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8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74篇
综合类   7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8篇
肿瘤学   15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血管粘附分子-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乳腺癌瘤体中血管粘附分子 (vascularcelladhesionmolecule 1,VCAM 1)和外周血血清中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vascularcelladhesionmolecule 1,VCAM 1)的表达对乳腺癌血管生长和转移的影响。方法应用半定量RT PCR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 6 3例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 2 0例良性乳房纤维瘤标本中的VCAM 1的表达 ,并进行微血管密度 (microvesseldensity ,MVD)免疫组化测定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外周血中sVCAM 1的含量。结果 6 3例乳腺癌患者中 37例有VCAM 1mRNA表达 ,邻近正常乳腺组织有 5例表达 ,2 0例乳房纤维瘤标本有 2例表达 ,乳腺癌组织中VCAM 1表达率高于邻近正常组织和乳房纤维瘤组织 (χ2 =4 3,P <0 0 5 )。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VCAM 1阳性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 (χ2 =19 98,P <0 0 5 )。VCAM 1表达阳性的组织MVD显著高于阴性组织 (t=2 95 ,P <0 0 5 )。乳腺癌手术后患者血清中sVCAM 1的浓度显著下降 (t=2 3,P <0 0 5 )。血清中sVCAM 1的浓度与癌体中VCAM 1mRNA的表达强度相关 (r =0 85 ,P <0 0 5 )。结论VCAM 1mRNA表达与乳腺癌血管生成、癌细胞转移有关。sV CAM 1浓度可作为乳腺癌肿瘤负荷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2.
采用异硫蓝和美蓝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比较采用1%异硫蓝(1%isosulfan blue,IB)和美蓝(methylene blue,MB)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的成功率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86例T1、T2乳腺癌患,按注射染料类型不同随机分为IB组和MB组。全身麻醉后,取1%IB 5ml或MB 3ml随机注入乳晕周围,注射后5min取腋窝切口长5cm,尽量在无血操作下切开腋筋膜仔细解剖,沿蓝色的淋巴管寻找着色的淋巴结即前哨淋巴结(SLN),然后行SLNB,再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并将全部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 IB组44例检出SLN41例(93.18%),SLNB的灵敏度为92.31%(12/13),准确率为90.91%(40/44),假阴性率为7.69%(1/13),假阳性率为0。MB组42例检出SLN 40例(95.24%),SLNB的灵敏度为91.67%(11/12),准确率为92.86%(39/42),假阴性率为8.33%(1/12),假阳性率为0。两组间差异无显性(P>0.05)。所有患未发现与IB和MB相关的过敏反应和术中血压改变等毒副作用。结论 采用MB行乳腺癌SLNB的准确率和灵敏度与选择1%IB相当,而MB费用低廉,更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黑色素瘤相关抗原基因A3(MAGE~A3)抗原肽负载树突状细胞(D(X),在乳腺癌动物模型免疫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MAGE-A3抗原肽负载树突状细胞,过继免疫治疗乳腺癌的小鼠模型,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抗原负载的DCs治疗组的生存率(100%)、抑瘤率(76.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肿瘤转移率(22.2%)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组的小鼠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结论MAGE-A3抗原肽负载IX2s疫苗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4.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甲状腺切除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甲状腺切除范围在外科界一直争论不断.由于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预后较好,恰当治疗后生存期长,因此很难组织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国际上一些指南多在回顾性分析的基础上产生,因此存在学派的分歧,国内还交织着一些基层医院的治疗不规范,影响着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5.
p15、p16对人胆管癌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抑癌基因p15、p16对人胆管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 将抑癌基因p15、p16的cDNA构建到真核表达的质粒载体pcDNA3-neo中形成p15真核表达质粒pcDNA3 p15及p16真核表达质粒pcDNA3 p16。通过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pcDNA3 p15,pcDNA3 p16质粒分别转染人胆管癌细胞系QBC939,获得稳定高表达p15或p16的人胆管癌细胞模型。用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光度术测定细胞生长周期。结果 p15、p16高表达的人胆管癌细胞QBC939的增殖受到抑制,p15、p16均明显阻遏细胞由G1期向S期的转换。结论 抑癌基因p15、p16均参与了细胞周期的阻抑作用。  相似文献   
66.
局部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甲状腺癌有0.9%~22%直接侵犯周围组织,其中多数是分化型癌肿。侵犯超过4个颈部淋巴结组织者预后不佳。分化型甲状腺癌侵犯周围组织时,其基本治疗原则是尽可能切除病变组织,保持颈部结构的完整性,若切缘阴性,则预后较好,且有利于术后放射性碘治疗。手术范围取  相似文献   
67.
前哨淋巴结的定义是引流肿瘤部位区域淋巴系统的第一枚淋巴结,将其显示后切除活检,以判断区域淋巴结有无转移。即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Cabanas于1977年首先用于阴茎癌100例,提出若前哨淋巴结阴性可免于淋巴结清扫。随后,Morton将其用于黑色素瘤的处理。  相似文献   
68.
单侧探查治疗甲状旁腺腺瘤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约85%以上的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是由甲状旁腺腺瘤引起.手木是治疗该病的首选方案.但术式是采用单侧还是双侧探查存在争议。自1966~1997年3月我科治疗甲状旁腺腺瘤21例.其中单侧探查16例(76.20%).取得满意疗效.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6例单侧探查患者男4例.女12例,男女比例1:3。年龄11~56岁.平均34.6岁、从出现症状到明确诊断2个月~11年.平均28个月。16例中.血钙升高13例(高于2.78mmol/L).2例正常值高界(2.7~2.78mmol/L),1例始终正常(低于2.65mmol/L)。氰/磷比值均大于33。6例检测血甲状旁腺素…  相似文献   
69.
目的 通过构建稳定高表达抑癌基因 p15的人胆管癌细胞模型 ,研究p15对胆管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方法 将抑癌基因p15的cDNA构建到高效真核表达的质粒载体 pcDNA3 neo中的EcoRⅠ /XbaⅠ位点 ,构建成p15真核表达质粒 pcD NA3 p15 ;通过脂质体法将pcDNA3 p15质粒转染人胆管癌细胞系QBC93 9,经G 418筛选 ,获得稳定高表达 p15的人胆管癌细胞模型及相应的表达空载体的对照细胞模型 ,并经Western分子杂交分析证实。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p15高表达的人胆管癌细胞QBC93 9的增殖受到明显抑制 ;流式细胞光度术表明 p15同时阻遏细胞由G1 期向S期及G2 期向M期的转换。结论 Western免疫印迹分析结果表明 ,癌基因c myc的蛋白水平表达下降可能是p15抑制细胞增殖的分子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70.
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断与治疗(附46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近年来随着影像学筛选的广泛应用,其检出率明显增加。作者2000年6月-2007年6月共收治46例DCIS病例,现对其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与预后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