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2篇
  免费   217篇
  国内免费   170篇
耳鼻咽喉   78篇
儿科学   34篇
妇产科学   32篇
基础医学   149篇
口腔科学   95篇
临床医学   640篇
内科学   485篇
皮肤病学   35篇
神经病学   91篇
特种医学   229篇
外科学   241篇
综合类   1239篇
预防医学   583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492篇
  12篇
中国医学   437篇
肿瘤学   162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59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249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216篇
  2011年   231篇
  2010年   227篇
  2009年   221篇
  2008年   221篇
  2007年   215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190篇
  2004年   197篇
  2003年   195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164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134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6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4篇
  196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索木瓜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基于口服生物利用度(OB)及药物相似性(DL),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筛选木瓜的主要活性成分。运用GeneCards、OMIM数据库建立膝骨性关节炎靶标数据库。通过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活性成分-作用靶标-疾病\"可视化交互网络;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分析相关蛋白互作关系;对核心靶点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百科全书(KEGG)通路及基因本体(GO)生物过程富集分析。通过Discovery Studio软件对药物活性成分与疾病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筛选得到木瓜活性成分3个,涉及44个作用靶点。网络分析结果表明,靶点主要涉及调节细胞代谢、凋亡等生物学过程,通过调节细胞凋亡、肿瘤坏死因子(TNF)、p53、核转录因子-κB(NF-κB)、糖基化终末产物(AGE)及其受体(RAGE)等信号通路来发挥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木瓜活性成分与膝骨性关节炎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白细胞介素-6(IL-6)、雌激素受体1(ESR1)等靶点对接吻合度较好。结论:木瓜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具有多系统、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包括控制炎症,调控关节软骨代谢、生长和修复,促进细胞增殖、分化,抑制细胞凋亡和抵抗氧化应激等以达到控制疾病发生发展的目的;木瓜中槲皮素、白桦脂酸、表儿茶酸等活性成分可能是其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92.
赵一懿  殷海利  郭洪祝  傅欣彤  陈有根 《中草药》2020,51(14):3679-3685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中9种小分子有机酸类成分莽草酸、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原儿茶酸、6-羟基犬尿喹啉酸、对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肉桂酸、咖啡酸含量的方法,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比较不同厂家生产的银杏叶提取物间质量差异。方法采用Inertsil ODS-3 C_(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4%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波长切换测定(220 nm检测莽草酸、儿茶素、表儿茶素,254 nm检测没食子酸、原儿茶酸、6-羟基犬尿喹啉酸、对羟基苯甲酸,310 nm检测对羟基肉桂酸、咖啡酸),柱温40℃。结果不同厂家生产的银杏叶提取物中有机酸总含量有差异,厂家内部样品中各有机酸含量同样存在差异。经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分析,筛选出儿茶素、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及6-羟基犬尿喹啉酸为体现样品质量差异的特征成分,同时成分间具有内在相关性。结论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结果可靠,可用于银杏叶提取物中有机酸类成分的质量评价。筛选出的儿茶素、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及6-羟基犬尿喹啉酸是体现质量差异的特征成分,又是具有内在关联的共性成分,为提升银杏叶提取物整体质量控制能力提供了依据,同时表明银杏叶提取物的提取工艺并不统一,企业内部工艺的稳定性也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顺行静脉穿刺联合AngioJet血栓抽吸导管及髂静脉支架植入术一站式治疗血栓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6~2020-01入住该科确诊的血栓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患者16例,所有患者均在下腔静脉滤器的保护下采用超声引导下顺行穿刺左下肢腘静脉或小隐静脉建立通路,采用AngioJet血栓清除技术后置入溶栓导管,一期或二期植入髂静脉支架。结果16例血栓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中有11例患者选择左侧腘静脉穿刺,5例患者选择左侧小隐静脉穿刺,穿刺成功率为100.00%,平均抽吸量为(178.20±14.20)ml,技术成功率为100.00%,尿激酶用量为(150.59±60.92)万U。7例患者一期植入髂静脉支架,9例患者为溶栓后植入髂静脉支架,血栓清除率Ⅲ级患者13例,血栓清除率Ⅱ级患者3例。无致命性出血、症状性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顺行左下肢静脉穿刺联合AngioJet血栓抽吸导管及髂静脉支架可以为血栓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简化手术流程,提高手术成功率;同时可提高远期效果,降低远期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4.
纵观外科学发展历程,外科医师一直致力于寻找对患者创伤更小的手术方式,并希望获得更佳的手术效果以及临床预后。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相关临床研究成果的发现,结直肠癌的治疗方式也发生着变化,微创手术在结直肠癌治疗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从传统开腹到腹腔镜手术,再到机器人操作系统的应用,在安全及有效的根本原则下结直肠癌外科手术设备和器械越来越科技化、精准化,操作更灵活舒适,适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从经腹手术到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及经自然腔道标本取出手术,结直肠癌外科手术方式也正由\"微创\"向\"无创\"演变。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评价Shh/Gli1信号通路在异氟醚后处理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44只,6~8周龄,体重220~28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四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再灌注+异氟醚后处理组(ISO组)和环巴胺+缺血-再灌注+异氟醚后处理组(CYC组),每组11只。采用线栓法栓塞大脑中动脉90 min、再灌注24 h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ISO组大鼠在再灌注即刻吸入1.5%异氟醚。CYC组大鼠在缺血前30 min腹腔注射Shh/Gli1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环巴胺10 mg/kg。再灌注24 h后,所有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采用TTC法测定脑梗死体积,HE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TUNEL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细胞凋亡,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法测定Shh和Gli1蛋白含量。结果与S组比较,IR组、ISO组和CYC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升高,脑梗死体积明显增大,坏死和凋亡细胞明显增多,组织病理学损伤严重,Shh和Gli1蛋白含量明显增加(P<0.05)。与IR组比较,ISO组神经行为学评分和脑梗死体积明显降低,坏死和凋亡明显减少,组织病理学损伤明显减轻,Shh和Gli1蛋白含量明显增加(P<0.05)。与ISO组比较,CYC组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升高,脑梗死体积明显增大,坏死和凋亡细胞明显增多,组织病理学损伤明显加重,Shh和Gli1蛋白含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 Shh/Gli1信号通路激活参与了异氟醚后处理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过程。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肥胖患者椎管内麻醉后发生低血压的危险因素,评估肥胖相关指标预测椎管内麻醉后低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择期行椎管内麻醉手术肥胖患者228例,男115例,女113例,年龄18~70岁,BMI≥24 kg/m~2,ASAⅠ或Ⅱ级。根据患者椎管内麻醉后仰卧位10 min内是否发生低血压分为两组:低血压组和非低血压组,低血压定义为MAP下降幅度超过基线值的20%。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肥胖患者椎管内麻醉后发生低血压的危险因素,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肥胖相关测量指标对椎管内麻醉后低血压的预测效果及阈值。结果共有97例(42.5%)患者椎管内麻醉后发生低血压。其中血脂异常(OR=3.593,95%CI 1.974~6.541)和腹型肥胖(OR=1.980,95%CI 1.068~3.668)是肥胖患者椎管内麻醉后发生低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肥胖相关测量指标中,腰围对肥胖患者椎管内麻醉后低血压的预测效果最优,男性患者阈值为87.5 cm,敏感性92.9%,特异性81.4%。女性患者阈值为83.5 cm,敏感性89.6%,特异性93.8%。结论术前重视肥胖患者的血脂及腰围可以有助于预测椎管内麻醉后低血压。  相似文献   
997.
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输入风险评估与预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估广东省各市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输入风险,并进行短期风险预警。方法 获取截至2020年2月25日广东省21个地级市和其他各省报告病例数及百度迁徙指数,计算广东省各城市的累计疫情输入风险指数,对输入风险指数与病例报告数进行相关性分析以确定滞后时间,最后根据风险指数划分疫情输入风险等级。结果 广东省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 347例,90.0%的病例聚集在珠三角地区。广东省平均每天的疫情输入风险指数为44.03。在各市的输入风险来源中,湛江市的最大风险来自海南省,其他市均来自湖北省,广东省的相邻省份也有较大影响。广东省滞后4 d的疫情输入风险指数与每日新增病报告例数的相关性最高(r=0.73)。各市累计4 d的风险预警显示,未来4 d东莞、深圳、中山、广州、佛山和惠州市具有高输入风险,累计输入风险指数分别为38.85、21.59、11.67、11.25、6.19和5.92,最高风险仍来源于湖北省。结论 广东省外来人口较多的城市具有较高的疫情输入风险,湖北省和广东省的邻近省份是输入疫情的主要省份。  相似文献   
998.
目的:通过TIPE3 干扰质粒转染SW480 结肠癌细胞,验证干扰TIPE3 表达对SW480 结肠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构建TIPE3-shRNA-pSIREN-RetroQ 干扰质粒,通过脂质体转染法成功将干扰质粒导入SW480 细胞,通过RT-PCR、Western blot 检测重组质粒的干扰效率。应用CCK-8 方法检测SW480 细胞生存率。AnnexinV-FITC/ PI 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凋亡。使用Western blot 检测细胞增殖、凋亡相关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设计、构建和筛选具有生物活性且干扰效率最佳的TIPE3-shRNA-pSIREN-RetroQ 干扰质粒。CCK-8 检测证实干扰SW480 结肠癌细胞TIPE3 表达可以抑制细胞生长。流式结果显示,TIPE3-shRNA3 干扰组的凋亡率为(27.99±1.087)%,显著高于正常细胞组(12.10±2.213)% 及转染空载质粒组(11.44±0.277 0)%。证实了降低TIPE3 表达可以增加SW480 对aDR5ScFv 所诱导的细胞凋亡敏感性。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干扰TIPE3 表达可以活化caspase3 蛋白,降低p-AKT、p-PDK1、PCNA 等分子的表达。结论:干扰TIPE3 的表达对 SW480 结肠癌细胞具有促进凋亡,抑制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对HIV 感染者调节性T 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上B 、T 淋巴细胞衰减因子(B and T lymphocyte at-tenuator,BTLA)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探讨其在HIV 感染进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4 例感染在一年之内的HIV 早期感染者(Early HIV infected patients,EHI 组)、14 例感染超过一年的HIV 慢性感染者(CD4+ T 计数>200 cells/ μl,HIV 组)、6 例AIDS患者(CD4+ T 计数<200 cells/ μl,AIDS 组)和9 例健康人作为对照,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时期感染者及健康对照者Treg 细胞BTLA 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疾病进展及免疫活化的相关性。结果:随着HIV 疾病进展,EHI 组、HIV 组及AIDS 组Treg 细胞BTLA 表达水平依次升高,其中HIV 组与AIDS 组Treg 细胞BTLA 表达水平显著高于EHI 组(P<0.05 及P<0.01),AIDS 组Treg 细胞BTLA 的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P<0.05);Treg 细胞BTLA 表达水平与CD4+ T 淋巴细胞计数呈负相关(P<0.001),与病毒载量呈正相关(P<0.01);Treg 细胞BTLA 表达水平与活化CD4+ CD38+ T 淋巴细胞及CD4+ HLA-DR+ T 淋巴细胞呈正相关(P<0.001,P<0.001)。结论:HIV 感染者Treg 细胞BTLA 表达升高,与疾病进展显著相关,提示其可能通过加强Treg 细胞的抑制功能加速疾病进展,并为未来HIV 感染的干预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研究分析带股方肌蒂骨瓣移位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接受带股方肌蒂骨瓣移植手术的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参照世界骨循环研究学会分期标准将患者分为Ⅰ期、Ⅱ期、Ⅲ期3个分期,并分别研究对比3个分期疗效及安全性情况。 结果 3个不同分期的患者治疗后Harris评分均要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合速度呈明显的延长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者临床分期的加深,患者治疗的优良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不同分期患者并发症情况,结果无明显差异,证明带股方肌蒂骨瓣移植较为安全有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带股方肌蒂骨瓣移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患者恢复时间较快,是一种值得肯定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