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8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介绍微型钉在髋臼后壁骨折中的应用.方法:2004年4月至2010年5月共手术治疗髋臼后壁粉碎性骨折23例,年龄30~55岁,平均41岁.术中采取微型钉固定骨折碎块.结果:按Matta标准,解剖复位16例,满意复位5例,不满意复位2例.结论:微型钉的应用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汤金城  李兴华 《中医正骨》2013,(12):52-53,55
目的:观察张力带别针系统联合钢丝环扎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9-2011年,采用张力带别针系统联合钢丝环扎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23例,男16例,女7例.年龄27~69岁,中位数41岁.左侧13例,右侧10例.伤后至就诊时间0.5 h至7 d,中位数5 d.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14个月,中位数11个月.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8~16周,中位数12周.均无切口感染、骨折再移位、针尾刺激痛及内固定松动、断裂、退出等并发症发生.按照Bstman髌骨骨折疗效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5例、良5例、可3例.结论:采用张力带别针系统联合钢丝环扎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固定牢靠,骨折愈合快,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1999年起应用改良小腿外侧皮瓣切取方法修复多部位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赵治伟  李小玲  汤金城 《中国骨伤》2006,19(12):768-768
患者,女,23岁,以车祸致伤头部,右下肢术后伴血液循环及感觉、运动丧失62h为主诉入院。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不振,双眼眶青紫,呈熊猫眼征,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右大腿中下段前内侧有一长约20cm切口,外侧有一长约25cm切口,已缝合。腘窝外、后侧广泛皮下瘀斑。小腿中段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介绍基于连续骨盆轴向CT扫描的上骶段的分型及其意义.方法:对127例全骨盆2.0 mm层厚轴向扫描图像进行观察,测量S1的平向骶髂螺钉通道,根据平向通道的大小对上骶段进行分型.如平向通道存在且在至少4层扫描图像上其宽度均>7.3 mm,则将其定义为正常型上骶段;如平向通道存在且在扫描层面上其最大宽度≤7.3 mm,则将其定义为过渡型;如平向通道不存在,即在所有扫描层面上其宽度均≤0 mm,则将其定义为变异型.计算各型的例数、百分比及平向螺钉通道的平均值.结果:正常型58例(45.7%),其平向螺钉通道平均宽度13.9 mm;过渡型42例(33.1%),其平向螺钉通道的平均宽度5.2 mm;变异型27例(21.2%),其平向螺钉通道的平均宽度为0.9 mm.所有病例的上骶段可归属于3型中的1型.结论:正常型上骶段因存在平向安全通道而可置入平向骶髂螺钉,过渡型及变异型上骶段因无平向通道而无法置入平向骶髂螺钉.过渡型较变异型的优势表现在其标准骶骨侧位像上的有限平向通道可以作为进钉点的选择区域.  相似文献   
17.
胫骨皮瓣修复小腿感染性骨皮缺损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胫骨皮瓣在修复小腿感染性骨皮缺损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2000年2月~2005年3月,收治因外伤致小腿开放性骨折68例。男47例,女21例,年龄8~59岁。按Gustilo分型均为Ⅲ型。其中4例一期行胫骨皮瓣游离移植术,64例急诊术后形成小腿感染性骨皮缺损。胫骨缺损长度4~18cm,皮肤缺损范围8cm×3cm~22cm×11cm,创面均有脓性渗出物。经中药薰洗湿敷后,利用胫骨皮瓣通过游离移植、交腿移位和同侧移位方法,重建患肢胫骨支架连续性并修复创面。切取皮瓣范围9cm×4cm~25cm×12cm,骨瓣长度为6~21cm。结果术后1例因血管危象经探查再吻合血管失败,改用腓骨皮瓣修复。1例切取胫骨皮瓣21cm,因近端为延长血管蒂,骨膜与骨瓣剥离过长,随访6个月近端仍延迟愈合;余患者3~5个月骨瓣与受区胫骨愈合。68例均获随访6个月~5年,43例随访2年以上者均能负重行走,步态无明显异常,能从事原工作。结论在充分抗感染的基础上,根据患肢具体情况采用胫骨皮瓣游离移植、交腿移位和同侧移位一期重建胫骨支架连续性及修复皮肤缺损创面,适用于小腿多种类型骨皮缺损创面,成功率高,能保留患肢,为功能恢复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8.
汤金城 《中医正骨》2003,15(9):11-11
肌腱粘连是导致肌腱修复术后疗效不佳的原因 ,自 2 0 0 2年 1月~ 2 0 0 2年 8月 ,我院急诊收治 31例屈肌腱损伤患者 ,其中 14例修复手术中使用医用生物可吸收膜 ,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31例 31条肌腱。男 2 5例 ,女 6例。年龄 15~ 5 3岁 ,平均 2 8岁。切割伤 19例 ,电锯伤 6例 ,挤压伤 5例。将 31例随机分成治疗组 (A组 ) 14例 ,对照组 (B组 ) 17例。2 治疗方法2 .1 手术方法 以 3 0肌腱缝合线用改良Kessler法并周边加强法直接对端缝合指深屈肌腱。A组肌腱缝合完毕后医用生物可吸收膜 (由成都航利医用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介绍足背分裂皮瓣的临床应用,探讨分裂皮瓣的适应证。方法以第1跖背动脉为轴心血管,以足背动脉近、中、远三个主要皮支穿出点,设计、切取分裂皮瓣。结果皮瓣全部成活,皮瓣弹性好。结论足背分裂皮瓣有其独特的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活血灵在髋臼骨折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75例髋臼骨折患者按时间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在围手术期间给以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活血灵口服,观察两组术后2周血液流变学指标,统计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术后14 d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术后14 d时D-二聚体为(2.57±0.51)mg/L,较术前(4.26±1.72)m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术后14 d时D-二聚体、下肢深静脉血栓较对照组减少(P<0.05)。结论:髋臼骨折围手术期应用活血灵,能有效改善术后血液流变学和D-二聚体指标,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