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81篇
  免费   347篇
  国内免费   151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259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182篇
口腔科学   617篇
临床医学   835篇
内科学   421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93篇
特种医学   211篇
外科学   259篇
综合类   1505篇
预防医学   689篇
眼科学   31篇
药学   475篇
  5篇
中国医学   835篇
肿瘤学   114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151篇
  2021年   193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170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299篇
  2013年   268篇
  2012年   320篇
  2011年   370篇
  2010年   343篇
  2009年   303篇
  2008年   344篇
  2007年   314篇
  2006年   268篇
  2005年   265篇
  2004年   249篇
  2003年   259篇
  2002年   241篇
  2001年   209篇
  2000年   176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102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6篇
  1975年   7篇
  1974年   4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儿科学组和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急诊学组于 2 0 0 2年 9月 12— 15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了第七届全国儿科危重症研讨会。来自全国 2 2个省、市、自治区(含台湾 )及新加坡的 2 0 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 30 0余篇 ,大会发言 30篇 ,12位专家作了 13项专题讲座。会议期间广泛探讨了儿科各系统危重症的诊治 ,同时也对“循证医学”及当前普遍关心的医疗体制改革、医患关系问题进行了交流。论文涉题范围广 ,质量较往年明显提高 ,某些研究直指国际医学发展前沿。本次会议就以下问题做了重点讨论。1 我国IC…  相似文献   
32.
氨基胍在感染性休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过度表达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被认为是感染性休克的中心环节,氨基胍能选择性地抑制该酶的活性,并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的生理功能,故氨基胍能明显提高感染性休克动物血管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增加血管张力,提高平均动脉压,恢复血管通透性,减轻肺水肿,提高肺顺应性,降低肺循环阻力,减轻肺损伤,对胃肠道、心脏、肾脏、肝脏和胰腺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也可能产生低血糖、酸中毒、高乳酸血症等副作用。氨基胍因其独特的选择性抑制作用具备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3.
目的 (1)确定因闭合性脑损伤(CHI)或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所致严重脑损伤的患儿占PICU中3岁以下患儿的比例;(2)确定损伤6个月后患儿的预后;(3)探讨脑损伤后24h内预后评估与预后的关系。对象和方法加拿大爱德蒙顿Glenrose康复医院新生儿和婴儿随访中心的患儿,年龄小于3岁(占1995—1998年该院PICU住院患儿的4%),因严重脑损伤、Glasgow昏迷评分(GCS)≤8分的患儿共计53例,其中12例(23%)死亡,3例(6%)随访丢失,38例(71%)存活,并接受了多学科预后评价。对其进行有关预后的前瞻性、描述性研究。结果已知预后的50例儿童中,23例(46%)GCS评分显示“恢复良好”,仅8例(16%)Bayley18—36个月婴儿发育-Ⅱ(BSID-Ⅱ)精神和运动指数评估达到“一般或更高”的分数。导致预后不良的急性损伤预测因素有:窒息、使用肾上腺素复苏、瞳孔无反应,动脉血pH≤7.2和GCS评分3分。38例幸存儿童,预测因子的敏感性和特异性:GCS分别为73%和83%;神经评分分别为86%和93%;运动评分分别为75%和89%。结论 急性脑损伤后GCS≤8分的3岁以下儿童,80%以上预后不良,包括死亡、残疾、神经或运动发育评分低于平均分数。对GCS5分者可能会过高估计其预后,需要对这些儿童进行全面登记和随访。  相似文献   
34.
开搏通 (卡托普利、巯甲丙脯酸 ,上海施贵宝制药厂出品 ) ,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治疗高血压病 ,充血性心力衰竭。 1985年Sasoko等报告该药可诱发顽固性咳嗷 ,此后有关报导逐渐增多。现将我院 1999— 2 0 0 1年在临床中所见 8例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 :所述病例用药前均无咳嗽 ,停药后咳嗽消失 ,再用又出现咳嗽 ,并排除呼吸道感染及其它病变所引起咳嗽 ,因而判定系由开搏通引起。 8例均服用开搏通 12 5mg~ 2 5mg ,一日二次。其中男性 3例 ,女性 5例 ,年龄 6 8~ 74岁 ,汉族 7例 ,藏族 1例 ,7例诊断为…  相似文献   
35.
[例1]女,58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半年伴消瘦入院.查体腹部无阳性体征,食管造影见肿物位于主动脉弓上3 cm,并管腔狭窄.  相似文献   
36.
为了解妊娠晚期人类小DNA病毒B19(HPVB19)感染情况、母婴传播及与早产或小于胎龄儿的关系,将104例母亲及其新生儿分成两组,试验组包括19例早产儿、32例小于胎龄儿及其母亲;对照组包括53例正常新生儿及其母亲。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母血、脐血和胎盘组织HPVB19DNA;用鼠抗B19单克隆抗体和B19联合抗原(VP1+VP2)建立了捕获式ELISA法检测母血和脐血HPVB19特异性IgM抗体。结果:104例母血中,HPVB19IgM阳性2例(1.9%),104例脐血中阳性3例(2.9%)。在母血、脐血及胎盘组织各104例中检出HPVB19DNA阳性分别为6例、4例、6例。因此试验组51对母婴共102例中6例有HPVB19感染(5.9%);对照组53对母婴共106例中2例有HPVB19感染(1.9%)。两组B19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意义。提示:在北京地区,妊娠晚期存在B19急性感染,应引起重视;B19感染与早产或小于胎龄儿的发生可能不相关;新生儿B19感染是通过胎盘传播的。对有B19感染证据的新生儿进行随访及研究如何阻止胎盘传播很重要。  相似文献   
37.
采用蛭蟅胶囊(含水蛭、蟅虫、穿山甲)合复肝煎(黄芪、党参、仙灵脾、鳖甲、虎杖、菟丝子、蛇舌草)治疗肝炎及早期肝硬变60例,并用西药对照治疗60例,总有效率分别为91.7%和75%,以治疗组疗效为佳。提示中药治疗有活血通络、软坚散结、益气固肾、扶正祛邪之功。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私立学校初中新生的情绪状况及性别差异,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青岛市某私立学校初一新生228人进行整群抽样测查,匹配市区公立学校初一新生239人作同期对照,并做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有15.79%处于焦虑状态(女生检出率较高),高于对照组(9.21%),差异有显著性(χ2=4.65,P<0.05);观察组SAS均分高于对照组及常模,其中独生子女SAS均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23.25%处于抑郁状态(男生检出率高),明显低于对照组(32.22%)(χ2=4.67,P<0.05),但SDS均分不低于对照组.焦虑和抑郁同时存在率也以观察组较高(12.28%),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χ2=4.27,P<0.05).结论私立学校初一新生存在以女生为主的较高焦虑检出率、以独生子女为主的较高焦虑水平以及以男生为主的抑郁检出率和较高抑郁水平,社会、学校和家庭要根据中学生的年龄和性别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39.
液体平衡状态与儿童脓毒性休克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液体平衡状态与儿童脓毒性休克预后的关系,以便指导治疗并帮助判断预后。方法44例脓毒性休克患儿,开始抗休克治疗时进行小儿危重症评分,监测每日液体平衡状态,比较不同液体平衡状态与患儿预后的关系。结果开始抗休克治疗的5 d内发生液体负平衡组27例,25例存活;液体正平衡组17例,9例存活,液体负平衡组存活率明显高于正平衡组(P<0.01)。存活患儿有5例液体负平衡出现在治疗第1天,12例出现在第2天,5例出现在第3天,1例出现在第4天,2例出现在第5天,存活患儿液体负平衡多数发生在抗休克治疗的前3 d。结论脓毒性休克患儿抗休克治疗的前5 d内发生液体负平衡提示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0.
[目的]通过头影测量的方法,比较同卵双生子间颌骨、牙齿、软组织的差异,初步探讨遗传因素对双生子颌面部软硬组织的影响.[方法]12对同卵双生子在正畸治疗前,每对同期拍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采用计算机头影测量软件进行软硬组织的定位和测量分析.按Wylie,Jarabak及Steiner等方法进行骨骼和牙齿38个参数测量,按Holdaway等方法进行软组织14个参数测量分析.[结果](1)双生子中颅部及相邻结构存在不一致性前颅底长及全颅长均有显著性差异,提示遗传因素对颅底长度影响较小;(2)双生子中上下颌骨间关系,前后面高度及软组织间无差异,提示遗传因素对颌骨的生长和软组织侧貌起重要作用;(3)双生子中牙-牙槽骨间,只有UI-NA距离一项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提示遗传因素可能起重要作用,同时环境因素也影响上颌切牙的位置. [结论](1)遗传因素对双生子颅部及颌面部软硬组织影响较大,导致双生子面部外形相似程度极高;(2)颅底长度可能受遗传因素影响小;(3)上颌切牙的位置同时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