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为临床诊治脊柱胸段及胸廓疾患提供解剖学依据并填补国人人类学数据。方法:观察成人成套椎骨标本及新鲜尸体脊柱(C7~T12)。结果:T1、T2存在凹面形和平面形,但还存在横槽形,从T1~T4凹面形横突肋凹逐渐增多,T3、T4均为凹面形,T5~T9平面形逐渐增多;T10~T12无明显横突肋凹并逐渐增多;横突肋凹的位置在前端上中位T1~T3均为零,T4~T9逐渐增多,到T10渐减。结论:横突肋凹T1、T2存在横槽形,T3、T4均为深凹面形;横突肋凹形态特征T1~T12与相应椎骨肋凹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2.
炎症是机体对外来伤害性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适度的炎症对机体起保护作用,但严重烧伤、创伤、大手术等强烈刺激使机体产生过量的炎性因子.使炎症反应级联放大、甚至失控,能导致严重脓毒症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神经系统在机体炎症反应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受到致炎刺激时,外周神经感受局部环境因素的变化,将信息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33.
<正>延髓外侧综合征1895年由Wallenberg首次报道,又称Wallenberg综合征,经病理证实为供应延髓外侧及小脑后下动脉血栓所致[1]。但最近的资料否定该动脉对延髓背外侧区供血的优势作用,认为其对延髓供血区范围差异很大,约50%不供应延髓背外侧区[2]。延髓形状狭窄,内部结构复杂,是维持人体生命功能的重要部位。临床上,延髓最多见的病变是缺血性血管病,由于受累的血管不同,引起一些相应的综合征,其中最重要和最常见的是延  相似文献   
34.
35.
大鼠卵巢的神经联系(FHRP和CT-HRP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FHRP和CT-HRP注射大鼠左或右侧卵巢,在同侧T_(10)—L_2脊神经节见到标记细胞,高峰在T_(13)和L1。在T_(10)-L_2脊髓背角Ⅲ-Ⅳ层见到标记纤维。在双侧结状神经节、双腹腔神经节,双侧迷走神经背核都见到标记细胞。并见到迷走神经背核的树突伸入到同侧弧束核内。在弧束核及弧束连合核内见到标记纤维。在内脏大神经及卵巢上神经内见到标记纤维,在以上两神经的边缘见到标记细胞。  相似文献   
36.
针灸学中胰俞穴是胰腺在体表的投射标志,利用辣根过氧化物酶追踪神经细胞的特性,追踪胰俞穴在脊髓神经节段上的投射;同时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追踪胰腺神经在腹腔神经节段的投射。旨在探索胰俞穴与胰腺在神经系统内的相关关系。从而建立胰俞穴与胰腺的神经分布相对应之关系。本研究就近年来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追踪神经节段,胰腺与胰俞穴脊神经节形态学联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7.
近年来,核磁影像学在检查疑似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梗塞等血管病变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脑血管病变程度的评估不仅仅局限于不依赖显影剂的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现在更加注重血管和灌注成像技术的使用。多模式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及磁共振成像技术,如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灌注加权成像、T2*-磁共振血管造影等,在脑梗塞检测中的广泛应用,为临床诊断脑梗塞及评估脑血管病变程度提供了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腺病毒介导的鞘氨醇激酶对家兔应激性溃疡愈合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选取雄性日本大耳白兔3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是模型组、空白对照组、腺病毒介导的鞘氨醇激酶治疗组.模型组和腺病毒介导的鞘氨醇激酶治疗组以浸水法建立兔应激性溃疡模型后,分别给予模型组注射生理盐水,腺病毒介导的鞘氨醇激酶治疗组在溃疡部位注射携带SPK1的腺病毒,分别在第15天和第22天胃镜下观察溃疡区域,对愈合质量进行评价,硝酸还原法检测胃部NO含量.结果 动物实验显示,24 h后模型组和腺病毒介导的鞘氨醇激酶治疗组内镜和组织学检查提示,胃黏膜呈应激性溃疡改变,模型建立成功.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NO水平明显降低(P<0.05);腺病毒介导的鞘氨醇激酶治疗组与模型组对比,电子胃镜下可见应用腺病毒介导的鞘氨醇激酶治疗组的溃疡愈合明显好于生理盐水模型组.模型组呈明显凹陷性溃疡,溃疡面被覆坏死组织.腺病毒介导的鞘氨醇激酶治疗组15 d时溃疡面明显红润,肉芽组织增生,少量黏膜上皮覆盖溃疡面,溃疡面皱缩;22 d时溃疡面明显缩小,溃疡凹陷不明显,溃疡面积明显缩小.同时,应用腺病毒介导的鞘氨醇激酶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NO水平明显升高(P<0 05).结论 腺病毒介导的鞘氨醇激酶可促进实验兔胃溃疡黏膜上皮修复和溃疡面血管增生,加快溃疡愈合.其治疗机制可能与NO有关.  相似文献   
39.
用CB-HRP注射大鼠左或右侧睾丸,在同侧T8-L6脊神经节,双侧结状神经节,双侧腹腔神经节,盆神经节同侧疑核,双侧迷走神经背核,同侧T10-L3和对侧T12-L1前角,同侧T10侧角发现标记细胞,迷走神经背核的突伸到同侧孤束核内。前角细胞的突起伸到侧角和前白联合处,在同侧孤束核内发现标记纤维,在同侧后角发标记纤维。  相似文献   
40.
100例脑梗死介入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梗死介入溶柃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0年6月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采用不同的给药途径溶枪。治疗组患者经股动脉用seldinger法穿刺插管灌注尿激酶治疗,对照组患者静滴尿激酶溶栓,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再通情况,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患者经治疗1h后脑血管造影显示血管再通情况,治疗组血流量增加17例(34%),部分再通13例(26%),完全再通16例(32%);对照组血流量增加20例(40%),部分再通6例(12%),完全再通3例(6%)。治疗组治疗2周后基本痊愈30例(60%),显著进步15例(30%),进步4例(8%),无变化1例(2%),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治疗2周后基本痊愈15例(30%),显著进步14例(28%),进步5例(10%),无变化8例(16%),恶化5例(10%),死亡3例(6%),总有效率为68%。结论介入性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提高了局部用药浓度,明显改善了患者血管再通状况,提高了脑梗死的治愈率。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致残率及致死率,此法值得普及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