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1.
12.
目的:探讨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44例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44例中行肝切除18例(占40.9%),死亡1例。术后残石率为36.3%。肝叶切除和非肝叶切除术后残石率差异明显,前者优于后者。结论: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可采取多种方式,不同范围的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其效果优于单纯胆肠吻合和胆道外引流。各种措施的综合运用有助于减少术后残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椎间融合器(Cage)植骨融合结合椎弓根螺钉系统与自体骨环形植骨融合结合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失稳的疗效。方法对40例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失稳患者,采用后路手术治疗,依植骨方式的不同分为Cage植骨融合组(A组)和自体骨环形植骨融合组(B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植骨融合率、椎间隙高度及手术前后的JOA评分。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组优16例,良2例,可2例;B组优14例,良4例,可2例。两组的优良率均为90%。两组椎间隙高度均有所丢失,A组丢失量少于B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所有手术节段均达到骨性融合。结论后路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和环形植骨融合分别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都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症的良好方式,临床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后路椎体间隙植骨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PLIF)用于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时对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2011年2月~2012年6月通过PLIF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症的病人共40例,以常用的脊柱骨盆平衡参数中的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及腰椎前凸角(LL)为观察指标,分别测量患者术前、术后、术后一年、术后两年的脊柱骨盆平衡参数(PI、PT、SS、LL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手术前后参数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α=0.05)。予以比较这些参数的变化,从而评估手术对脊柱骨盆平衡的影响。并通过JOA骨科学会腰腿痛手术评分标准对患者腰腿痛进行评分,评估患者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 结果 术前、术后腰椎前凸角LL、骶骨倾斜角SS、骨盆倾斜角PT具有明显差异(P<0.01), LL从术前的(38.6±5.2)°增加到术后(46.8±7.3)°(t=2.904, P =0.01);SS由术前(28.2±6.7 )°增加到(33.4±5.3)°(t=3.608, P =0.038);PT由术前(21.6±7.8)°减小到(18.2±9.4)°(t=3.062, P =0.041);而术后不同时间段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术后35例患者末次随访时JOA评分较术前增加,3例患者JOA评分与术前分值相等,2例患者JOA评分较术前减低。结论 PLIF术式能缓解病人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PLIF术式可以有效地改善腰椎前凸的病理状态,恢复腰椎正常的生理前凸,从而对维持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掌侧斜T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3年2月该院收治的36例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通过术后随访,采用相应的影像学测量参数及临床评分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3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7个月,平均9月。术前掌倾角、尺偏角、关节面台阶及桡骨短缩分别为-(7.5±6.2)°、(8.4±3.8)°、(3.5±0.3)mm、(2.2±0.58)cm,而末次随访时分别为(9.3±4.7)°、(19.6±2.8)°、(0.42±0.68)mm、(0.3±0.26) cm,手术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腕关节Gartland-Werley 功能评分中优20例,良10例,可5例,差1例,总体优良率83.3%。结论采用掌侧入路斜T型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能有效维持骨折断端的复位,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汪勇刚  许永涛  徐林军 《中外医疗》2014,33(1):64-64,66
目的探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注射性硫酸钙(CSC)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采用该手术方式治疗23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前后的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与Cobb角,并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不同时间的伤椎Cobb角与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较术前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无明显丢失。结论采用该手术方式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临床疗效满意,能有效保持椎体高度,减少内固定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型钛板固定在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EOLP)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MCSM患者采用EOLP联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比较手术前后JOA评分和椎管矢状径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9~15个月。JOA评分:术前为3~12(7.1±2.3)分,术后为9.2~16.1(12.5±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管矢状径:术前为6.9~10.7(8.8±1.6)mm,术后为11.3~17.4(13.8±2.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为11.2~16.9(13.1±2.9)mm,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铰链侧均骨性愈合,未发生再关门现象,稳定性良好。发生C_5神经根麻痹1例,轴性症状2例,均予对症治疗后恢复或缓解。结论 EOLP治疗MCSM时应用微型钛板可有效防止再关门,利于损伤神经恢复,减少轴性症状,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急性脊髓损伤后大鼠脊髓组织中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amino-terminal kinase,JNK)基因表达与神经功能修复状态的关联。方法取健康成年雄性大鼠50只,随机选取,假手术对照组18只,实验组32只。损伤后1、12、24、72 h行PCR检测,比较大鼠脊髓组织中JNK(JNK1、JNK2、JNK3)表达水平变化;损伤后12、72 h选取L_(4/5)节段脊髓行HE染色、,比较脊髓损伤大鼠脊髓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神经功能变化状态(NSS)。结果 PCR结果显示,髓损伤大鼠脊髓组织中JNK1、JNK2、JNK3的表达,在损伤后1、12、24、72 h除JNK3在相应时点表达水平与假手术组比较水平下降外,其他两项表达与假手术对照组无明显差别。L4/5脊髓HE染色结果提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损伤后12 h损伤的脊髓皮质周边区HE染色阳性细胞显著增多。随着时间推移,染色阳性细胞出现明显减少的趋势,损伤后12 h的染色阳性细胞明显少于72 h。损伤组NSS评分则明显更高,但脊髓损伤组损伤后不同时点比较,NSS评分渐减。结论脊髓损伤后出现JNK3表达下调的情况,可能与神经细胞凋亡以及促进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有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