5例MDS及5例老年AML患者,观察其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 3例患者获得了完全缓解,2例患者获得了部分缓解。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感染,较3 d及5 d方案毒副作用未增加。结论 地西他滨对于MDS及老年白血病患者有效,其不良反应可以耐受,4 d方案经济、方便,适合在临床上使用。  相似文献   
78.
本研究旨在探讨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在急性白血病(AL)细胞上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收集我院门诊及住院4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并选择24例骨髓正常患者的骨髓作为对照。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白血病细胞EPOR 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急性白血病细胞有EPOR的表达,表达率为57.5%,平均表达量(灰度值)为0.3549±0.2800,均低于正常对照(p<0.05)。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与急性淋巴系白血病(ALL)表达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达量灰度值AML高于ALL(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细胞表达EPOR,表达率和平均表达量均低于正常对照(p<0.05)。AML与ALL表达率无显著差异(p>0.05),表达量AML高于ALL(p<0.05)。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血清游离轻链(sFLC)在多发性骨髓瘤(MM)病人诊断、疗效判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40例初诊MM病人,30例正常对照及30例IgG型MM病人化疗后不同疾病阶段的sFLC水平.结果 初诊MM病人的sFLC水平较正常对照明显异常(t=18.69、18.09,P<0.01).IgG型MM病...  相似文献   
80.
患者,女,33岁。因头晕、皮肤苍黄7d于1990年8月27日入院。7d前因与人发生口角而谎称服用农药,被送入当地诊所,即给予4%硫酸铜溶液1.25L洗胃,此后患者连续恶心、呕吐、腹泻,继之出现头晕、乏力、皮肤色黄,2d前症状加重。体检:皮肤微黄、眼结膜苍白,巩膜轻度黄染,胸骨无压痛,心率96次/min,律整,心尖区闻及Ⅱ级柔和收缩期杂音,余未见异常。Hb 25g/L,WBC 18×10~9/L,N 0.68,L 0.32,网织红0.04,有核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