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汪颖峰  胡云渊  毛玮 《安徽医药》2010,14(6):677-678
目的探讨肱骨内固定取出术桡神经医源性损伤的防治。方法对25例肱骨内固定取出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所见桡神经18例上移位于肌层,5例与瘢痕组织粘连,2例未寻及。术后23例患者功能恢复正常无神经损伤症状,2例患者出现桡神经不完全损伤。结论对肱骨内固定取出术时桡神经医源性损伤的防治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2.
目的:以CXCR4mRNA的表达量为指标探讨不同辐射方式对Tca8113细胞株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剂量的重离子束与X-ray对细胞进行辐射,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观察细胞中CXCR4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在相同辐射剂量下,X线辐照组细胞中CXCR4的表达量在8 h时较低,于12 h达到高峰,该峰值在1Gy、4Gy组较为显著(P<0.05),在2Gy组则差异不明显;而重离子辐照组细胞中CXCR4的mRNA表达水平在辐照后12 h内均明显降低(P<0.05)。两者在24 h的表达基本恢复至空白对照组水平。在相同时间点时,重离子组CXCR4的表达量与X线组比较则有显著降低(P<0.01)。结论:与常规X线相比,重离子对体外培养的人舌鳞癌细胞中CXCR4的表达的抑制能力更强,提示重离子抑制舌鳞癌细胞侵袭的能力优于常规X射线。  相似文献   
23.
目的 分析2014—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儿童青少年伤害死亡情况,为制定儿童青少年伤害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报告的2014—2020年广西21个国家级监测点的0~19岁儿童青少年伤害死亡资料,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进行统一编码分类,计算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等指标,并运用χ2检验对组间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20年广西0~19岁儿童青少年年均伤害死亡率为17.70/10万,占死亡总数的34.93%,是该年龄段第1位死因。伤害死亡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男性死亡率22.44/10万,女性死亡率12.04/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3.39,P<0.001)。溺水、道路交通事故、意外跌落、意外中毒和窒息为儿童青少年的前5位伤害死因,占伤害死亡总数的81.90%。首位伤害死因:0~岁组的为窒息,1~14岁组为溺水,15~19岁组为道路交通事故。结论 2014—2020年广西0~19岁儿童青少年伤害死...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的可能机制。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均采用多因素干预法制备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电针组大鼠进行电针刺激14天,空白组和模型组在治疗期间给予安静环境隔离,不予任何处置。干预结束后进行胃电节律的测定,免疫荧光法测定大鼠胃窦组织中Cajal间质细胞(ICCs)表达。结果空白组ICCs表达为(20.19±1.12)%,模型组为(5.32±0.97)%,电针组为(26.87±2.23)%。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胃电慢波主频率与主功率明显减小,ICCs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胃电慢波主频率与主功率明显增加,且ICCs表达明显增多(P0.05或P0.01)。结论电针能够显著地增加胃电慢波节律和胃窦组织中ICCs表达水平,从而影响胃肠运动,恢复胃肠道运动功能,这可能是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5.
甘银艳  黄玉满  韦小飞  毛玮  苏傲蕾 《广西医学》2022,44(16):1940-1944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全球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难题,防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最重要的环节是发挥“内因”作用,即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积极性。本文分析推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助推因素,提出开展社区患者自我管理小组跟踪评估、建立家庭医生团队激励机制、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智慧管理及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自我管理计划等思考,为构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健康管理框架、提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自我管理积极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目的比较观察不同地域的二倍体型卫氏并殖吸虫的生化特点。方法应用浓度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状电泳(CGPAGSE)和美国BioRedGelDoc2000凝胶成像分析系统对湖南、江西两地卫氏并殖吸虫成虫酯酶(EST)、苹果酸脱氢酶(MDH)、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和蛋白质(PT)进行检测。结果两地虫株的EST几乎一致,MDH、LDH的酶带数、相对迁移率接近一致,仅见酶带蛋白含量及等级区带存在一定差异;ALP的酶带数、相对迁移率稍有差异,而酶带蛋白含量及等级区带的差别较明显;PT的蛋白带数目、相对迁移率、等级区带基本一致,而区带蛋白含量存在较明显差别。结论湖南、江西两地二倍体型卫氏并殖吸虫的同工酶及蛋白质呈多态特征,提示存在型内分化及不同生物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7.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广泛应用于血液的HIV抗体筛查,然而筛查试验中经常会出现假阳性。因此,必须用可靠的方法对筛查阳性的样品进行确认。Innogenetics公司研发的INNO-LIAHIV Ⅰ/Ⅱ Score试剂利用条带免疫测定的方法,包被从HIV-1和HIV-2中提取的重组蛋白和合成肽链(包括HIV-10亚型),以确认人血清或血浆样本中是否存在HIV-1(包括O亚型)和HIV-2抗体。  相似文献   
28.
目的了解广西小学儿童二手烟暴露及相关致癌物质摄入情况,为进一步采取控烟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在广西南宁市选择3所小学开展调查。根据家长自述的儿童可能二手烟暴露情况分成A、 B、 C、 D组,每组50户。对各调查户中的在校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和尿液检测,分析体内可替宁、 4-(甲基亚硝胺)-1-(3-吡啶)-1-丁醇(NNAL)总量摄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205名儿童,尿液可替宁和NNAL总量浓度的中位数分别为1.50 ng/mL和0.005 pmol/mL,检出率分别为96.10%和62.93%。4组儿童中NNAL总量检出率差异有统计意义(X~2=8.68, P0.05),最高为B组(父亲或母亲吸烟但从不在家里吸烟,其他家庭成员也从不在家里吸烟),检出率为76.92%,最低为C组(父母亲及其他家庭成员均不吸烟,但儿童经常暴露在户外二手烟环境中),检出率为53.06%。4组儿童中可替宁和NNAL总量检出浓度平均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替宁检出浓度中位数B组最高,为2.20 ng/mL, NNAL总量检出浓度A组(父亲或母亲吸烟且经常在家里吸烟)最高,其浓度中位数为0.011 pmol/mL。农村儿童可替宁检出率高于城市儿童(X~2=9.27, P0.01),检出率为100.00%;农村儿童可替宁检出浓度略高于城市(P0.05),中位数为1.80 ng/mL。不同房屋性质的儿童NNAL总量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91, P0.01),其他类型住房的儿童检出率最高(100.00%);不同房屋性质的儿童中可替宁和NNAL总量检出浓度平均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调查儿童尿液可替宁、 NNAL总量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r=0.898, P0.001)。多重响应变量分析结果显示,各选项响应值位于0.98%~78.54%之间,在地点选项中可替宁和NNAL总量检出情况最多的选项均为学校。结论受调查的儿童大部分已暴露于二手烟环境中,应尽快出台公共场所禁烟措施,加快立法进程,加强民众的健康教育,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减少二手烟的危害。  相似文献   
29.
胡良平  王琪  毛玮  陶丽新 《中国骨伤》2009,22(4):324-326
任何一项实验研究通常都包括受试对象、实验因素和实验效应三个部分,故称其为实验设计三要素。医学实验的受试对象主要是人、动物和样品。进行实验研究,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要向受试对象施加干预措施,在统计学上称其为因素(如药物种类、手术方式或其他治疗手段等),通过对某些指标在不同受试对象身上的表现,得到所谓的实验结果,通过运用某些合适的统计学方法找到因素不同水平或不同因素作用条件下观测指标取值的变化规律性,从而达到了解和掌握人们关心的事物或现象的本质,以实现研究者最初的研究目的。  相似文献   
30.
广西基本消除疟疾策略和技术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广西疟疾流行规律,研究基本消除疟疾的策略和技术措施。方法建立疟疾防治管理体系,以自然村为单位划分疟区,分类防治。全面防治阶段,疟史率达到20%的村庄,采取现症病人根治,病灶村灭蚊,疟疾流行休止期和高峰前期全民根治,流行高峰期全民预防服药的综合措施。疟史率10%以上的村庄,采取现症病人根治,病灶村灭蚊,近两年内疟史者、脾肿大者、带虫者疟疾流行休止期和高峰前期抗复发治疗。其它病灶村,采取现症病人和病家周围人群根治,对象休止期抗复发治疗。疟疾监测阶段,采取现症病人和带虫者根治,该两者次年休止期抗复发治疗,活动性病灶点灭蚊处理。结果疟疾发病率从1954年296.7/万降至2000~-2008年0.009/万-0.09/万,居民疟原虫阳性率从1953~1958年7.1%~23.4%降至2000~2008年0.0003%~0.05%。到2008年,全区109个县(市、区)经卫生厅组织考核确认达到基本消除疟疾标准。结论研究采取的疟疾控制消除的策略和措施有效,至2008年广西基本消除疟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