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猝死者梗死区心肌热休克蛋白70(HSP70)、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mRNA和蛋白表达改变与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18例AMI猝死者的尸体解剖梗死区心肌为研究组,17例因交通事故快速死亡者的尸体解剖正常心肌为对照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心肌组织HSP70、HO-1的mRNA和蛋白表达,并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研究组梗死区心肌HSP70 mRNA(0.841±0.058)、HO-1 mRNA(0.918±0.161)和HSP70蛋白(3 556.68±574.19)、HO-1蛋白(4 336.68±865.30)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105±0.034、0.086±0.053、289.21±68.51、1 556.78±506.26,均P<0.01).研究组梗死区心肌细胞内HSP70、HO-1蛋白呈阳性或弱阳性表达;对照组心肌细胞内HSP70表达阴性,而HO-1蛋白有弱阳性表达.研究组梗死区心肌HSP70与HO-1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r1=0.865,r2=0.816,均P<0.01).结论 HSP70、HO-1可能共同参与了AMI的病理生理过程;HO-1在心肌细胞内表达可能具有普遍性,但在梗死区心肌表达更明显.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率及免疫抑制剂对其的影响。方法214例肾移植受者术后静滴甲基泼尼松龙(Mp)、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作为诱导期免疫抑制治疗;基础免疫抑制剂治疗为环孢素A、泼尼松和硫唑嘌呤;急性排斥反应时静滴Mp治疗,无效时给予ALG或OKT3。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定外周血白细胞CMV抗原,术后头3个月每周1次。结果214例肾移植受者中,126例(61.7%)术后发生CMV感染;70例(32.7%)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其中52例(74.3%)发生CMV感染,明显高于无急性排斥反应患者的51.4%(P〈0.01)。在126例CMV感染和88例无CMV感染的肾移植受者中,诱导期免疫抑制剂ALG平均剂量分别为(14.1±1.3)支和(13.2±0.9)支(P〉0.05),平均疗程分别为(4.7±1.3)d和(4.4±0.9)d(P〉0.05),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2.3%和20.5%(P〈0.01),其中需使用ALG治疗例数分别为23例、6例(P〈0.05),需OKT3治疗例数为15例和1例(P〈0.05)。结论肾移植受者术后CMV感染率高;术后短期的ALG诱导治疗可能不增加CMV感染发生率;急性排斥反应后免疫抑制剂尤其是ALG或OKT3的使用与CMV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3.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 OD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 C s)凋亡及其B cl 2和p53的mRNA表达。方法M ODS患者25例为M ODS组,18名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电子显微镜、荧光显微镜、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观察患者确诊48 h内及正常对照组的PBM C s凋亡;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检测PBM C s B cl 2和p53的mRNA表达。结果M ODS患者PBM C s出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其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5.4±9.2)%比(15.9±6.8)%,P<0.01〕;M ODS组的PBM C s凋亡细胞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040±0.096)个/高倍视野比(0.235±0.028)个/高倍视野,P<0.05〕。M ODS组PBM C s的B cl 2 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0.11±0.09比0.19±0.06,P<0.05);p53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45±0.09比0.25±0.12,P<0.05)。结论M ODS患者PBM C s凋亡异常增高,B cl 2 mRNA表达下调,p53 mRNA表达上调。提示M ODS患者存在细胞凋亡异常,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异常。 相似文献
44.
背景:目前对微小RNA-155在巨噬细胞中的表达和功能的研究还集中在总体单核巨噬细胞水平。目的:了解小鼠骨髓来源M1和M2巨噬细胞中微小RNA-155表达的差异。方法:用100U/mL干扰素γ和5μg/L脂多糖诱导骨髓细胞来源的巨噬细胞向M1分化,用10μg/L白细胞介素4诱导出M2巨噬细胞。结果与结论:流式细胞检测显示实验诱导的M1和M2巨噬细胞纯度分别达91%和95%。RT-PCR检测显示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在M1巨噬细胞中高表达,在M2中则基本不表达;而Ⅰ型精氨酸酶、发现于炎症区域1mRNA在M2中高表达,在M1中则表达较低;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mRNA在M1中的表达明显高于M2,相反白细胞介素10mRNA在M2中的表达高于M1(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M1巨噬细胞中微小RNA-155的表达量明显高于M2(P〈0.05)。提示微小RNA-155可作为鉴别M1,M2巨噬细胞的标志。 相似文献
45.
梁艳冰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24):137-138
目的:分析六君子汤合苍耳子散加减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2月诊治的50例小儿过敏性鼻炎患儿,按随机对照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六君子汤合苍耳子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症状及体征积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率.结...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患者外周血白三烯B4( LTB4)与p3 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p3 8MAPK)含量的变化及与MODS病情的关系。方法 对2 6例MODS患者进行病情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血中LTB4与p3 8MAPK含量,并与1 2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比较MODS患者MODS评分与外周血L TB4和p3 8MAPK的相互关系,及MODS组死亡与存活患者的MODS评分、外周血LTB4与p3 8MAPK含量。结果 MODS患者血清LTB4含量为( 92 3 .96±3 0 8.65) ng/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 2 453 .3 1±40 0 .93 ) ng/L( P<0 .0 5) ;MODS患者血清中p3 8MAPK含量为( 1 93 .83±1 0 6.3 2 ) ng/L,与健康对照组( 1 2 4.3 6±84.50 ) ng/L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MODS组中死亡患者的血清L TB4含量为( 4 44 .98±2 0 6.3 0 ) ng/L,明显低于存活患者的( 1 3 3 4 .51±53 0 .3 5) ng/L( P<0 .0 5) ;p3 8MAPK含量为( 2 72 .0 8±2 0 7.3 7) ng/L ,明显高于存活患者( 1 1 5.59±57.99) ng/L ( P<0 .0 5)。结论 MODS晚期病理生理变化与一般炎症反应有所不同。外周血L TB4与p3 8MAPK可作为MODS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高级氧化蛋白产物(AOPP)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MODS患者各90例.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患者静脉血中C-反应蛋白(CRP)和AOPP的浓度;同时对MODS患者进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Ⅲ(APACHE Ⅲ)评分,追踪患者1个月内的生存或死亡情况;分析CRP和AOPP浓度与器官功能障碍程度和病情转归的关系.以同期90例与患者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 MODS组患者血CRP[(22.22±4.32)mg/L3和AOPP[(130.66±18.08)μmol/L]浓度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38±0.89)mg/L和(33.20±5.32)μmol/L3和SIRS组[(5.32±1.22)mg/L和(48.58±6.03)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健康对照组与SIR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ODS组中死亡患者(47例)血CRP和AOPP浓度显著高于存活患者(43例,P均<0.05);MODS患者血CRP、AOPP浓度与APACHE Ⅲ评分E(98.66±20.87)分]均呈高度正相关(rl=0.469,r2=0.528,P均<0.01).血CRP、AOPP浓度随衰竭器官数增加而明显升高(P均<0.05),AOPP浓度与CRP呈高度正相关(r=0.448,P<0.01).结论 AOPP可能参与了MODS的发病过程,AOPP浓度异常增高反映MODS患者体内存在严重氧化应激状态,可作为判断MODS患者器官功能障碍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8.
环氧化酶-2与急性心肌梗死病情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通过检测急性心肌梗死 (acutemyocardialinfarceion ,AMI)患者血清环氧化酶 - 2 (COX- 2 )活性 ,探讨COX - 2与AMI病情的关系。方法 将样本分为AMI组和正常对照组 ,AMI组均于急性发病后 1 (治疗前 )、 2、 3、 7、 1 4d各抽一次空腹肘静脉血 2 0ml:正常对照组从体检健康人群中抽空腹肘静脉血 2 0ml,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COX - 2的活性。结果 COX - 2活性在AMI死亡组明显高于存活组 (P <0 0 5 ) ;AMI组COX - 2活性在 1、2、 3d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均小于 0 0 1 ) ,于 7、 1 4d它们与对照组比较则均差异显著性 (P >0 0 5 ) ;且COX - 2的活性变化与AMI患者的血清CK -MB含量的变化、临床积分、梗死面积均呈明显的正相关性。结论 COX - 2活性与AMI患者的病情变化相一致 ,随病情的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 ,病情减轻而下降 ,提示COX - 2可能参与了AMI的病理生理过程 ,COX - 2可能可作为AMI患者病情监测和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治疗及预后。方法:对45例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嗜铬细胞瘤进行分析。结果:嗜铬细胞瘤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但交感神经兴奋及高代谢症群仍为主要表现(血压升高75.6%,心悸73.3%,头痛68.9%,多汗66.7%,消瘦57.8%);结合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术前确诊率达95.6%;多种诊断手段相互配合对明确不典型病例肿瘤所在部位有实用价值;经用苯苄胺做充分术前准备,术中、术后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早期采用有效手段发现肿瘤,积极有效控制血压及症状,尽早手术,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0.
目的了解环氧化酶(COX)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8例符合美国胸科医师协会/危重病医学会(ACCP/SCCM)提出的SIRS和MODS诊断标准患者,其中SIRS组13例,MODS组15例,另以与息者年龄、性别相匹配的11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PBMCs中COX-2含量与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PAF—AH)活性;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PBMCs中COX-2与PAF—AH的mRNA表达。结果MODS组患者PBMCs中COX-2含量、PAF—AH活性及两者的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SIRS组(P均〈0.05),正常对照组与SIRS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死亡患者高于存活息者(P均〈0.05);3组PBMCs中COX-2含量与PAF—AH活性间呈正相关关系(r=0.329,P〈0.05)。死亡息者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氧合指数与存活患者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血糖、血肌酐则明显高于存活息者(P〈0.05和P〈0.01),CO2总含量(TCO2)、动脉血pH值均明显低于存活息者(P均〈0.01)。结论COX-2与PAF—AH参与了MODS的发病过程,而且可作为判断SIRS与MODS预后的参考指标;血糖、肌酐、TCO2、pH可作为判断病情及预后的其他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