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59篇
综合类   80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36篇
  1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过渡期护理模式(Transitional Care Model ,TCM )在儿童紫癜性肾炎(Henoch 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 ,HSPN )出院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7~14岁的HSPN患儿110例,按入院时间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在治疗的同时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步实施 TCM ,由TCM医护人员对疾病进行全程管理、督导,采用自行设计的疾病知识问卷和自我管理调查表对两组患儿在出院4个月后进行测评。结果观察组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日及再住院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实施TCM ,把疾病管理从医院延伸到家庭,提高 HSPN儿童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保证了治疗、护理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92.
93.
目的 探索一站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联合椎动脉转位术在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至闭塞合并椎动脉V1段重度狭窄至闭塞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0年9月阜外医院采用一站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联合椎动脉转位术治疗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至闭塞合并椎动脉V1段重度狭窄至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而分析一站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联合椎动脉转位术在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至闭塞合并椎动脉V1段重度狭窄至闭塞治疗中的意义。结果 纳入患者12例,其中男10例、女2例,平均年龄(67.8±6.0)岁。全部患者手术均成功。随访时间为1~3年,术后患侧椎动脉V1段的狭窄程度由83.5%±11.8%下降至24.9%±14.3%(P<0.001),术后患侧颈动脉狭窄程度由85.6%±11.0%下降至0%(P<0.001)。术后随访显示术前有症状的患者症状较术前均有改善,1年和3年通畅率均为100.0%,未出现周围神经损伤、围手术期死亡、卒中等。结论 一站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联合椎动脉转位术能同期处理同侧颈动脉狭窄和椎动脉狭窄病变,改善脑部血供,改善患者症状,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4.
95.
96.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辅助芬太尼术后镇痛效果以及对患者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上腹部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Ⅰ组患者不接受静脉自控镇痛(PCIA);Ⅱ组患者以芬太尼行PCIA;Ⅲ组患者以芬太尼+氯胺酮行PCIA。监测患者术后48h内生命体征、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焦虑视觉模拟评分(AVAT)以及患者对镇痛治疗的总体印象评分(PJA)。分别于术前和术后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CRP和IL-6浓度。随访镇痛相关并发症。结果:Ⅱ、Ⅲ组患者术后生命体征、VAS、AVAT、PJA明显优于Ⅰ组(P<0.05);Ⅲ组患者VAS、AVAT、PJA优于Ⅱ组(P<0.05)。患者术后血清CRP和IL-6浓度Ⅱ、Ⅲ组低于Ⅰ组(P<0.05);Ⅲ组患者低于Ⅱ组(P<0.05)。结论:术后镇痛中小剂量辅助使用氯胺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炎症反应,缓解手术后应激反应,提高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97.
1 病例资料 女,66岁.因右上腹疼痛半个月,加重1周入院.半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感右上腹痛,可忍受,无发热、恶心、呕吐、腹泻,食欲尚可,无厌油症状.行腹部B超检查示肝右叶实质性占位病变;肝脏CT扫描示肝右叶占位性病变,肝癌可能性大,以可疑肝癌收入院.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少量饮酒、吸烟.  相似文献   
98.
氟比洛芬酯用于鼻部手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氟比洛芬酯在鼻腔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在全身麻醉下行鼻腔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3组。Ⅰ组患者术前5分钟静脉缓慢注射氟比洛芬酯(1mg/Kg);Ⅱ组于术后患者苏醒,拔除气管导管后缓注氟比洛芬酯(1mg/Kg);Ⅲ组不注射氟比洛芬酯。分别观察术中的出血量,血糖的变化,及血小板的聚集功能,记录术后2、6、12小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麻醉与镇痛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术中出血量Ⅰ组和Ⅲ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组术前血糖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Ⅰ、Ⅱ组均低于Ⅲ组(P(0.05),但Ⅰ、Ⅱ组术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Ⅰ、Ⅱ组血小板聚集率术前和术后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2、6小时VAS评分Ⅰ、Ⅱ组均低于Ⅲ组(P(0.05),但Ⅰ、Ⅱ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12小时VAS三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观察中均未发现相应的并发症。结论:研究结果提示,氟比洛芬酯可用于鼻部手术的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99.
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 C)中需先形成人工 CO2 气腹 ,但在 CO2 气腹后常出现血压增高现象 ,临床常通过加深麻醉、加快 CO2 排出和扩血管药物的使用来缓解这一不良反应 ,但上述方法均不能将其完全消除。2 0 0 1~ 2 0 0 2年 ,我们联合应用硝酸异山梨醇酯和艾司洛尔 ,观察其对 CO2 气腹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60例接受择期 L C患者 ,年龄 2 5~ 5 5岁 ,体重 45~ 75 kg,术前均未合并心血管疾病。随机分为 、 、 组各 2 0例。所有患者术前用药均为苯巴比妥钠 0 .1g 阿托品0 .5 m g,麻醉前 3 0分钟肌肉注射。麻醉…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下麻醉深度对中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外周血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IL-1β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胃肠道剖腹手术的中老年患者150例,年龄50~70岁,BMI 18~25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两组:深麻醉组(D组)和浅麻醉组(L组)。D组术中BIS值80%以上维持在30~45,L组BIS值80%以上维持在45~60。两组患者均于麻醉诱导前(T1)、术毕(T2)、术后1d(T3)、2d(T4)抽取外周静脉血,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的HMGB-1、IL-1β的浓度。分别于术前1d、术后7d、术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结果共107例患者完成了术后7d神经心理学测试,其中D组53例,L组54例;共59例患者完成了术后3个月神经心理学测试,其中D组29例,L组30例。D和L组术后7d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分别为9例(17.0%)和19例(35.2%),D组POCD发生率明显低于L组(P0.05);D组术后3个月POCD发生率为2例(6.9%),L组为4例(1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T4时D组HMGB1浓度明显低于L组(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点IL-1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凭静脉麻醉下将麻醉深度维持在BIS值30~45的水平能降低胃肠道剖腹术中老年患者的早期POCD发生率,但对远期认知功能影响不大,其发生机制可能与抑制HMGB1的释放,降低围术期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