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8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74篇
综合类   7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8篇
肿瘤学   15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趋化因子受体CCR7在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旬  甄林林  郑伟  王汉晋  王萱仪  武正炎 《医学争鸣》2006,27(13):1205-1207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CR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意义. 方法:应用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2例乳腺癌组织和10例乳腺纤维腺瘤中CCR7的表达. 结果:在乳腺癌组织中CCR7 mRNA表达42.9%, CCR7蛋白表达35.7%,在乳腺纤维腺瘤中仅有1例CCR7 mRNA表达. 无淋巴结转移者CCR7蛋白阳性表达率为11.1%(2/18),而有淋巴结转移阳性表达率为54.2%(13/24)(P<0.01);临床TNM分期Ⅰ,Ⅱ,Ⅲ期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39.1%,60.0%(P<0.01). 结论:CCR7可能是介导淋巴结转移和组织浸润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对内分泌治疗耐药的激素依赖性乳腺癌细胞的作用,探讨EGFR抑制剂的应用前景.方法:选择雌激素受体(ER)阳性的乳腺癌细胞MCF-7,建立三苯氧胺(TAM)耐药的乳腺癌细胞(T-MCF-7).研究EGFR抑制剂Tyrphostins AG1478对T-MCF-7细胞的作用,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进行细胞生长抑制试验,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方法分析EGFR及其信号通路的改变.结果:MCF-7细胞在持续给予TAM(10-7mol/L)处理6个月后获得耐药细胞T-MCF-7.与MCF-7细胞相比,T-MCF-7对AG1478的敏感性增高.AG1478可使T-MCF-7细胞周期阻滞,增殖指数下降,凋亡率增加;对T-MCF-7细胞的EGFR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蛋白水平无影响,但使其磷酸化-ERK1/2水平下降,降低了EGFR下游信号通路的活性水平.结论:激素依赖性乳腺癌细胞给予TAM长期处理后,更依赖于EGFR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EGFR抑制剂可抑制EGFR信号通路的活性,提高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3.
胰肾联合移植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胰肾联合移植(SPKT)大动物模型,进而应用于临床Ⅰ型糖尿病肾衰的病人。方法 选用杂种猪作SPKT的供受体,供体门静脉远端与左肾静脉吻合,近端及带腹腔、肠系膜上和左肾动脉的腹主动脉段分别与受体下腔静脉及肾以下腹主动脉端侧吻合,十二指肠吻合于膀胱,输尿管置管外引流,未作预防及抗排斥处理。此后取无心跳供体胰肾分别移植于Ⅰ型糖尿病肾衰患者的两侧髂窝,血管均分别吻合于两侧髂外动、静脉,输尿管及十二指肠吻合于膀胱左右侧。结果 13头移植猪中2头死于内环境紊乱及吻合口出血,其余11头平均存活(9.1±2.4)d。接受移植的病人胰肾功能恢复良好,已存活7个多月。结论 建立猪SPK模型是可行的,SPK对Ⅰ型糖尿病肾衰患者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04.
肖秀娣  赵远  陆莉  陈培勤  虞浩  徐雪松  武正炎 《江苏医药》2012,38(19):2308-2309
目的 探讨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局部复发的原因,力争局部复发事件减少到最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2月共86例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手术病例,手术均按照统一的步骤操作,定期随访患者全身及乳房局部情况.结果 86例乳腺癌患者(包括7例肿瘤>3 cm的病例),实施了保乳手术且接受定期随访,随访率100%.随访时间3个月-7年.3例患者出现患侧乳房局部复发.3例患者发生远处转移,带瘤生存.无死亡病例.结论 确定标本边缘无肿瘤是保乳手术降低局部复发的十分关键的步骤,外科医生应与病理科医师紧密合作.规范的后续综合治疗是降低局部复发事件的必须且非常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05.
树突状细胞(DCs)是功能强大的抗原递呈细胞,摄取抗原后,经淋巴管定向迁移进入淋巴结T细胞富集区,将抗原信息呈递给初始T细胞,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近年来发现DCs在体内该阶段迁移过程有一系列细胞因子和信号传导通路参与调控,其中CCR7及其配体CCL19和CCL21是最受关注的一组趋化因子。随着对调控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MAPK信号途径和NFκB途径也参与迁移调控,另有一些因素则对其产生负调节作用。掌握调控DCs迁入淋巴组织的机制,有助于体外培养DCs为基础的过继性抗肿瘤免疫治疗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6.
武正炎 《临床外科杂志》2004,12(10):585-586
甲状腺外科疾病并不少见 ,文献报告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约 3%~ 4 %。大多数是良性疾病 ,包括腺肿、结节、良性肿瘤。恶性肿瘤虽仅占全身恶性肿瘤1 %,但有时与良性疾病难以鉴别 ,漏诊或手术处理不当会造成不良后果。目前国内绝大多数三级综合医院尚未成立该专业 ,还有不少县市级  相似文献   
107.
甲状腺结节是常见病,女性患者4倍于男性,50岁以上者发病率为5%.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在增长,估计美国的发病率每年增加0.1%[1],每年约300 000例新发病例.以触诊为基础的发病率为3%~7%,以超声检查为基础的发病率为20%~76%,与尸检报告的发病率相似.甲状腺结节诊断的重要性在于排除甲状腺癌,因其中5%~15%的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癌.甲状腺癌的发病率<1%.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中期因子(midkine,MK)基因siRNA对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培养人乳腺癌Bcap-37、LCCI、MCF-7、MDA-MB-231、MDA-MB-435、MDA-MB-468及ZR75-1细胞株,以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MK基因mRNA表达;筛选出MK表达最高者.采用MK siRNA...  相似文献   
109.
钠碘转运体(The sodium-iodide symporter-NIS)定位于甲状腺滤泡细胞的基底外侧膜,将2个钠离子和1个碘离子同时转运人甲状腺细胞,从而形成甲状腺细胞内碘的浓聚.我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Quantitative PCR)方法测定人甲状腺乳头状癌及转移淋巴结组织中NIS mRNA的表达,探讨hNIS mRN-A和甲状腺乳头状癌及转移淋巴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0.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和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本文就国内七所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病例较集中的医院的诊治状况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自1965年至2005年间国内七所医院手术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730例,就其临床特征以及诊治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730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中有临床症状者652例(89.3%),无症状者78例(10.7%),99mTc-MIBI扫描阳性442例;双侧甲状旁腺探查术377例,常规颈横部切口单侧甲状旁腺探查204例,小切口单个腺体探查甲状旁腺瘤切除术143例,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单个腺体探查6例.腺瘤632例(86.6%),甲状旁腺增生58例(8.3%),甲状旁腺癌40例(5.5%).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20例患者持续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其余患者血钙降低或恢复正常.结论 手术前定位检查很有帮助;单侧甲状旁腺探查对甲状旁腺瘤是合适的手术方法;颈部小切口甲状旁腺瘤切除适用于术前有明确定位诊断的病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