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58篇 |
免费 | 91篇 |
国内免费 | 8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6篇 |
儿科学 | 15篇 |
妇产科学 | 13篇 |
基础医学 | 102篇 |
口腔科学 | 8篇 |
临床医学 | 278篇 |
内科学 | 153篇 |
皮肤病学 | 10篇 |
神经病学 | 29篇 |
特种医学 | 96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698篇 |
综合类 | 807篇 |
预防医学 | 210篇 |
眼科学 | 18篇 |
药学 | 149篇 |
6篇 | |
中国医学 | 172篇 |
肿瘤学 | 5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31篇 |
2021年 | 50篇 |
2020年 | 41篇 |
2019年 | 23篇 |
2018年 | 32篇 |
2017年 | 26篇 |
2016年 | 39篇 |
2015年 | 27篇 |
2014年 | 121篇 |
2013年 | 76篇 |
2012年 | 91篇 |
2011年 | 96篇 |
2010年 | 118篇 |
2009年 | 111篇 |
2008年 | 134篇 |
2007年 | 153篇 |
2006年 | 163篇 |
2005年 | 156篇 |
2004年 | 164篇 |
2003年 | 123篇 |
2002年 | 91篇 |
2001年 | 87篇 |
2000年 | 86篇 |
1999年 | 105篇 |
1998年 | 84篇 |
1997年 | 88篇 |
1996年 | 98篇 |
1995年 | 70篇 |
1994年 | 71篇 |
1993年 | 57篇 |
1992年 | 47篇 |
1991年 | 39篇 |
1990年 | 26篇 |
1989年 | 24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2篇 |
1965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和缺血预处理保护作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损伤是指缺氧器官细胞损伤在恢复氧供之后更加加重的现象。Toledo—Pereyra等在1975年首先认识到IR损伤是肝移植过程中一种重要病理损伤状态,可发生移植肝淤血、进行性血栓形成和/或器官坏死,导致移植失败。直到80年代中期,“再灌注损伤(reperfusion injury)”才逐渐在肝移植文献中应用。 相似文献
52.
射频消融治疗肝肿瘤315例报告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总结1999年6月至2003年8月用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315例肝肿瘤病人的病例资料,探索RFA治疗肝肿瘤近远期疗效。方法采用了一次定位、多点穿刺,RFA联合肝动脉栓塞(TAE)、选择性门静脉栓塞(SPVE)治疗直径5~13cm的大肝癌,及经皮经肺经膈肌RFA治疗膈顶部肝癌。结果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1%,无一例住院期间死亡。AFP阳性的169例肝癌病人中,RFA后有124例(73.6%)明显降低,其中有95例(56.2%)转阴。半年生存率为89.5%,1年生存率为80.1%,18个月生存率为61.4%,24个月生存率为48.3%,〉36个月生存率为35.6%。结论采用TAE、SPVE及RFA一次定位多点穿刺法治疗无手术切除指征的中晚期(含大肝癌)的病人,疗效明显,总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53.
胆道消融剂在选择性胆道消融栓塞中的选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不同胆道消融剂选择性胆道消融栓寒对肝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无水乙醇、醋酸、盐酸、氧氧化钠分别消融姐道,OB胶栓塞巴马小型猪左外叶胆管,观察术后肝功及病理变化。结果术后各组肝功能各项指标除白蛋白外.均出现一过性增高,术后两周内恢复正常。尤水乙醇肝功变化没有其他组显著。其它各组坏死范围较无水乙醇大。其中氢氧化钠出现急性肝坏死,醋酸坏死范围大于左外叶。光镜下左外叶汇管区纤维明显增生,肝细胞数目减少。假小叶形成。Masson染色提示胶原纤维显著增生。结论无水乙醇与OB胶联合使用.行选择性胆道消融栓塞能使消融栓塞胆道引流区域肝组织萎缩纤维化,肝内假小叶形成。而且对机体影响最小,是目前安全的胆道消融剂。 相似文献
54.
目的总结和分析股骨近端原发性溶骨性骨缺损的手术修复方法。方法自1997~2003年我科共收治股骨近端原发性溶骨性骨缺损36例。根据肿瘤的性质及大小分别采用病灶刮除 自体(异体)皮松质骨植入8例;病灶刮除 自体(异体)皮松质骨 自体缝匠肌髂骨瓣复合植入 内固定术22例;病灶刮除 骨水泥填充 内固定5例;瘤段切除 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1例。结果术后随访12~54个月,平均24个月,仅1例骨巨细胞瘤复发,关节功能评分33例优,3例良。结论根据肿瘤的性质和股骨近端骨缺损大小采取不同手术方式进行了病灶清除及功能重建,是一套有效的重建股骨近端骨缺损的方案。 相似文献
55.
目的 研究附加门体分流术对小体积移植肝的保护效果.方法 建立巴马小型猪小体积肝移植模型,将15只小型猪平均分为3组:(1)A组,小体积肝移植组(对照组);(2)B组,远端脾肾分流术+小体积肝移植组;(3)C组,肠腔H形分流术+小体积肝移植组.手术后观察动物7 d存活率,动态监测肝功能生化指标、自由门静脉压、门静脉血流量(PBF)以及移植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动物7 d存活率分别为:A组1/5,B组3/5,C组5/5.A组动物移植肝复流后自由门静脉压立即升高,高峰达(28.6±2.07)mm Hg(1 mm Hg=0.133 kPa),复流1 h后单位肝组织PBF达(3.56±0.1 1)ml·min-1·g-1;移植肝组织病理学改变严重,包括肝细胞气球样变或肝细胞坏死、肝窦淤血、肝实质出血.B、c组中动物肝功能酶学指标有所改善.移植肝复流后自由门静脉压显著低于A组水平(P<0.05),PBF保持相对平稳.移植肝组织病理学病变明显减轻.结论 附加门体分流术可能可以避免小体积移植肝的损伤.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总结成人活体肝移植的早期经验,提高活体肝移植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肝移植中心2006年6月至2008年2月31例成人活体肝移植资料.结果 31例中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8例,急性肝功能衰竭7例,肝细胞肝癌12例,肝脏紫癜病2例,肝门部胆管癌1例和Wilson 病1例.含肝中静脉(middle hepatic vein,MHV)的右半肝移植25例,不含MHV的右半肝移植3例,双供肝为含MHV的右半肝+左外叶和含MHV的右半肝+左半肝各1例,左半肝辅助性原位肝移植1例.33例供者中5例发生并发症6例次.9例受者发生并发症11例次,其中胆道并发症4例,血管并发症3例,感染性并发症3例,切口延迟愈合1例.2例肺部感染和1例全身多处曲霉菌感染者死亡.结论 活体肝移植已成为拓展供肝来源的有效途径,合理的供、受者评估,手术方式和术后处理是关键.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寻肝移植大鼠肝窦内皮细胞(SEC)损伤的详细过程、方式及机制,为冷保存再灌注损伤的保护研究开辟新的途径.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UW 1 h肝移植组(n:48)、Uw 12 h肝移植组(n=48).大鼠原位肝移植采用双袖套法,分别于术后不同时相点采取血液及组织标本,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透明质酸(HA)水平;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变化;TUNEL法检测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及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状况.结果 UW 1 h、UW 12 h组肝移植后血清ALT、HA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UW 12 h组又明显高于Uw 1 h组(P<0.05).UW 12 h组ALT水平于术后6 h达高峰,而HA水平却在术后1 h、24 h呈双峰表现.Uw 12 h组首先出现SEC的凋亡继而出现肝细胞的坏死,且UW 12 h组细胞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明显高于UW 1 h组(P<0.01).两组大鼠SEC的AI均于术后6 h达高峰,与血中ALT的高峰时相点一致.肝移植术后Bcl-2表达明显减弱(P相似文献
58.
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门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CC)起病隐匿、治疗困难、预后较差,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在单一拉米夫定 (LMV)干预下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病肝移植后HBV再感染的发生 ,并分析其发生的易感因素。方法 随访 1999~ 2 0 0 3年接受肝移植并采用单一LMV防治HBV再感染的 6 3例乙肝相关性肝病患者 ,术后定期进行乙肝标志物、肝功能及HBVDNA定量检测 ,调查HBV再感染发生率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就术前诊断、病毒学资料及抗病毒治疗等分析其可能的易感因素。结果 在不同时期共出现HBV再感染 17例 ;各时间段HBV再感染率分别是 :6个月内9.5 % (6 / 6 3,其中 5例术后HBV标志物一直未阴转 ) ,6个月~ 1年 13.2 % (7/ 5 3) ,1~ 2年 2 7.8% (10 /36 ) ,2~ 3年 4 1.2 % (7/ 17) ,3年以上 6 0 .0 % (3/ 5 ) ;患者术前HBVDNA阳性及长期服用LMV与术后再感染呈正相关 (P <0 .0 5 ) ,而术前诊断、性别、年龄及血清HBsAg和HBeAg状态与HBV再感染则未发现显著相关性。结论 单一LMV预防HBV再感染对大多数肝移植者仍有效 ,但随术后存活时间的延长HBV再感染率呈现上升 ;术前使HBVDNA阴转及建立针对LMV耐药性变异的监测对防治再感染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60.
射频消融治疗肝肿瘤315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总结1999年6月至2003年8月用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ablation,RFA)治疗315例肝肿瘤病人的病例资料,探索RFA治疗肝肿瘤近远期疗效。方法采用了一次定位、多点穿刺,RFA联合肝动脉栓塞(TAE)、选择性门静脉栓塞(SPVE)治疗直径5~13cm的大肝癌,及经皮经肺经膈肌RFA治疗膈顶部肝癌。结果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1%,无一例住院期间死亡。AFP阳性的169例肝癌病人中,RFA后有124例(73.6%)明显降低,其中有95例(56.2%)转阴。半年生存率为89.5%,1年生存率为80.1%,18个月生存率为61.4%,24个月生存率为48.3%,>36个月生存率为35.6%。结论采用TAE、SPVE及RFA一次定位多点穿刺法治疗无手术切除指征的中晚期(含大肝癌)的病人,疗效明显,总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