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59篇
综合类   80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36篇
  1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刘永贤  欧阳文 《器官移植》2013,4(5):279-283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应用于活体肾移植供体对受体术后移植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活体肾移植的供体和受体40对,按其供体是否应用乌司他丁分为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每组20对。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乌司他丁组供体在麻醉前即以乌司他丁5kU/kg静脉泵入。比较两组受者的一般资料;比较两组受者麻醉前、麻醉后、受体血管开放时和手术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两组受者麻醉前、手术结束时和手术结束后24h血浆胱抑素C和α1-微球蛋白(α1-microglobulin,α1-MG)水平。结果两组受体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手术时问、术中输液量、术后24h尿量、冷缺血时间和热缺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受体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在各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受体手术结束时、手术结束后24h两个时间点的血浆胱抑素C和α1-MG水平较麻醉前时间点明显下降,两组在同时间点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本研究供体所应用乌司他丁的剂量和方法对移植后肾功能的改善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改良切口经胸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289例单纯膜周室间隔缺损患儿在我中心接受改良切口经胸室间隔缺损封堵术.该操作采用长约1~2 cm的微创切口,无需损伤胸骨,完全食道超声引导下完成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1、3、6个月定期随访.结果 289例患儿中,277例(95.8%)成功完成微创封堵;12例封堵失败,改行常规外科修补术.277例患儿均经改良微创切口入路,切口长度1~2cm,平均(1.53±0.46)cm.均未损伤胸骨,亦未放置引流管.术后早期均未出现心包积液.膜周室缺直径平均(5.30±2.88)mm.封堵器大小4~12mm,平均(6.70±3.10)mm,包括对称封堵器191例,偏心封堵器86例.12例(4.3%)患儿术中存在少量残余分流.9例(3.2%)术后发生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患儿于术后4d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经激素治疗5d后好转.所有患儿平均住院时间(3.2±0.8)d,随访期间,没有主动脉瓣反流、恶性心律失常、封堵器脱落等严重并发症发生.至随访结束仍有4例(1.4%)存在少量残余分流.结论 改良切口经胸壁微创封堵术,不损伤胸骨,可以有效治疗膜周室间隔缺损.但其长期疗效尚需进一步随访研究.  相似文献   
14.
15.
中国老年麻醉的快速发展已经走过10年的奋斗历程, 取得长足进步[1], 但面对我国快速加剧的人口老龄化进程以及"健康中国2030"目标的实现, 中国老年麻醉应该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以应对2022—2032年中国深度老龄化对麻醉学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检测北疆地区类风湿关节炎合并慢性病贫血(RA-ACD)患者血清铁调素(Hepc)和可溶性铁调素调节蛋白(s-HJV)来探究其在RA-ACD发病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并分析Hepc、s-HJV与疾病活动度(DAS28)的关系。方法 收集2021年3月至2022年5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阿勒泰地区哈萨克医医院、阿勒泰地区人民医院、托里县哈萨克医医院、托里县人民医院的RA-ACD患者120例(RA-ACD组)、RA患者120例(RA组)及健康体检者80例(健康对照组),使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以上三组血清中Hepc、s-HJV、血清铁(SI)、转铁蛋白(Tf)、铁蛋白(SF)、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的水平,并计算出DAS28评分。结果 三组Hepc、s-HJV、H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RA-ACD组、RA组Hepc低于对照组,RA-ACD组低于RA组;RA-ACD组、RA组s-HJV高于健康对照组,RA组高于健康对照组;RA-ACD组Hb低于RA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17.
双腔右心室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超声诊断双腔右心室 (DCRV)的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 2 0例经手术证实为先天性 DCRV的超声特点 ,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超声诊断与手术结果相符者 17/2 0例 ,符合率 85 %。 18例合并室间隔缺损 (VSD) ,1例合并右心室流出道狭窄 ,2例合并肺动脉狭窄。超声测得的狭窄程度与手术测量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 超声心动图是目前诊断 DCRV的首选最佳技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广州市院前死亡患者流行病学情况,探讨院前死亡病例特点.方法 从广州市急救医疗指挥中心系统数据库中导出2008年度全部死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院前非心脏性猝死与院前心脏性猝死患者均以白云区最多,其次是海珠区、其他区.院前非心脏性猝死组调度时间、到达时间、院前急救总时间均少于院前心脏性猝死组(P<0.01),分别为调度时间(2.69±1.24)min vs(2.85±1.29)min,到达时间(11.28±5.57)min vs(12.72±6.43)min,院前出车总时间(42.97±20.68)min vs(44.96±21.18)min,院前非心脏性猝死组的现场时间和急救半径多于院前心脏性猝死组(P<0.05或<0.01),现场时间(18.99±7.96)min vs(17.53±7.52)min,急救半径(6.52±3.26)km vs(6.29±3.16)km.院前非心脏性猝死与院前心脏性猝死患者均以1~3月和8:00~10:00最多.在5 525例院前死亡中,其他类的死亡位居第一,循环系统(尤其是心脏性猝死)、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类的死亡分别位居第二、第四、第五,创伤类的死亡位居第三,>70岁年龄段死亡最多.男性院前总死亡与院前心脏性猝死均明显高于女性.结论 院前死亡患者的病情复杂,出车医师难以在短时间内明确诊断,加强这方面工作极为重要.心脏性猝死与创伤死亡分别以中老年、青壮年阶段为高发,并已成为院前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与经皮主动脉瓣球囊成形术进行比较,评价经胸主动脉瓣球囊成形术治疗主动脉瓣狭窄的优势和缺点。方法建立3个月龄小猪主动脉瓣狭窄模型,其主动脉瓣压差均〉30mm Hg;20头模型猪随机分为经胸组与经皮组各10头,分别行经胸及经皮主动脉瓣球囊成形术,比较2组主动脉瓣压差下降值、放射线暴露时间、病死率、外周血管损伤发生率、起搏器使用率及主动脉后壁损伤率。结果经胸组术前、术后主动脉瓣压差((42.6±2.9)、(14.4±2.6)mm Hg)与经皮组((43.9±3.6)、(15.7±3.1)mm H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主动脉瓣压差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胸组放射线暴露时间、病死率、外周血管损伤发生率、起搏器使用率((6.8±2.5)min、0、0、0)低于经皮组((11.9±4.2)min、40%、40%、100%)(P〈0.05),经升主动脉置入传统动脉鞘管后主动脉后壁损伤率(80%)明显高于经皮组(0)(P〈0.01)。结论经胸主动脉瓣球囊成形术在放射线暴露时间、病死率、外周血管损伤发生率、起搏器使用率等方面具有优势,但主动脉后壁损伤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3种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异常凝血酶原(DCP)、甲胎蛋白(AFP)单独或联合检测肝细胞癌(HCC)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AFP,ELISA法检测AFP-L3、DCP,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3种标志物单独和联合检测肝细胞癌(随机组和AFP阴性组)的敏感性、特异性、曲线下面积、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比较肝细胞癌组与健康对照组和疾病对照组的AFP-L3、DCP、AFP水平的差异。分析治疗前AFP阴性肝细胞癌病例联合检测AFP-L3、DCP的意义。结果①单独检测肝细胞癌病例的3种肿瘤标志物,AFP-L3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是48.7%、97.7%;DCP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是42.5%、98.4%;AFP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是68.7%、94.6%。联合检测AFP-L3、DCP和AFP,敏感性、特异性分别是87.5%、92.2%。②肝细胞癌随机组的AFP-L3、DCP、AFP水平与健康对照组和疾病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③AFP阴性肝细胞癌组的AFP和AFP-L3水平与肝良性疾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DC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FP-L3、DCP与AFP单独检测时AFP的敏感性最高,而DCP的特异性最高,是区分肝硬化与AFP阴性的肝细胞癌血清学的良好指标。AFP-L3、DCP与AFP的联合检测能提高肝细胞癌血清学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肝细胞癌诊断方面比目前大多数传统的组合方法更优胜、更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