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65篇
  免费   837篇
  国内免费   482篇
耳鼻咽喉   52篇
儿科学   127篇
妇产科学   97篇
基础医学   733篇
口腔科学   283篇
临床医学   2518篇
内科学   1259篇
皮肤病学   257篇
神经病学   284篇
特种医学   526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648篇
综合类   4561篇
预防医学   1773篇
眼科学   142篇
药学   1844篇
  35篇
中国医学   1838篇
肿瘤学   299篇
  2024年   235篇
  2023年   397篇
  2022年   449篇
  2021年   566篇
  2020年   485篇
  2019年   412篇
  2018年   444篇
  2017年   294篇
  2016年   303篇
  2015年   346篇
  2014年   818篇
  2013年   708篇
  2012年   826篇
  2011年   940篇
  2010年   896篇
  2009年   880篇
  2008年   805篇
  2007年   774篇
  2006年   762篇
  2005年   705篇
  2004年   657篇
  2003年   550篇
  2002年   490篇
  2001年   429篇
  2000年   464篇
  1999年   364篇
  1998年   335篇
  1997年   334篇
  1996年   305篇
  1995年   252篇
  1994年   237篇
  1993年   185篇
  1992年   134篇
  1991年   124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81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8篇
  1976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对对危重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预防褥疮效果.方法:2006年1月-2011年6月褥疮危险因素评估表总分≤15分褥疮高危患者40例作为护理对象,进行护理评估、常规处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减轻受压部位皮肤的压力剪切力和摩擦力、保护皮肤、促进血液循环、保证足够的营养.结果:经过多项预防措施,其中38例未发生褥疮,另2例因疾病特殊发生了难免褥疮,1例患糖尿病,l例并发肋骨、颈椎骨折禁止翻身3天后发生骶尾、髋部浅度溃疡,经积极诊治护理于l4天疮面干燥.结论:通过危重病患者的皮肤进行有效预防可以减少褥疮的发生,改善褥疮治疗的效益成本比,使褥疮护理走向制度化、程序化、科学化,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92.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1]引起的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反应性疾病[2],相当于中医文献中的浸淫疮、四弯风等。其特点为皮损多型性,局限或弥漫分布,多对称性发作,瘙痒剧烈,反复发作。笔者分析了74例运用中医药辨证治疗此病的患者,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运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寻找血浆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分析其与慢性乙肝中医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证候的对应关系,初步探索出慢性乙肝中医虚证的蛋白质组学规律,为中医临床辨识慢性乙肝虚证提供可供参考的客观化指标.方法 通过双向凝胶电泳,获得血浆蛋白质( 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2-DE)图谱,经质谱分析鉴定出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 ①各组血浆蛋白2-DE图谱经ImageMaster 2D Platinum V5.0软件分析,各组均可获得重复性稳定的蛋白点450±100个.②归纳总结图谱发现,慢性乙肝中医二虚证与正常人相比存在明显的规律性差异,表现为蛋白点3、8、9(分别为APO -A2、Haptoglobin HP)表达量均明显下降.经质谱分析鉴定得出:蛋白点3为载脂蛋白A2( Apo-A2),蛋白点8、9为结合珠蛋白.结论 ①成功建立起慢性乙肝血浆蛋白质组2-DE图谱.②归纳总结慢性乙肝中医二虚证APO-A2、HP表达量均明显下降,提示慢性乙肝中医二虚证具有相同的蛋白质变化规律,推测这些相同的蛋白质变化可能与慢性乙肝各中医虚型证型的形成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994.
住院病人欠费管理,是医院住院收入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各种承包经营责任制在医院中普遍实施,人们也愈来愈重视对住院病人欠费问题的管理和研究。为此,我  相似文献   
995.
我们对湖北某铝厂氟作业工人的一些免疫指标进行了检测,以探讨氟化物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和早期发现氟对暴露工人的影响与损害,为预防工业性氟病提供依据。对象与方法一、对象1.接氟组:铝电解车间工人38名,全系男性,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分析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表现以及诊治中存在问题。方法收集2003年3月-2010年12月在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实验室确诊的疟疾病例,并收集患者曾在外院门诊或住院病历和实验室检查的相关资料;对确诊的疟疾病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给予规范治疗。结果 66例输入性疟疾病人,其中男性57例,女性9例。年龄6~58岁,平均年龄34.9岁。农民占68.2%,工程技术人员、学生、商贸等职业占31.8%。间日疟占71.2%,恶性疟占24.2%,恶性疟、间日疟混合感染占4.6%。外省输入性病例占39.7%,非洲和东南亚国家输入性病例60.3%。本省居民占86.4%,外省居民占12.1%,外国居民占1.5%。本省居民外省感染16例(24.2%),本省居民国外感染42例(63.6%),外省居民外省感染7例(10.6%),外国居民国外感染1例(1.5%)。发病距确诊时间最短者为3d,最长者240 d,平均22.3 d。曾在外院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伤寒、败血症感冒等20种疾病。结论输入性疟疾误诊、漏诊较为普遍,应加强临床医生对疟疾诊断、治疗和疟原虫镜检技术的培训,提高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997.
以栽培奇楠沉香“糖结”叶片为材料,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取其叶绿体基因组,并结合NCBI下载的12个沉香属叶绿体基因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明确其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栽培奇楠沉香“糖结”的叶绿体基因组序列长度为174 909 bp,GC量为36.7%,共注释基因136个,其中蛋白质编码基因为90个、tRNA为38个、rRNA为8个。重复序列分析共检测得到80个SSR和124个长重复序列,其中,SSR大部分由A和T碱基重复组成。密码子偏好性分析结果表明AUU是使用次数最多的密码子,密码子倾向使用A和U结尾。沉香属叶绿体基因组比较分析显示,IR区边界相对保守,共获得5个高变异区域:trnD-trnY、trnT-trnL、trnF-ndhJ、petA-cemA、rpl32,可作为潜在的沉香属特异性DNA条形码。选择压力分析结果表明rbcL、rps11、rpl32基因参与正向选择。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栽培奇楠沉香“糖结”和白木香聚为一支(支持率100%),支持国产奇楠沉香种质基原植物为白木香。该研究得到的叶绿体基因组数据可为栽培奇楠沉香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和沉香属分子鉴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8.
1 977年 7月— 2 0 0 1年 1 0月我科收治糖尿病尿路真菌感染患者 42例并应用国产大蒜液治疗 ,取得了一定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42例均为糖尿病并尿路真菌感染患者 ,其中女 2 4例 ,男 1 8例 ;年龄 3 6~ 74岁 ,平均 5 5岁 ;病原菌为白色念珠菌者 2 6例 ,曲霉菌者 1 0例 ,酵母样菌者 8例。1 2 治疗方法 :大蒜液 [昆明成都军区制药厂生产批号(970 3 6)每支 1 0mL]40mL加入 5 %葡萄糖 5 0 0mL中并胰岛素 6U静脉滴注 ,每日 1次 ,用药 1 4~ 2 0d ,平均1 7d。小苏打 1 g口服每日 3次与抗真菌药同时使用。2…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热敏灸治疗面瘫急性期患者,分析疗效和护理配合。方法2019年4月~2020年4月,抽取威海市中医院56例面瘫急性期患者入组,所有患者都接受热敏灸治疗,随机数表法分常规组(n=28)和实验组(n=28)。基础性护理给予常规组,优质护理给予实验组。观察治疗有效率和患者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生活质量较高(P<0.05)。结论对于面瘫急性期患者,热敏灸治疗的同时,配合灸疗护理、口腔护理、情志护理等优质护理方式,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及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消渴灵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宏妮  段英春 《新中医》1994,26(1):26-27,25
应用纯中药制剂消渴灵治疗Ⅱ型糖尿病64例,并随机设立玉泉丸对照组18例,降对照组23例,结果消渴灵组治愈32例,好转24便,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7.5%。治疗后的血糖,血脂,球结膜微循环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玉泉丸组治愈5例,好转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66.7%,与治疗组比较有显著差异。优降糖组治愈9例,好转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7%,与治疗组比较无差异。动物实验表明:本方对实验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