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9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4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51.
近年来,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NEN)的治疗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多数治疗方案未能使肿瘤产生客观缓解。生长抑素类似物、依维莫司和舒尼替尼能显著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但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较低。以链脲霉素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因毒性较大且在国内尚未上市,在临床使用中受到限制。一些小样本研究提示替莫唑胺联合卡培他滨(CAPTEM)有较高的ORR和较长的PFS。然而,目前鲜见CAPTEM方案的系统性综述。本文通过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对CAPTEM方案治疗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理论基础、疗效、疗效预测生物标志物、具体给药方案及不良反应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2.
  目的  基于大样本量,构建个体化预测模型及危险分层系统。  方法  从美国SEER临床数据库中,筛选结肠癌术后患者,进行模型构建,并筛选一组独立的中国人群,用于外部验证。经过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预后指标,并全部纳入用于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计算一致性指数(C-index)及绘制校准曲线,检验模型准确性。  结果  列线图模型共纳入11个独立预后因子,C-index在训练组、内部验证组及外部验证组分别为0.768,0.761和0.759,均>0.7,且优于第7版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TNM分期系统(0.729,0.720,0.735)。校准曲线显示,模型预测效果与实际生存相吻合,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区分及校准能力。通过决策树分析,依据模型预测个体风险评分,进行危险分层,模型的实际应用价值得到确定。  结论  该列线图预测模型能够较准确预测结肠癌术后患者预后状态,并较传统TNM分期系统有所改善,基于预测模型的危险分层系统,能够更好地区分高危患者,并指导选择临床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3.
诺维本联合顺铂治疗食管鳞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诺维本(NVB)联合顺铂(DDP)治疗食管鳞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1998~2003对33例食管鳞癌患者应用NVB 30mg/m2,静脉滴入d1、d8给药,DDP 80mg/m2,静脉滴入d1~3,28天为1周期,至少治疗两个周期,全组化疗共90周期.结果 33例患者中有效率为44.79%(15/33),CR 1例,PR 14例,SD 12例,PD 6例,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以白细胞减少为主,其发生率为100%,本组全部经锁骨下静脉置管给药,故静脉炎发生率很低,其他毒性较轻.中位生存时间为9.6个月(2~24个月).结论诺维本联合顺铂治疗食管鳞癌疗效好,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54.
血栓性疾病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恶性肿瘤相关血栓栓塞与癌基因的激活及组织因子的表达相关,与多种危险因素如肿瘤种类及分期、并发症和一些治疗药物等相关.长期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可降低恶性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的复发率,安全有效.本文综述恶性肿瘤相关血栓形成的机制、高危因素及其防治.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择无手术适应证的中晚期恶性肿瘤92例,随机分为2组,单纯放疗组46例仅给予放疗,同步放化疗组46例给予相同放疗的同时进行周剂量紫杉醇加顺铂化疗。治疗至少2周期后评价疗效,治疗结束后评价毒副反应。结果同步放化疗组和单纯放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1.0%和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主要毒副反应均为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放射性直肠炎、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多为轻度,所有毒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均可缓解,未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同步放化疗组毒副反应发生率高于单纯放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疗效优于单纯放疗,且毒副反应未见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56.
抑瘤宁治疗晚期恶性肿瘤9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抑瘤宁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回顾性观察给予抑瘤宁水煎剂治疗的具有资料完整的96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疗效和毒副反应,并以冬凌草作为对照。结果抑瘤宁治疗的96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疗效判定无CR病例,有效率33.33%,受益率68.75%。其中采用抑瘤宁治疗食管癌、贲门胃底癌共79例,有效率40.51%,受益率74.68%,分别高于冬凌草组治疗的33.65%、64.93%。食管癌抑瘤宁治疗后1、3、5 a生存率分别为32.86%、15.34%和11.39%,与冬凌草单药治疗的30.77%、13.46%和10.26%基本相当。贲门胃底癌抑瘤宁治疗后1、3、5 a生存率分别为38.90%、14.28%和8.38%,与冬凌草单药治疗的40.90%、11.36%和6.82%基本相当。抑瘤宁水煎剂口服与冬凌草相比未明显增加毒副反应。结论抑瘤宁是一种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有效低毒的方案。  相似文献   
57.
长春瑞滨为主的联合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长春瑞滨为主的联合方案治疗蒽环类和(或)紫杉类耐药晚期乳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82例蒽环类和(或)紫杉类耐药的转移乳腺癌患者分为两组:(1)长春瑞滨联合顺铂组(NP组)61例:长春瑞滨25 mg/m2,第1天和第8天,静脉滴注;顺铂75~80 mg/m2,静脉滴注,分割为2-5天。(2)长春瑞滨联合氟尿嘧啶类组(NF组)21例:诺维本用法同NP组,卡培他滨800~1 000 mg/m2,分早晚两次餐后30分钟口服,第1-14天,或替加氟600 mg/m2,第2-6天。3周为1周期,每2周期治疗结束2周后评价疗效。结果82例均可评价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NP方案组总有效率为60.7%(37/61),CR 3.3%(2/61),PR 57.4%(35/61),SD 36.2%(22/61),PD 3.3%(2/61)。既往放疗者疗效好于未放疗者(P=0.025),转移部位为单个者疗效好于多个者(P=0.017);NF组总有效率为38.1%,CR 4.8%(1/21),PR 33.3%(7/21),SD 52.4%(11/21),PD 9.5%(2/21),蒽环类耐药者疗效好于蒽环类和紫杉类耐药者(P=0.020)。两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结论长春瑞滨联合方案是治疗蒽环类和(或)紫杉类耐药转移性乳腺癌的有效解救方案。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拓扑异构酶Ⅱα(TOP2A)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生存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T-PCR)方法检测86例乳腺癌组织中的TOP2A基因表达量,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乳腺癌组织中TOP2A基因扩增,应用免疫组化(IHC)法检测TOP2A蛋白表达,并分析TOP2A基因表达量、TOP2A基因扩增与TOP2A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86例乳腺癌患者中,TOP2A基因扩增11例,TOP2A基因缺失11例,TOP2A基因变异率为25.6%(22/86);TOP2A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66.3%(57/86).TOP2A基因表达水平与蛋白表达水平显著相关(P=0.001),TOP2A基因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显著相关(P<0.001).TOP2A基因扩增与TOP2A蛋白阳件表达无显著相关性(P=0.211).结论 TOP2A的基因定量表达水平为乳腺癌客观可靠的临床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59.
目的 观察贝伐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2011年收治的经病理学确诊的晚期结直肠癌病例42例,其中22例采用贝伐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研究组),20例采用单纯FOLFIRI方案治疗(对照组),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并进行随访。结果 42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客观有效率分别为45.4%,20.0%;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5.7月,12.0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肿瘤标志物均有所下降,其中仅研究组CE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增加的不良反应主要有高血压、出血等,发生率分别为27.3%、22.7%,但均为Ⅰ~Ⅱ级,经药物治疗后均可控制,不影响化疗的连续性。结论 贝伐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能够提高疗效,延长生存时间,且患者耐受性较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0.
0 引言 我国黑色素瘤的发病率相对偏低,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3%;但近年来成倍增长,每年新发病例约2万例.原发于皮肤的恶性黑色素瘤约占50%~70%,原发灶不明黑色素瘤约10%[1].原发肺恶性黑色素瘤(primary malignant melanoma of the lung,PMML)十分罕见,仅占肺部肿瘤的0.01 %[2-3].我院收治1例,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44岁.因"发热、咳嗽伴胸痛1月"为主诉,于2012年3月14日入院.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为45.5×109/L,红细胞计数为3.82×1012/L,血小板计数为269×109/L.骨髓穿刺诊断为类白血病反应.肿瘤标志物为CEA 87.34 u/ml,铁蛋白为1 593 ng/ml,余肿瘤标志物正常.2012年3月16日胸部CT平扫示:左下肺可见一类圆形高密度影,边缘光滑,无分叶、无毛刺,与胸膜粘连,见图1.头颅MRI和全身骨显像未见异常.经积极抗炎治疗后无好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