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2篇 |
免费 | 36篇 |
国内免费 | 1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9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65篇 |
内科学 | 26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6篇 |
外科学 | 30篇 |
综合类 | 134篇 |
预防医学 | 60篇 |
眼科学 | 7篇 |
药学 | 45篇 |
中国医学 | 173篇 |
肿瘤学 | 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33篇 |
2013年 | 28篇 |
2012年 | 41篇 |
2011年 | 18篇 |
2010年 | 25篇 |
2009年 | 25篇 |
2008年 | 27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34篇 |
2004年 | 18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51.
督脉腧穴电针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IL-2影响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督脉腧穴电针对大鼠炎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制作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 ,观察电针“大椎”、“命门”对关节炎症局部 ,下丘脑、脾脏、肾上腺、血清白细胞介素 2 (IL 2 )的影响。结果 :电针组大鼠的局部炎症肿胀明显好转 ,且IL 2在下丘脑、脾脏、血清中的含量或活性均有改变 ,其中在下丘脑表现为降低 ,在脾脏、血清中表现为升高 (P <0 .0 1 )。结论 :电针“大椎”或“命门”能在神经、免疫、内分泌各不同水平影响IL 2的含量 ,以发挥其抗炎免疫的调节作用。同时也说明针刺督脉腧穴可以通过IL 2等共同介质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进行免疫调节。 相似文献
552.
553.
电针对抑郁大鼠中枢及外周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中枢及外周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改变,以及电针对它们的影响。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加电化学检测器检测脑及血液中5-HT、NE、DA及其代谢产物5-HIAA、HVA、DIOAC的含量。结果:抑郁模型大鼠血浆中NE和5-HT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抑郁模型大鼠大脑前额皮层NE、5-HT、DOPAC,海马5-HT与5-HIAA,下丘脑DA含量较正常组显著下降。电针治疗可降低血浆中升高的NE、5-HT水平同时升高脑内不同部位的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结论:电针可调整中枢及外周单胺递类质水平,这可能是电针治疗抑郁症的又一作用途径。 相似文献
554.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刺激量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各时段子宫微循环的影响,探讨刺激量与针刺效应之间的关系。方法:将动情间期的SD( Spraguc Dawlcy )雌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是盐水组、模型组、刺激量A组(期望“得气”组)、刺激量B组(期望“不得气”组),每组8只。模型组和针刺组采用全身冷冻(-25℃环境下冷冻4 h/天/5天)配合激素注射方法(每日给予大鼠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连续10天,末次给药1h后,腹腔注射缩宫素2U/只),制备寒凝证类痛经大鼠模型。盐水组连续10日皮下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末次给药1h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U/只。针刺组于第10日以不同刺激量针刺双侧“三阴交”穴20 min。采用XW-B-3冷光源微循环显微检查仪观察各组大鼠子宫微循环在不同时段的变化。结果: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各时段的微血管管径、毛细血管管径(除40 min、60 min外)明显收缩( P<0.01)、流态减慢或停滞( P<0.01或P<0.05);与模型组比较,刺激量A组各时段的微血管管径、毛细血管管径(仅5min、10min、20min、30min)明显扩张(P<0.01或P<0.05),各时段流态明显改善( P<0.01或P <0.05)。刺激量B 组微血管管径在30min 出现明显扩张( P <0.01),微血管清晰度(仅50min、60min)有所改善(P<0.05);与刺激量B组比较,刺激量A组各时段的微血管管径,毛细血管管径(仅5min、10min、20min、30min)明显扩张(P<0.01或P<0.05),流态(除50min、60min外)明显改善(P<0.01或P<0.05)。结论:针刺可以改善子宫微循环障碍,不同针刺刺激量对子宫微循环的作用存在差异,刺激量A组针刺疗效显著优于刺激量B组,处于较强得气状态,间接说明了得气对针效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55.
556.
师氏细火针和锋钩针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采用师氏细火针和锋钩针治疗肩周炎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57.
目的:观察逆灸命门穴对大鼠力竭游泳时间、血清皮质醇(Cort),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垂体GnRH及血睾酮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3.5月龄SD雄性大鼠28只,将大鼠按游泳能力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逆灸命门组、力竭对照组、逆灸命门+力竭组,每组7只,分别干预20天后,力竭对照组、逆灸命门+力竭组进行力竭游泳,观察力竭时间的差别,并采用生化法检测血清Cort,下丘脑GnRH、垂体GnRH及血睾酮含量.结果:逆灸命门+力竭组力竭游泳时间较力竭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逆灸命门穴组大鼠的血清Cort,下丘脑GnRH、垂体GnRH及血睾酮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力竭对照组大鼠的血清Cort,下丘脑GnRH、垂体GnRH及血睾酮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力竭对照组比较,逆灸命门+力竭组大鼠的血清Cort,下丘脑GnRH、垂体GnRH及血睾酮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力竭游泳后HPG轴异常活跃,血清Cort异常升高.逆灸命门穴可缓和HPA轴过度应激、预防HPG轴的过度负反馈,并减少过度应激时HPA轴对HPG轴产生的不利影响,使机体睾酮含量和血清Cort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这可能是逆灸命门穴能延长大鼠游泳力竭时间、提高其运动耐力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58.
熟肉是指鲜畜禽肉经过蒸煮、酱卤、煨炖、熏烤、灌肠、干制等工艺加工生产的肉制品,食用时,不必再加热或烹调而可直接入口的食品。熟肉制品品种多样、味道独特、食用方便而深受人们喜爱。但近来发生的一些食品污染事件,都是由食品的卫生问题导致。为更好地了解市售熟肉制品的卫生状况,2006年度我们对区内熟肉制品进行细菌学检验及卫生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59.
余姚市农村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在农村地区的可行性及其效果。方法:2005年至2007年间,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余姚市泗门镇农村社区18岁以上10135人作为研究对象,实行分类管理并对干预人群进行随访。结果:高血压患病率为19.40%;人群随访率为87.65%;健康宣教覆盖率91.73%。经3年社区综合干预后,人群高血压知晓率由27.25%上升至72.83%,治疗率由27.05%上升至69.41%,控制率由7、47%上升至52.92%(均P〈0.01)。受试人群吸烟率、嗜酒率以及高盐饮食率均有所下降(均P〈0.01)。高血压人群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下降(P〈0.01)。结论:对农村地区进行以社区为基础的高血压综合干预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60.
例1,男,86岁,右侧阴囊复发性包块不能还纳腹腔25年,包块增大疼痛3天入院。患者25年前先后有两次右侧腹股沟斜疝修补史。第2次术后半年包块再次发作,逐渐增大坠入阴囊。25年来包块不能还纳腹腔,平卧时可以缩小,常伴有尿急现象。入院前1月阴囊包块胀痛,伴尿急、尿频、尿痛。入院前3天阴囊包块明显增大,下腹疼痛,挤压包块可见尿液点滴。有慢性咳嗽史。查体:T36.5℃,R32次/分,P108次/分。BP20/10.7kPa,肥胖体型,唇轻度发紫,胸部有肺气肿及肺部感染征。腹部隆起,下腹压痛。未扪及包块,肠鸣正常。前列腺轻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