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2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目的 评估儿童活体肝移植术后感染的临床特征,用以指导术后抗感染治疗方案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68例(男患儿36例和女患儿32例)实施活体肝移植术患儿的临床资料,讨论术后感染的发生情况及特点。结果 本组68例患儿中54例(79.4%)发生术后感染,感染细菌、真菌、病毒的患儿分别为39例(57.3%)、13例(19.1%)及44例(64.7%)。细菌、真菌感染部位均以呼吸道及腹腔为主,前者以革兰阴性菌(57.8%)多见,后者病原体包括念珠菌及卡氏肺孢子菌,二者感染大多发生于术后30天内[细菌感染10.0(4.5,20.0)天;真菌感染29.8±17.9天]。病毒感染以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 virus, CMV:43.0%)及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39.2%)最为常见。随访期间患儿存活61例,死亡7例,其中4例(57.1%)与感染直接相关。结论 儿童活体肝移植术后感染发生率、病死率高,严密监测和感染管理对改善活体肝移植患儿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通腑颗粒对肠缺血-再灌注(I/R)状态下实施早期肠内营养(EEN)时小肠耐受能力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杂种犬32只,夹闭肠系膜上动脉1h后恢复灌流造成肠I/R损伤,复流后4h实施EEN,将瑞代营养液(4 ml·kg~(-1)·h~(-1))经肠黏膜张力计管持续滴注3h直至动物出现肠道不能耐受症状时停止,间隔6h后再次实施EEN,直至动物肠道能够耐受为止。动物随机分成单纯EEN组(EEN级)、单纯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再灌注后EEN组(I/R EEN组),I/R EEN 通腑颗粒组(I/R EEN TF组),每组8只。检测小肠黏膜PCO_2(PiCO_2)、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以及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肠I/R后各组PiCO_2和血浆DAO均较单纯EEN组显著升高,并有明显的肠黏膜病理损害。肠I/R EEN组上述病变最重,肠道不能耐受发生率(87.5%)显著高于EEN组(O)和I/R组(12.5%)。通腑颗粒治疗组小肠功能指标的变化显著轻于I/R EEN组,表现为肠PiCO_2和血浆DAO活性明显降低,肠组织病理损害减轻。结论:通腑颗粒能显著改善肠组织灌流及功能指标,减轻肠黏膜的病理损害,提高犬I/R时小肠对早期肠内营养的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分析细菌性肝脓肿(PLA)患者的临床特征,确定PLA导致脓毒症的危险因素以及早期诊断的化验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诊断为细菌性肝脓肿住院患者(131例)的临床资料。将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分为脓毒症组(45例)与非脓毒症组(86例)。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明确PLA导致脓毒症的危险因素。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入院时血中性粒细胞比值、肌酐、葡萄糖对细菌性肝脓肿进展为脓毒症的诊断价值。结果 脓毒症组的男性及出现寒战症状的比例更高,且入院时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肌酐、葡萄糖水平高于非脓毒症组,而血小板、钠、二氧化碳水平低于非脓毒症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入院时较高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肌酐、葡萄糖为细菌性肝脓肿引起脓毒症的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示入院时血中性粒细胞比值、肌酐对于PLA进展为脓毒症的诊断价值较好。AUC值分别为0.81...  相似文献   
104.
摘要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在ICU住院并且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送检标本检出病原菌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统计期内共分离医院感染病原菌278株,居前5位的为鲍曼不动杆菌24.46%、铜绿假单胞菌15.47%、肺炎克雷伯菌12.95%、屎肠球菌7.19%和金黄色葡萄球菌8.63%。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耐药,主要革兰阴性菌耐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结论 该院ICU医院感染患者分离病原菌耐药率较高,应进一步加强监测,完善耐药菌监测预防流程,针对性指导临床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5.
急性肾损伤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急性肾损伤(AKI)是由各种原因导致肾脏结构或功能变化引起的肾功能突然(<48 h)下降,表现为血肌酐(SCr)绝对值增加≥26.4 μmol/L(≥0.3 mg/dl)或≥50%(达到基线值的1.5倍),或尿量<0.5 ml·kg-1·h-1持续超过6 h[1]. 在最近一项多个国家关于30 000例AKI患者的研究中,AKI的发生率为5.6%,病死率为60.3%[2].近年来AKI发病率及与AKI相关病死率增加已经在大量不同临床表现中被证实[3-12],病因有造影剂肾病[13]、心肺分流术[14-19]、机械通气[20],最常见的是脓毒症[21-22].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究体外炎症状态下,黄芪甲苷对单核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和NF-κB及主要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以脂多糖(LPS)刺激体外培养的大鼠单个核细胞以建立体外炎症模型;按照黄芪甲苷95%有效量(ED95)干预炎症状态下的单核细胞,实验分为6组:①正常单核细胞对照组(NC);②黄芪甲苷对照组(AS);③脂多糖对照组(LPS);④糖皮质激素实验组(LPS+Dex);⑤黄芪甲苷实验组Ⅰ(LPS+As);⑥黄芪甲苷实验组Ⅱ(LPS+As+Dex)。用反转录PCR(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糖皮质激素受体(GR)、核因子κB(NF-κB)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结果:①LPS刺激后GRαmRNA表达量有所下降,加激素组与单纯LPS刺激比较无明显差异,黄芪甲苷可使GRαmRNA表达量表达显著增加;②LPS刺激后GRβmRNA表达显著增加,加激素或黄芪甲苷后与单纯LPS刺激比较均无明显差异;③LPS刺激后NF-κBmRNA表达显著增加,加激素或黄芪甲苷后与单纯LPS刺激比较均无明显差异;④LPS刺激后TNF-αmRNA表达增加,地塞米松能抑制其表达,单用黄芪甲苷对其表达也具有抑制作用,联合激素和黄芪甲苷对其抑制作用更明显。结论:黄芪甲苷能显著增加GRα的表达,与地塞米松联合能显著抑制细胞因子TNF-α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ICU)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04年7月至2004年12月入住ICU的73例老年患者的痰标本进行细菌学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发病率高,广谱抗生素使用是细菌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73例老年患者中35例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共分离出菌株71株,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氨酶(ESBLs)菌株15株。下呼吸道中最常见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表皮葡萄球菌、真菌。在71株病原菌中,G-杆菌占46.5%,G+菌占35.2%,真菌占18.3%。结论ICU内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病原菌显示多重耐药。G-杆菌对亚胺培南敏感性较好,而G+菌对万古霉素有较高的敏感性,白色念株菌对大扶康的敏感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8.
ICU病房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经验性选择抗生素提供必要的细菌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4年7月~2004年12月入住ICU患者的痰、血、尿、中心静脉穿刺针顶端及局部引流物进行细菌学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102例患者中73例发生感染,共分离出菌株141株,其中产ESBL菌株18株。感染部位最多为下呼吸道,其次泌尿系。下呼吸道中最常见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泌尿系中常见病原菌为真菌,其次为大肠杆菌。在141株细菌中,G^-杆菌占39、7%,G^+菌占37.6%,真菌占22、7%。亚胺培南对G^-杆菌的敏感性较好,万古霉素对G^+球菌的敏感性较好,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及葡萄菌产生。结论 ICU内感染的病原菌主要存在于下呼吸道,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病原菌显示多重耐药。亚胺培南对G^-杆菌敏感性较好,而万古霉素对G^+菌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9.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原庆  虞燕波  段美丽  李昂 《北京医学》2006,28(10):625-627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reatment.CRRT)是指所有能连续性地清除溶质、对脏器功能起替代和支持作用的各种血液净化技术。CRRT于1977年首次被用于临床.用于治疗对利尿剂无反应的液体超负荷的。肾衰竭患者。由于CRRT与传统的间歇性血液透析相比具有一定的优点.因此.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近年来,肾病医师和各科医师相互合作.对CRRT的临床应用研究不断深入.CRRT已开始真正体现血液净化的价值。现就CRRT在临床上的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0.
治疗药物监测(TDM)以药代动力学(PK)为基础,研究药物在体内的过程,是临床个体化用药的重要手段,以得到最优药效动力学(PD)结果。危重患者由于特殊的病理生理状态,治疗过程中药物浓度自身及个体间差异明显,治疗剂量不足或药物毒性的风险增加。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广泛应用于危重症患者抗感染治疗,结合PK/PD参数,采用TDM指导临床治疗十分必要,但目前临床实施仍不规范,有效性存在争议。本文就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TDM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