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35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92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10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冠心病多支病变的心电图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冠心病时心电图对多支病变的识别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分析 192例冠心病的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 (CAG)资料。根据CAG确定病变范围 ,以心电图aVF导联低电压 (指标A)及≥ 6个导联ST T改变 (指标B)作为判别标准。结果 :192例患者中 ,非多支病变 139例 (含单支病变 74例 ,双支病变 6 5例 ) ,多支病变 5 3例 ;指标A、指标B、“A或B”、“A和B”识别多支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5 6 .6 0 %、6 9.78% ;77.36 %、6 1.87% ;92 .4 5 %、4 4 .6 0 % ;4 1.5 1%、86 .33%。“A或B”识别多支病变的敏感性最高 ,“A和B”识别多支病变的特异性及准确性 (75 .0 % )最高。结论 :心电图改变有助于对冠心病多支病变的初步判别  相似文献   
62.
年轻人急性心肌梗死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30岁以下急性心肌梗死很罕见,且临床中多易考虑非动脉粥样硬化病因所致的心肌梗死,本文报道一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由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28岁青年患者,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这类患者危险因素、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及长期预后.1临床资料患者男,28岁,身高183 cm,体重98 kg,剧烈胸痛20min来诊,既往无胸痛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胸部外伤、吸毒史,有吸烟史10余年,每日1包,稍饮酒,父亲有心肌梗死病史,母亲有高血压、冠心病病史,外婆因心肌梗死去世,有早发的心血管病家族史.查体:血压90/5…  相似文献   
63.
腺嘌呤核苷酸转运体在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中腺嘌呤核苷酸转运体(ANT)变化情况,以探讨ANT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左冠状动脉前室间(前降)支闭塞20min后,再灌注4h、1天、3天和7天四个时相进行观察,用RT-PCR计算机凝胶成像分析系统检测心肌ANT1、ANT2 mRNA含量。结果:心肌缺血20min,再灌注4h时,ANT1 mRNA达高峰;再灌注1天时,ANT2 mRNA达峰值。两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ATP的需求和心肌细胞的凋亡均在24h左右达高峰。  相似文献   
64.
马来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马来酸氨氯地平的降压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 :13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单盲和组间平行对照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 6 5例 ,分别口服马来酸氨氯地平和苯磺酸氨氯地平 6周。 结果 :6周末 ,两组患者坐位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 ,治疗组收缩压 /舒张压下降幅度为 2 3.0 2 / 14 .82mmHg ,对照组为 2 3.89/ 16 .79mmHg(P >0 .0 5 )。治疗组与对照组显效率、总有效率、达标率分别为 70 .77%vs 78.6 9%、81.5 4 %vs86 .89%、6 3.0 8%vs78.6 9% (P >0 .0 5 )。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12 .31%和 13.11% (P >0 .0 5 ) ,主要表现为程度较轻的头痛、头晕、面部潮红等。对 2 0例马来酸氨氯地平组患者做动态血压资料分析发现 ,白天和夜间平均收缩压 /舒张压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 ,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谷峰比值为 73%和 6 8%。 结论 :马来酸氨氯地平片与苯磺酸氨氯地平比较 ,价格便宜 ,也是一种有效、安全的降压药 ,能平稳控制 2 4h血压  相似文献   
65.
高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探讨高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对13例80岁以上CHD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本组均为男性,合并原发性高血压、高脂血症及糖尿病者分别为84.6%、61.5%和15.4%。有吸烟史者占30.8%。典型胸痛、不典型胸痛及无胸痛者分别为61.5%、7.7%和30.8%。胸部X线片、心脏超声、心电图及肾功能异常者分别为84.6%、92.3%、92.3%和53.8%。CAG显示:冠状动脉(CA)为右优势分布者8例,占61.5%;左优势分布者2例,占15.4%;均衡型分布者3例,占23.1%。病变累及CA27支共36处,单支病变占15.4%、2支病变占46.2%、多支病变占38.5%,受累的左前降支(LAD)、右CA(RCA)及左回旋支(LCX)分别为44.4%、33.3%和22.2%。A型病变累及CA6支12处(33.3%)、B型病变累及CA12支15处(41.7%)、C型病变累及CA9支9处(25%),重度以上狭窄占59.2%。9例(69.2%)有不同程度的侧支循环,其中4例(30.8%)为3级。结论:80岁以上高龄CHD患者,多合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可不典型,临床检查多有异常,CA分布以右优势型居多,CA病变以2支及多支病变为主,B型及C型病变占多数、CA狭窄程度较严重,多数病例已有不同程度的侧支循环。  相似文献   
66.
无明显冠状动脉狭窄的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无明显冠状动脉狭窄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心功能特点,并进一步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将399例AMI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分为冠状动脉狭窄组(直径狭窄程度≥50%)和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组(直径狭窄程度<50%),比较分析二组的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及心功能情况。结果399例AMI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无明显狭窄23例,占心肌梗死患者的5.76%(23399);冠状动脉狭窄376例,占94.24%(376399)。与冠状动脉狭窄组比较,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组的AMI患者平均年龄较小,其中小于40岁的患者占26.08%(623),女性多见。二组在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和冠心病危险因素数目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组的AMI患者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显著低于冠状动脉狭窄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无明显狭窄的AMI患者在临床上并非罕见,应引起足够重视。其临床特点为心功能较好,与冠状动脉造影狭窄的AMI患者具有相似的冠心病危险因素数目和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发生率,但在年轻人、女性相对多见。  相似文献   
67.
0 引言 病人的心电和压力信号监测是介入性心血管手术最重要的技术要求之一.手术期间对病人各参数的持续监测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并且介入性心血管手术必须在 X光机的协助下操作而完成的.为了在手术过程中对医生实行必要的 X射线防护,应将介入操作区和监测区分开,这就要求监测系统必须具有双监视器或更多监视器的功能.  相似文献   
68.
高血压大鼠和高血压病患者视网膜微血管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和高血压病患者视网膜微血管变化。用墨汁灌注法观察、测量大鼠视网膜微血管,用荧光造影法观察高血压病微血管。高血压病患者分为4组:临界性高血压组及I期组、Ⅱ期组、Ⅲ期组,每组15例。另选2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表明:(1)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视网膜总A3:5周时为101.0±19.2支,8周时为62.0±16.1支,各时间点比较P〈0.01;A3/A2:6.0±1.21(13周)/  相似文献   
69.
在链脲霉素所致糖尿病大鼠模型(链脲霉素70mg·kg-1,iP)观察了大鼠心肌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变化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的治疗作用(4.6mmol·L-1卡托普利饮水给药4wk)。结果表明,糖尿病大鼠较正常大鼠心肌组织RA、ACE活性显著升高(P<0.01),AngⅠ、AngⅡ、ALD含量均明显增加(P<0.01)。卡托普利治疗组大鼠较糖尿病大鼠上述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ACE活性和AngⅠ、AMⅡ含量的改变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RA和ALD含量改变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心肌组织RAS功能亢进参与了糖尿病性心肌病发病过程。卡托普利对心肌组织RAS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减轻糖尿病心肌损害的主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