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81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6篇
  2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背景:GATA-1、GATA-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和干细胞因子基因在骨髓造血及成脂调控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目的:观察GATA-1、GATA-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和干细胞因子基因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及正常人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 方法:收集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及6位正常人骨髓液各10 mL,Ficoll贴壁法分离培养骨髓单个核细胞,达70%~80%融合后扩增传代。取传至第3代的间充质干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鉴定。提取总RNA,比较各组基因与内参基因之间的差别。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GATA-1、GATA-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和干细胞因子基因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及正常人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量。 结果与结论:与正常人间充质干细胞相比,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间充质干细胞的GATA-2和干细胞因子基因表达量降低(P=0.012,0.039),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基因表达量升高(P=0.035);两组GATA-1基因表达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GATA-2、干细胞因子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影响AA患者骨髓微环境的造血调控作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解释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易成脂的原因。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vWF-Thr789Ala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测定了57例2型糖尿病患者、24例2型糖尿病患者正常子女和57例正常对照者的Thr789Ala基因多态性;同时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了血浆vWF活性水平.结果 高龄对照组和低龄对照组Thr/Thr、Thr/Ala、Ala/Al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767、0.167、0.066;0.815、0.111、0.074.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组、无血管并发症组及其正常子女组Thr789Ala多态性基因型分布与高龄、低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组的vWF水平高于无血管并发症组(P<0.05);血管并发症组和无血管并发症组vWF水平显著高于高龄对照组(P<0.01);正常子女组vWF水平显著高于低龄对照组(P<0.01).在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组、无血管并发症组和正常子女组中,Thr789Ala基因型间血浆vw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低龄、高龄对照组中Ala/Ala型vWF水平高于Thr/Thr型和Thr/Ala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WF-Thr789Ala基因多态性可能与2型糖尿病及其血浆vWF水平无关.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GDM)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基因启动子区4G/5G多态性的分布特点及其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汉族GDM(GDM组)和正常孕妇(对照组)各60例,测量其血压、身高和孕前体重及其新生儿出生体重;采集血样标本,用PCR-RFLP方法测定PAI-1基因启动子区4G/5G位点多态分布,用发色底物法检测血浆PAI-1活性。结果:GDM组孕前体重指数(BMI)、血浆PAI-1活性和新生儿出生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孕妇PAI-1基因4G/5G多态性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DM组4G/4G基因型和4G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3种不同基因型孕妇的血浆PAI-1的活性和孕前BMI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G/4G基因型者血浆PAI-1的活性和孕前BMI显著高于4G/5G和5G/5G基因型。巨大儿发生率在两组孕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4G/4G基因型孕妇的新生儿出生体重显著高于4G/5G和5G/5G基因型孕妇的新生儿(P<0.01)。结论:GDM组PAI-1基因启动子区4G/4G基因型频率增高,该基因型可能是广西南宁地区汉族人群GDM的易感基因;与PAI-1基因启动子区4G/4G多态性相关的GDM对新生儿出生体重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4.
目的了解分离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腹泻病原菌的基因流行情况。方法采用TEM型、SHV型和CTX-M型ESBLs编码基因的通用引物对产ESBLs菌株进行扩增,并采用PFGE技术对分离的产ESBLs腹泻病原菌进行了DNA指纹图谱分析。结果在分离的产ESBLs的腹泻病原菌中,CTX-M型是最为常见的ESBLs型别,TEM型次之,SHV型最少,CTX-M亚型中CTX-M-14最多,部分产ESBLs腹泻病原菌同时产生一种以上的β-内酰胺酶,少数菌株的ESBLs基因型不属于上述三种基因型。分离的产ESBLs的大肠杆菌有6种基因型,宋内菌有2种基因型,变形杆菌和克雷伯菌只有1种基因型。结论 ESBLs不仅可以存在于不同种的细菌中,也可以存在同一种细菌的不同基因型中,推测这可能是耐药基因在不同细菌或同一细菌不同基因型中平行转移的结果。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检测RhoA蛋白在外阴鳞癌(VS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VSCC临床病理因素关系,以期为VSCC的早期诊断、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有完整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的40例VSCC病例石蜡包埋组织标本作为实验组,外阴鳞状上皮内肿瘤2级(VINⅡ)10例、正常外阴皮肤10例石蜡包埋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VSCC和对照组组织中RhoA蛋白的表达水平.统计方法分析RhoA与VSCC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RhoA在正常外阴皮肤组织中未见表达,在VINⅡ阳性率为10%.RhoA在VS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RhoA蛋白在VSCC组织中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无统计学意义(P>0.05).RhoA蛋白在VSCC组织中表达与临床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1).结论 RhoA蛋白参与VSCC发生、发展过程,在VSCC的浸润、转移临床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6.
滕家安  秦俭  欧阳玲莉  杨瑞平 《临床荟萃》2009,24(13):1118-1122
目的研究妊娠妇女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基因启动子区4G/SG多态性的分布并探讨其在广西南宁地区汉族妇女妊娠糖尿病(GDM)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60例GDM患者(GDM组)和6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法测定其PAI-1基因启动子区4G/5G基因,并用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PAI-1活性。结果GDM组怀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和血浆PAI-1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3.1±1.9VS21.6±1.6(P〈0.01);(788.4±66.1)AU/LVS(713.4±35.4)AU/L(P〈0.01)。PAI-1基因4G/4G、4G/5G、5G/5G3种基因型和4G、5G2种等位基因在两组中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4G/4G基因型频率和4G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4G/4G基因型孕妇的怀孕前BMI和血浆PAI-1活性显著高于4G/5G和5G/56基因型者(P〈0.01);体质量过大孕妇PAI-1活性显著高于体质量正常者(P〈0.01)。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提示血浆PAI-1活性与基因分型高度相关(r=0.582,P〈0.001)。结论PAI-1基因启动子区4G/4G基因型频率在GDM孕妇显著增高,该基因型可能为广西南宁地区汉族人群GDM的易感基因。GDM妇女血浆PAI1活性增高可能与PAI-1基因启动子区4G等位基因频率增高有关。孕妇怀孕前BMI增高可能与PAI-1基因启动子区4G/4G基因型频率增高有关,并可能与GDM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57.
胰岛素瘤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莉  欧阳玲莉 《临床荟萃》2001,16(19):883-884
胰岛素瘤即胰岛 β细胞瘤 ,是来源于胰岛 β细胞的肿瘤 ,症状复杂易误诊。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 1989年 11月至2 0 0 0年 6月手术病理证实为胰岛素瘤 2 1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1例 ,男 8例 ,女 13例。年龄 2 2~ 64岁 ,平均 4 1岁。病程 2个月至 4年。1.2 临床表现  2 1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低血糖发作史 ,符合Whipple三联征。即 :1发作性低血糖症状或昏迷 ,常于空腹或劳累后发作 ;2发作时血糖低于 2 .8mmol/ L;3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后症状立即消失。 2 1例患者低血糖发作时间均在清晨早餐前 ,8例尚有在…  相似文献   
58.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在内科学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特别是近 2 0~ 30年来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尤其是糖尿病的患病率迅速增加 ,同时内分泌代谢学科的发展非常迅速 ,与其他学科、专业广泛相互渗透 ,因此在全体医学生中加强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及临床诊治技能的培训成为当务之急 ,教学改革的目的也在于此。1 教学对象及教学方法1 .1 教学研究对象 :为本校临床医学系进入内科学内分泌代谢专业临床见习的五年制本科学生 ,共 8个见习组 1 1 0人。1 .2 教学研究方法 :1每个见习组共有四次临床见习课 ,采用自身对照方法 ,对同一见习组同学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见习课的带教 ,即两次课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方法1 ) ,另两次课采用经过改良的教学方法 (方法 2 ) ,并在本专业学习结束时进行问卷调查 ,以此比较两种教学法的利弊和教学效果。方法 1为将每个见习组学生 (1 2~ 1 5人 )分为 3个小组 ,每个小组 4~ 5人 ,由学生自己问病史及体检 ,老师轮流在各小组中巡回 ,然后再由老师将各小组学生集中起来分析总结各组所看的病例。方法 2为整个见习...  相似文献   
59.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 ,临床见习是医学院校进行临床教学的重要阶段 ,是培养医学生临床基本技能的关键阶段 ,是一个医生成长的必经之路。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 ,事关学校的声誉 ,关系到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在临床见习带教中会遇到种种问题 ,但目前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有两个 :一是难找典型病例 ,二是病人不愿配合见习医生工作。这两个问题在临床见习带教中经常遇到 ,是带教老师最难解决的问题。这两大难题对教学质量影响很大 ,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教学 ,影响到培养的学生的质量。怎样解决这两个问题不仅是每个带教老师必须思考 ,而且是整个科室、整个医院、整个社会都必须认真对待。怎样从根本上解决这两大难题 ?现阐明我的认识。1 两大难题产生的原因 :1.1 临床见习具有持续性的、规定性 (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 )的特点 ,而医院的典型病人总是断续 ,具有偶然性。这就决定了并不是每一次见习都能让学生了解典型病人及典型病例 ,学生对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临床体征印象不深。并且随着学生数量的扩大 ,对典型病例需求量的增大 ,难找典型病例这一矛盾越发突出。1.2 到教学医院来的病人必须尽带教的义务吗 ?在法律上没有明文规定 ,而有关法...  相似文献   
60.
作者以自行研制的GP-E骨盆测量仪,对32例临产孕妇的骨盆内径线进行了检测,提出骨盆内径线的测量数据。测量出坐骨棘间径为(101.09±5.19)mm;骨盆出口前矢状径(61.20±3.48)mm;骨盆出口后矢状径(90.40±2.95)mm,骨盆出口前后径(115.34±10.35)mm。为了验证仪器的准确度,又用游标卡尺(精确度1%mm)和GP-E骨盆测量仪对30例骨盆标本径线和34例住院待产妇女的骨盆外径线分别进行了对比测量观察。结果表明:两种测量结果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