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0篇 |
免费 | 31篇 |
国内免费 | 1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8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49篇 |
内科学 | 21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27篇 |
综合类 | 113篇 |
预防医学 | 48篇 |
眼科学 | 7篇 |
药学 | 34篇 |
中国医学 | 147篇 |
肿瘤学 | 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13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28篇 |
2013年 | 21篇 |
2012年 | 32篇 |
2011年 | 16篇 |
2010年 | 23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22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28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42.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对照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16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92例胃癌患者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p16基因启动子区5′-CpG岛甲基化状态,分析p16基因异常甲基化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胃腺癌患者癌组织中检测到p16基因甲基化79例(85.9%),癌旁组织11例(12.0%),胃炎患者组织10例(20.8%),健康人未检测到甲基化。p16基因甲基化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是否淋巴管侵犯、T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临床分期有关(P<0.05)。p16基因甲基化影响患者预后,但不是胃癌患者无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子。[结论]胃腺癌患者p16基因甲基化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关,提示肿瘤进展,恶性程度高,预后欠佳。 相似文献
43.
本实验通过标准玻璃微电极技术和微机系统的实时应用,利用异丙肾上腺素(ISO)制备心肌损伤的动物模型,观察丹参制剂对正常和异丙肾损伤性豚鼠心室乳头肌动作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①ISO使RP、APA、OS显著降低,APD明显延长,Vmax略有下降,但变化不明显。②丹参可使受损伤心肌动作电位的APD缩短而其它指标不变。③丹参在最大有效浓度(0.25mg/ml)时,可使正常豚鼠乳头肌快反应动作电位的APD缩短,而对RP、APA、Vmax基本无影响。④丹参使慢反应动作电位的APA、APD和Vmax减小。提示:丹参可能为钙桔抗剂,并能对抗ISO引起的心肌钙超载性损伤。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前路减压,Z-plate或K—plate钢板内固定、髂骨植骨对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伴不完全性截瘫的作用。方法:对36例胸腰椎爆裂骨折以脊柱损伤机制与三柱结构理论结合X线片及CT显示的骨折形态及椎管狭窄情况为手术依据,进行综合分型,采用前路减压Z—plate或K—plate钢板内固定自体髂骨植骨,重建前、中柱。结果:术后随访平均1年5个月,术前后凸成角28.8。术后基本矫正;伤椎高度基本得到恢复,术后5个月植骨融合牢固,无1例不愈合;32例有Frankel分级一级以上的改善。结论: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对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伴不完全性截瘫具有减压彻底、植骨融合快的优点,并重建了脊柱的稳定性,获得了脊髓神经功能最大改善。手术时机以伤后5天—2周为宜。 相似文献
45.
针刀松解法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大鼠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针刀松解法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模型大鼠的治疗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和针刀组4组,每组10只。后3组首先采用在第三腰椎横突尖部埋置明胶海绵的方法制作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模型,电针组和针刀组分别给予电针患侧"肾俞"腰阳关"和针刀松解干预治疗。造模后第28天,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酶联免疫分析法观察4组动物血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ET)、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血栓素A2(TXA2)含量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浆中ET、CGRP、TXA2、6-keto-PGF1α含量与正常组比较均呈上升趋势(P<0.01);经电针和针刀松解法治疗后,血浆中ET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CGRP、TXA2、6-keto-PGF1α含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0.01);电针组与针刀组比较,除TXA2含量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外,其余3项指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针刀松解法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大鼠血管活性物质的合成与分泌具有良性调节作用,使其恢复到正常水平,从而使炎症局部循环障碍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逆针”与“逆灸”对随后的卵巢摘除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3.5月龄SD雌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去卵对照组、逆针去卵组和逆灸去卵组,分别测定其血清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结果:去卵对照组与假手术组相比,TCh、TG升高不显著(P>0.05),HDL显著降低(P<0.05),而LDL显著升高(P<0.05)。逆针与逆灸去卵组TG明显低于去卵对照组(P<0.05),HDL显著高于去卵对照组(P<0.01),并且逆灸去卵组LDL也明显低于去卵对照组(P<0.05)。逆针、逆灸去卵组与假手术组三者间各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逆针”“逆灸”可对随后的去卵巢大鼠血脂水平的紊乱起到一定的抵抗与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47.
目的 了解多药耐药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中转座子携带情况.方法 纸片扩散法(K-B法)测定大肠埃希菌对6种3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筛选出产ESBLs菌株;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转座子遗传标记(merA、tnpA、tnpU).结果 merA检出15株,总检出率为21.13%,其中多药耐药菌10株,占22.22%,tnpA和tnpU均未检出;merA在不同耐药模式中检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rA在产酶菌株不同耐药模式中检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merA在非产酶菌株中检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erA在产酶和非产酶菌株中检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药耐药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中转座子遗传标记merA携带率高. 相似文献
48.
49.
针刀松解法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家兔5-HT和β-EP以及局部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模型兔血清和肌肉组织5-HT、β-EP的含量变化,探讨针刀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刀组、电针组和针刀+电针组。造模后28天,腹主动脉取血和左侧第三腰椎横突周围肌肉组织,采用双抗夹心ELISA方法分别检测血清和肌肉组织中5-HT、β-EP含量的变化;HE染色观察局部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模型组血清和肌肉组织5-HT、β-EP含量较正常组明显提高;3个治疗组血清和肌肉组织中5-HT以及肌肉组织中β-EP含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模型组局部出现明显炎症反应,3个治疗组,局部炎症反应均有减轻。结论:针刀松解法可通过减轻局部炎症并减少血清和肌肉组织中5-HT和肌肉组织中β-EP的含量,介导外周的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50.
针刺丰隆单穴及其配穴对高脂血症大鼠LPL HL及肝细胞脂肪变性的效应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针刺丰隆单穴及其配穴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脂蛋白代谢酶及肝脏组织细胞脂肪变性的影响作用及其效应差别。方法:采用高脂饮食饲料喂养造成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丰隆单穴组和丰隆配穴组,每组10只。空白组每天给予基础饲料喂养,其余3组每天给予高脂饲料喂养。造模第15天给予丰隆单穴组、丰隆配穴组针刺治疗。治疗5周后,所有大鼠腹腔静脉取血检测LPL、HL。摘取肝脏进行油红"O"染色。结果:丰隆单穴组、丰隆配穴组的LPL、HL均明显高于模型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丰隆单穴组与丰隆配穴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丰隆单穴组和丰隆配穴组均比模型组脂肪细胞小、数量少、染色浅。丰隆配穴组的肝组织脂肪细胞明显比丰隆单穴组染色浅,密度相对小。结论:针刺丰隆单穴或丰隆、关元、内关3穴合用均可提高高脂血症大鼠血清LPL、HL的活性,催化TG水解,二者作用的差异不显著。针刺丰隆单穴或丰隆、关元、内关3穴合用均可减轻肝细胞内脂肪的堆积,对肝脏组织细胞脂肪变性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中,针刺丰隆、关元、内关3穴的效果优于丰隆单穴,能更好的调控肝脏脂质代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