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8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74篇
综合类   7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8篇
肿瘤学   15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总结颈动脉体瘤5例,其中4例行颈动脉体瘤切除术,无1例死亡。诊治体会:①颈动脉三角区搏动性肿块,垂直方向固定,水平方向可移动,应考虑本病可能;②颈动脉造影在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③一旦确诊应早期手术;④术前颈动脉压迫是减少脑部并发症的关键;⑤颈动脉是否切除可根据术中肿瘤的大小、位置和性质而定  相似文献   
52.
武正炎  孔德和 《江苏医药》1993,19(4):184-186
报道乳癌相关性多形上皮粘蛋白单克隆抗体(McAb)的研制及自制McAb PEM-4与进口McAb E_(29)的免疫组化对比研究。初步研究表明McAb PEM-4对上皮源性肿瘤的鉴定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试剂,可替代进口试剂E_(29)用于免疫组化研究。  相似文献   
53.
血管粘附分子-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乳腺癌瘤体中血管粘附分子 (vascularcelladhesionmolecule 1,VCAM 1)和外周血血清中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vascularcelladhesionmolecule 1,VCAM 1)的表达对乳腺癌血管生长和转移的影响。方法应用半定量RT PCR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 6 3例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 2 0例良性乳房纤维瘤标本中的VCAM 1的表达 ,并进行微血管密度 (microvesseldensity ,MVD)免疫组化测定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外周血中sVCAM 1的含量。结果 6 3例乳腺癌患者中 37例有VCAM 1mRNA表达 ,邻近正常乳腺组织有 5例表达 ,2 0例乳房纤维瘤标本有 2例表达 ,乳腺癌组织中VCAM 1表达率高于邻近正常组织和乳房纤维瘤组织 (χ2 =4 3,P <0 0 5 )。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VCAM 1阳性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 (χ2 =19 98,P <0 0 5 )。VCAM 1表达阳性的组织MVD显著高于阴性组织 (t=2 95 ,P <0 0 5 )。乳腺癌手术后患者血清中sVCAM 1的浓度显著下降 (t=2 3,P <0 0 5 )。血清中sVCAM 1的浓度与癌体中VCAM 1mRNA的表达强度相关 (r =0 85 ,P <0 0 5 )。结论VCAM 1mRNA表达与乳腺癌血管生成、癌细胞转移有关。sV CAM 1浓度可作为乳腺癌肿瘤负荷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4.
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占妇女肿瘤的31%,全世界每年超过30万人死于此病,绝大多数是由转移复发引起。乳腺癌已被认为是一全身性疾病,即早期可发生肿瘤细胞的全身扩散。如何早期发现并判断其是否能形成转移灶,并据此采用有效治疗方法是制止肿瘤转移的关键。传统方法通过对腋淋巴结的病理检查来判定是否发生癌转移,但约40%腋淋巴结阳性妇女生存期超过10年;相反,25%~30%腋淋巴结阴性妇女却出现复发、转移。大量证据表明,原发肿瘤的早期阶段可有恶性肿瘤细胞脱落到循环系统。在没有发现远处转移的病例中,约30%病例有骨髓微…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乳腺癌规范性保乳手术的术式与其临床预后。方法:41例乳腺癌,Ⅰ期17例,Ⅱ期23例,Ⅲ期1例,均行规范性保乳手术,术后辅以化疗、放疗、内分泌调节等综合治疗,随访6~27个月,中位随访20个月。结果:至目前为止,尚无1例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患者自我形象满意。结论:规范性的保乳手术与局部复发率的控制、理想的美容效果及长期生存率的提高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6.
在我国老一辈外科专家裘法祖、黄芺庭、杜如昱、朱预、张嘉庆、吴在德等教授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2001年在上海召开的全国普外科学术交流会期间,成立了中华外科分会内分泌乳腺外科学组。中华外科杂志社于2003年4月在南京召开了内分泌乳腺外科学术会议,取得很好的效果。现结合会议交流的情况,对甲状腺外科的现状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与治疗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甲状腺切除范围及常规颈淋巴结清扫与否一直有争论。由于分化型甲状腺癌发展缓慢,病人手术后大部分能长期生存,因而难以组织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专家们从…  相似文献   
57.
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包括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PTC)和滤泡状癌(follicularthyroid cancer,FTC),其病程发展缓慢,手术后大多数患者能长期存活,难以组织多中心、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医师往往从各自的临床实践回顾性分析中得出各自的结论,因而对甲状腺切除范围、是否常规行颈淋巴清扫一直有争论.  相似文献   
58.
补体的激活是超急性排斥的中心环节,为了研究经典及旁路途径在这种排斥中的作用,本研究建立了体外超急性排斥模型.选择猪血管内皮细胞为靶,人血清为天然抗体和补体源,用四唑盐法(methyl thagolyl tetragoliam,MTT)行补体依赖的细胞毒反应(complement-dependent cytotoxicity,CDC).人血清能溶解58±5%的猪血管内皮细胞.加入EGTA阻断经典途径后人血清的溶细胞率降为51±3%(P<0.01).同样Clq缺乏的人血清仅溶解37±7%猪血管内皮细胞(P<0.001).人血清50℃加热20min,阻断旁路途径后,其溶细胞率降为42±5%(P<0.001).B因子缺乏的人血清(阻断旁路途径)仅溶42±10%的猪血管内皮细胞(P<0.001)同种猪血清及加热灭活补体的人血清不溶猪血管内皮细胞.将经典途径及旁路途径缺陷的人血清等体积混合,血清的细胞毒作用恢复正常.同样,Clq缺乏人血清和B因子缺乏人血清分别加入Clq和B因子后,血清细胞毒作用亦恢复正常.在这一体外异种超急性排斥模型中,补体经典和旁路两条途径均参与超急性排斥反应.提示抑制猪/人之间的超急性排斥应考虑补体两条途径均激活的问题.  相似文献   
59.
本文报告我院自1963年至1986年底手术治疗胰岛素瘤18例的经验,介绍了美兰染色及术中血糖监控的方法,提出美兰染色对寻找肿瘤有帮助,术中血糖监控有益于判断肿瘤是否完全切除。  相似文献   
60.
表皮生长因子对ER阴性乳腺癌细胞株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表皮生长因子 (epidermalgrowthfactor,EGF)对雌激素受体 (ER)阴性乳腺癌细胞株MDA MB 4 35S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采用Westernblot检测MDA MB 4 35S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 )的表达 ,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EGF促cyclinD1 表达作用显著 ,蛋白激酶C抑制剂Go6 .976能抑制核转录因子κB(NF κB)的激活 ,并能抑制EGF的促cyclinD1 表达作用 ;EGF组G0/ G1 期 6 9 .36 %,S期 2 2 . 77%,细胞增殖指数 (PI) 0 . 31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加用Go6 976后 ,G0 /G1 期明显上升达 91. 5 4 %,S期比例降至 7. 81 %,PI0. 0 9,与EG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EGF促进MDA MB 4 35S的cyclinD1 表达 ,使肿瘤细胞进入DNA合成期。Go6 976可以抑制NF κB的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