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064 铜锌钙镁4种微量元素与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微量元素对血脂代谢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引发动脉粥样硬化.铜、锌、镁分别通过对脂质过氧化相关酶类的影响,及自身的抗氧化作用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而钙与脂质代谢紊乱互为因果,动脉硬化的形成过程就是钙盐矿物质的吸收和沉积过程.钙通过介导血小板聚集、平滑肌细胞增殖、胆固醇沉积等病理过程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且上述微量元素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不是独立的,而是共同存在、相互作用的.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纳米氧化铜连续作用于CHL细胞的毒性效应。方法:应用实时细胞分析仪(RTCA)对不同接种密度(1×105、5×104、2.5×104、1.25×104/mL)的CHL细胞进行140 h连续测定,绘制不同密度CHL细胞的生长曲线。继而对不同剂量(0、2、1、0.5、0.25、0.125、0.0625、0.0313 mg/mL)的纳米氧化铜作用于CHL细胞所产生的毒性效应进行实时监测,得到不同作用时间的IC50值,绘制连续时间点IC50变化的曲线,以判定纳米氧化铜作用于CHL细胞所产生的毒性效应。结果:4种不同密度CHL细胞接种后,细胞达到对数生长期的时间有所不同,其中5×104/mL密度最适合进行毒性效应试验。不同剂量纳米氧化铜染毒后,毒性作用起始时间为4~5 h,加入受试物后,前6 h的IC50值较高,且波动较大。从6 h以后,IC50值呈现明显下降,作用12、24、36、48 h的IC50值分别为0.1570、0.0511、0.0429和0.0168 mg/mL。结论:使用RTCA实时动态监测系统测定纳米材料的细胞毒性具有实用性。在纳米氧化铜对CHL细胞所产生毒性作用的进一步研究工作中,对染毒后4~18 h所产生的毒性作用进行研究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43.
目的以铜蓝蛋白(CP)作为大鼠铜摄入量的评价指标,针对不同铜摄入量大鼠血中脂蛋白脂酶(LPL)、肝脂酶(HL)及其与甘油三脂(TG)水平的关系,研究大鼠血中CP活力水平与脂蛋白代谢的关系。方法将56只Wistar大鼠以平均日摄入量(ADI)为基础随机分为7组(对照组,0ADI组,1/25ADI组,1/5ADI组,ADI组,5ADI组,25ADI组),0ADI~25ADI组饲以铜缺乏饲料,铜摄入量分别为0、0.032、0.16、0.8、4、20mg/kg,染毒30d。测定不同铜摄入量大鼠血清中CP、HL、LPL及TG水平,分析不同CP水平大鼠血清中LPL、HL与TG的相关性。结果铜摄入量低于日常摄入量时,大鼠血中CP水平≤20.442U/L,此时大鼠血清中HL活力低于正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CP水平达到30.279U/L时,各组大鼠血中HL活力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中TG水平与HL活力呈线性负相关(R2=0.941,P=0.001)。0ADI~1/5ADI组,LPL活力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血中CP活力为37.569U/L时,其LPL活力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DI组、5ADI组及25ADI组大鼠血中LPL活力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血中CP水平在15.912~37.569U/L范围内时,大鼠血中LPL活力随着CP水平的增加而下降。结论随着大鼠血中CP水平的升高,其HL活力与TG水平呈现线性负相关;而当CP水平为20.442~30.279U/L时,LPL活力与血中TG含量保持一致性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4.
董力  张明  段链  汤宁 《中国公共卫生》2005,21(7):816-817
目的为筛选快速、简便、灵敏的适用于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的载脂蛋白E(ApoE)基因分析的血样处理方法,对不同血样处理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建立本实验室ApoE基因分析体系.并对蒸馏水萃取法、血细胞裂解法、Tris—EDTA(TE)萃取法等血样处理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在蒸馏水萃取法、血细胞裂解法、TE萃取法中提取效率最高的是血细胞裂解法,蒸馏水萃取法次之,TE萃取法最低;在灵敏度方面,蒸馏水萃取法灵敏度最高;在血片干燥程度对PCR结果的影响中,只有彻底干燥24h后进行处理。才能获得清晰的PCR结果;在经济方面.本实验室体系可获得与使用进口试剂盒同样的检测效果,而进口试剂盒价格昂贵。结论蒸馏水萃取法非常适合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具备快速、简便、灵敏等优点。  相似文献   
45.
背景与目的:探讨铜缺乏状态下,大鼠血中铜浓度及铜锌比值(Cu/Zn)与脂质过氧化各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微量元素铜对大鼠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在铜缺乏状态下测定大鼠血中铜含量及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水平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6个实验组。对照组大鼠饲以正常饲料,实验组大鼠饲以缺铜饲料,同时灌胃给予不同剂量葡萄糖酸铜(Cu—G),各剂量实验组大鼠血中铜浓度呈现无规律波动,而Cu/Zn比值随着铜摄入量的增加呈递增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铜缺乏状态下,大鼠血中SOD活力水平低于正常水平,随着铜摄入量的增加,血中铜锌比值升高,SOD活力水平呈现上升趋势。铜缺乏时血中MDA含量升高,而随着铜摄入量的增加,即铜锌比值的升高,MDA含量有所下降,并保持在较低水平。血中铜锌比值的下降可能导致大鼠血中cAT活性水平的升高,但铜锌比值与CAT活性的相关关系呈非线性相关。铜缺乏及铜摄入量对大鼠血中GSH-pX无明显影响。结论:在研究微量元素铜的生理生化作用时,对铜锌比值(Cu/Zn)进行研究更具有实际意义。在铜缺乏状态下,大鼠血中SOD活性水平下降,同时血中MDA含量上升,而随着血中铜锌比值的升高,SOD活性呈上升趋势,MDA含量下降到较低水平。而铜摄入不足会使血中CAT的活性水平升高,对GSH-pX活性水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6.
目的在铜缺乏状态下,控制铜的摄入水平,探讨血中铜浓度及铜锌比值(Cu/Zn)与脂质过氧化各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微量元素铜对大鼠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在铜缺乏状态下测定血中铜含量及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水平及丙二醛(MDA)含量,进行铜对脂质过氧化影响的相关性研究。结果铜摄入不足时给予不同剂量葡萄糖酸铜(Cu-G),各剂量组大鼠血中铜浓度呈现无规律波动,而Cu/Zn比值随着铜摄入量的增加呈递升趋势,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铜缺乏状态下,大鼠血中SOD活性水平低于正常水平,随着铜摄入量的升高,即血中铜锌比值的升高,大鼠血中SOD活性水平呈现上升趋势。血中MDA含量随着铜摄入量的增加(即铜锌比值的升高)会有所下降,并保持在某一较低水平。血中铜锌比值的下降可能导致大鼠血中CAT活性水平下降,但铜锌比值与CAT活性的相关关系呈非线性相关。铜摄入量对大鼠血中GSH-Px无明显影响。结论在铜缺乏状态下,大鼠血中SOD活性下降,MDA含量上升;随着血中铜锌比值的升高,SOD活性呈上升趋势,同时血中MDA含量下降到较低水平。而铜摄入不足会使血中CAT的活性水平有所升高,对GSH-Px活性水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7.
48.
中药的应用历史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临床应用经验,相对于人工合成的化学药而言,多数中药具有作用缓和、毒性低的特点。但客观地讲,凡是药物都具有两重性,既可治疗疾病,又可产生不良反应。事实上,人们对中药毒性早有认识,早在一千多年前,《神农本草经》把所收录的365种药物,按无毒、有毒和毒性大小分为上、中、下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