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6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4篇 |
临床医学 | 26篇 |
内科学 | 56篇 |
皮肤病学 | 4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4篇 |
综合类 | 55篇 |
预防医学 | 11篇 |
药学 | 15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15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16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16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71.
目的 :探讨抗磷脂抗体和抗活化蛋白C(APCR)与狼疮性肾炎 (LN)的关系及APCR的可能形成原因。方法 :检测 33例LN和 37例无LN的系统性红班狼疮 (NLN) ,ELISA检测ACA -IgG、IgM、IgA、PTT -LA检测LA ,APTT±APC检测APCR。结果 :LN组APCR阳性率 5 7 6% ,明显高于NLN组 ( 32 4% ) ;LN组ACA(IgG、IgM )阳性率 42 4% ,明显高于NLN组 ( 18 9% ) ;APCR和IgG -ACA同时阳性LN的发生率 ( 7/ 7)明显高于APCR阳性而IgG -ACA阴性者( 12 / 2 4)。结论 :APCR和ACA在LN有较高的发生率 ,ACA引起的获得性APCR可能是LN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2.
美洛昔康与萘丁美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比较研究新型非甾体抗炎药美洛昔康和阳性对照药萘丁美酮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选择疾病活动期RA患者40例.治疗组用美洛昔康15mg·d-1;对照组用萘丁美酮1000mg·d-1.4周为一疗程.结果两组共40例病人完成了4周的治疗,16例病人用药至8周.结果显示,两药均能显著改善RA患者的临床指标.治疗组(n=20)与对照组(n=20)在4周时总有效率分别为60%和55%.8周时两组疗效均为87.5%.两组疗效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有2例(10%)发生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程度较轻.对照组有2例(10%)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其中1例给予对症处理.两药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美洛昔康对我国RA患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且药物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73.
目的:比较醋氯芬酸缓释片和阳性对照药醋氯芬酸片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方法,选择疾病活动期RA患者45例(试验组22例,对照组23例);试验药醋氯芬酸缓释片200 mg,每天一次;对照药醋氯芬酸片100 mg,每天2次;4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4周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63.6%,对照组总有效率69.6%(P>0.05)。两药均能显著改善RA患者的症状和体征(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组为13.0%,对照组为12.0%,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醋氯芬酸缓释片治疗RA的疗效和安全性与醋氯芬酸片类似,但用药方便。 相似文献
74.
阿克他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阿克他利和甲氨喋呤(MTX)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方法,选择疾病活动期RA患75例,治疗组(45例)阿克他利100mg,每天3次;对照组(30例)用MTX10mg.wk^-1。12wk为一疗程。结果:阿克他利与MTX均能显改善RA患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治疗组与对照组在12wk总有效率分别为73.3%和83.3%,两组疗效在12wk时无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2例(4.4%)发生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程度较轻,对照组有7例(23.3%)发生不良反应,其中2例因不良反应而停药,阿克他利耐受性好于MTX(P<0.05)。结论:阿克他利对RA患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75.
大剂量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 1981年Imbach[1] 等首创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Intravenousim munoglobulin ,IVIG)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来 ,IVIG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被广泛地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近年来也陆续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 [2 ,3 ] 。我科自 1995年以来 ,采用该疗法冲击治疗 7例合并感染的重症SLE ,取得较好的疗效。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7例病人均为我科 1995~ 1998年住院病人 ,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 1982年… 相似文献
76.
银屑病关节炎3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屑病关节炎是一种与银屑病(牛皮癣)有关的炎性关节病,病理改变主要为炎性滑膜炎,病程迁延,易复发,晚期可出现关节强直而致残.我国1984年的调查,银屑病的发病率为1.23%,银屑病关节炎仅占银屑病的0.69%,更为少见[1],常易误诊.我院1997年9月~1999年6月诊治的32例银屑病关节炎中28例曾误诊,误诊率87.5%.现就其临床表现及误诊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7.
目的 分析狼疮肾炎(LN)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及差异,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安徽省立医院,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行肾穿刺活检术经病理确诊为LN的106例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指标。流式细胞仪测定其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分析不同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及其与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106例LN患者中,CD3+T细胞比例为(75.58±10.04)%,其中CD4+T细胞比例降低有36例(33.96%),CD8+T细胞比例升高55例(51.89%),CD19+B细胞比例降低23例(21.70%),升高13例(12.26%),NK细胞比例降低45例(42.45%)。CD3+T细胞比例与活动性指数(AI)、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指数(SLEDAI)、免疫球蛋白M(IgM)、抗C1q抗体均呈负相关(r=-0.250、-0.241、-0.207、-0.291;P<0.05),与补体C3呈正相关(r=0.238;P<0.05)。CD4+T细胞比例与尿β2微球蛋白呈负相关(r=-0.259;P<0.05),与免疫球蛋白A(IgA)呈正相关(r=0.193;P<0.05)。CD8+T细胞比例与免疫球蛋白G(IgG)、IgA、IgM、血沉(ESR)呈负相关(r=-0.216、-0.248、-0.279、-0.228;P<0.05)。CD19+B细胞比例与补体C3、C4呈负相关(r=-0.257、-0.214;P<0.05),而与SLEDAI、IgG、抗核小体抗体、抗C1q抗体、抗双链DNA(dsDNA)抗体呈正相关(r=0.200、0.204、0.241、0.271、0.264;P<0.05)。CD16+CD56+NK细胞与各临床表型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LN患者的T、B淋巴细胞亚群比例与免疫球蛋白、补体、狼疮活动性指标、SLEDAI等存在相关性,对疾病预后有指导意义,测定T、B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可能有助于判断LN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78.
目的 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at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3 [25(OH)D3]水平变化;25 (OH) D3与体内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pDC)数量、pDCs的表面分子及SEE疾病活动指数(SLE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相关性.方法 门诊收取符合条件的SLE患者46例和14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SLE患者按治疗分为未治疗组、单用激素组、激素加羟基氯喹组,放射免疫法测定25(OH)D3水平,流式细胞术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pDCs水平和pDCs表面CD32、CD40、CD86、CD62L、CXCR4表达和改变,比较SEE患者与健康对照组、SEE不同治疗组间检测指标的差别.结果 SLE患者血清25(OH)D3水平较健康对照组低(t=3.06,P=0.003);SLE患者不同治疗组间25 (OH)13水平有统计学差异(F =4.62,P=0.015),未用药组低于激素组;25(OH)D3水平与SEE患者SLEDAI评分呈负相关(r=-0.38,P=0.050);在不同的25 (OH) D3浓度范围下,pDCs的水平、SLEDA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0.05);25 (OH) D3水平与3组SLE患者pDCs水平及表面分子均无明显相关性(均有P>0.05).结论 SLE患者血清25 (OH) D3水平低下,25(OH)D3水平对pDCs水平及疾病活动度可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79.
80.
抗疟药主要指喹啉类化合物和吖啶化合物,前者如羟氯喹、氯喹、奎宁、阿莫地喹、喷他喹、喹啉衍生物(4-氨喹啉衍生物、8-氨喹啉衍生物),后者如米帕林.抗疟药最初用来治疗疟疾,20世纪50年代,抗疟药被誉为免疫调节剂,广泛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目前氯喹或羟氯喹已作为SLE的基础用药.随着药物作用机制进一步发掘,其临床适应证也更加广泛,有学者调侃道“应该在SLE患者喝的水中加入羟氯喹”[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