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魏亚芬  殷萍  张宇  刘群 《中国急救医学》2008,28(11):1021-1023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浓度变化与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程度、斑块稳定性关系.方法 急性脑梗死患者共416例,经颈动脉彩超确诊的颈动脉内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增厚患者284例,非IMT增厚患者132例;284例IMT增厚患者根据颈动脉斑块状态分为管壁增厚组、硬斑块组、混合性斑块组和软斑块组;416例患者根据脑梗死病灶大小分为腔隙性脑梗死组、小面积脑梗死组和大面积脑梗死组.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中CRP浓度,统计学分析IMT增厚组与非IMT增厚组、稳定斑块组与不稳定斑块组、不同面积腩梗死组之间CRP浓度的差别.结果 IMT增厚组较非IMT增厚组CRP浓度增高;不稳定性斑块组较稳定性斑块组CRP浓度增高;随着脑梗死面积增加,CRP浓度亦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浓度与AS程度、斑块稳定性及脑梗死患者病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2.
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麻术毕时吸痰、拔管等刺激常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甚至脑血管意外。为防止副反应发生,目前多主张使用静脉催眠药、镇痛药及降压药物如艾司洛尔等,但这延长了麻醉恢复期,且增加治疗费用。本研究旨在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开胸患者术毕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评价其减轻应激反应的效果。  相似文献   
63.
丹参酮Ⅱa对缺氧缺血新生大鼠脑细胞内游离钙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 (TanⅡa)对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HIBD)脑细胞内游离钙 [(Ca2 + )i]的影响。【方法】利用HIBD动物模型 ,将 30只新生SD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 ,HIBD组和HIBD +TanⅡa组 ,于低氧处理之前予以 1μg/ gTanⅡa腹腔注射 ,低氧结束时取大鼠脑组织并分离左、右 (右侧为HIBD侧 )大脑半球脑组织制成单细胞悬液 ,以Fura 2标记、以荧光扫描仪测定并比较两侧大脑半球 [(Ca2 + )i]比值。【结果】HIBD +TanⅡa组HIBD侧与对侧大脑半球 [(Ca2 + )i]比值较HIBD组降低 2 4 .9% ,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TanⅡa可降低缺血缺氧损伤后极早期 [(Ca2 + )i]聚集。临床上丹参对HIE的治疗作用可能与TanⅡa该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4.
目的 调查育龄期妇科肿瘤患者化疗所致卵巢损伤的发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湖南省妇幼保健院2015年1月至2022年6月就诊的210例育龄期妇科肿瘤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卵巢损伤分为损伤组(n=64)、未损伤组(n=146)。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分析卵巢损伤发生的影响因素,并构建Logistic预测模型。结果 化疗所致卵巢损伤发生率为30.48%;年龄、吸烟史、环磷酰胺辅助化疗、化疗周期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是育龄期妇科肿瘤患者化疗所致卵巢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影响因素构建Logistic预测模型为:Logit(P)=-12.315+0.927×年龄+1.198×PSQI评分+1.633×吸烟史+1.051×SDS评分+1.442×SAS评分+1.802×环磷酰胺辅助化疗+1.705×化疗周期;该模型预测卵巢损伤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1,预测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8.96%、91.23%。结论 育龄期妇科肿瘤患者化疗所致卵巢损伤发生率为30.48%,年龄、吸烟史、环...  相似文献   
65.
目的 观察脑出血后不同时间出血灶周凋亡细胞、Caspase-3、Bcl-2的表达.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和脑出血组,大鼠尾壳核区注入自体非抗凝动脉血建立脑出血模型,采用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术后不同时间点Caspase-3和Bcl-2的动态变化.结果 脑出血组大鼠出血灶周凋亡细胞及Caspase-3、Bcl-2的表达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强(p〈0.01).结论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神经细胞损伤有凋亡机制参与,且与Caspase-3和Bcl-2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全甲状腺切除术后病情观察和治疗低钙血症中的应用实践.方法:对32例全甲状腺切除术后病人应用循证护理,检索相关文献并结合临床经验及病人的病情选择最佳护理证据,制定护理方案.结果:本组32例病人中,无症状性低钙血症25例,有症状性低钙血症7例,经处理后均痊愈出院,无永久性低钙血症发生.结论:全甲状腺切除术后病人实施循证护理,能及时发现低钙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7.
宫腔镜手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复合异丙酚的麻醉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和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异丙酚及异丙酚静脉麻醉在妇产科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宫腔镜手术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异丙酚组(P组)和异丙酚加右美托咪定组(PY组),各40例。观察并记录手术前(T0)、诱导后(T1)、扩宫时(T2)、清除肿物(或异物)时(B)、手术结束时(T4)的MAP、HR、SpO2,记录异丙酚的诱导时间、手术时间、清醒时间、有无肢体运动、有无呼吸暂停及苏醒后患者对镇静镇痛的评价及有无术后宫缩痛。结果PY组异丙酚诱导时间明显短于P组(P〈0.05),P组在T1、T2点MAP低于PY组(P〈0.05);不良反应观察结果显示:术中PY组患者肢体活动明显低于P组,分别为6例和16例(P〈0.05);呼吸暂停P组12例,多于PY组4例(P〈0.05);P组患者对镇静镇痛不满意例数8例,高于PY组1例(P〈0.05),P组有术后宫缩痛12例,多于PY组4例(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既能保证手术安全顺利地实施又能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术后宫缩痛.是宫腔镜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68.
殷萍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2):108-110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和咪达唑仑在小儿腹腔镜手术麻醉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70例行小儿腹腔镜手术患儿,均进行硬膜外麻醉,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咪达唑仑组(M组),比较两组在气腹前(T0)、气腹后10min(T1)、气腹后30rain(T2)、腹腔放气后5rain(T3)及腹腔放气后10min(T4)时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搏氧饱和度(SpO2)、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等的变化,以及躁动、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麻醉满意度等指标。结果两组各时间点的HR、SBP、DBP和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T1、T2、T3、T4时E和NE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T0时水平(P均〈0.05);D组T1、T2时E和NE水平均显著低于M组(P均〈0.05);D组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M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辅助麻醉具有对呼吸影响小、应激反应小等优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9.
殷萍 《哈尔滨医药》2012,32(2):140-141
目的 使用规范化指导语解除乳腺癌术后各种不良情绪.方法 采用随机取样法进行电话随访了解乳腺癌术后患者出院后的心理状况,针对同类性质或共同特征的5个方面问题,制定了一套规范化指导语并应用于电话随访.结果 实施规范化指导语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有利于护士对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时进行调控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结论 乳腺癌术后电话随访中应用规范化指导语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并且解决了护理人员沟通技巧不足的缺陷,提升了护士的专业形象[1].  相似文献   
70.
殷萍 《海峡药学》2012,24(3):164-165
目的 探讨地佐辛在预防硬膜外麻醉下阑尾手术内脏牵拉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拟行阑尾切除术的患者90例,年龄18~55岁,体重43~80Kg.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n=30),均采用硬膜外麻醉:对照组(Ⅰ组),于切皮前静注生理盐水(NS)2mL;芬氟合剂组(Ⅱ组),于切皮前静注芬氟合剂(芬太尼0.1mg/2mL,氟哌利多5mg/2mL) 2mL;地佐辛与咪唑安定组(Ⅲ组),采用地佐辛注射液0.1mg·kg-1及咪唑安定0.04mg·kg-1于切皮前静注.观察3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内脏牵拉反应情况及术中MAP、HR、RR、SpO2,手术结束时的清醒程度及手术后的遗忘情况评分.结果 预防阑尾手术内脏牵拉反应优良率:Ⅱ组、Ⅲ组与Ⅰ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Ⅲ组与Ⅰ组、Ⅱ组比明显减少,Ⅲ组患者对手术遗忘优于Ⅱ组和Ⅰ组.结论 地佐辛与咪唑安定能安全有效地预防阑尾手术内脏牵拉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