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40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可可毛色二孢菌对白木香产生倍半萜诱导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明确可可毛色二孢菌Lasiodiplodia theobromae对白木香产生倍半萜的诱导作用。采用气质联用(GC-MS)对可可毛色二孢菌PDA发酵液进行检测,发酵液中检测到茉莉酸类化合物(jasmonates,JAs)。利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SPME-GC-MS)检测发酵液处理后白木香愈伤中沉香倍半萜成分,发现其能够诱导白木香愈伤产生α-愈创木烯(α-guaiene),δ-愈创木烯(δ-guaiene),α-蛇麻烯(α-humulene)3种沉香倍半萜。推测可可毛色二孢菌可产生茉莉酸类物质,其作为伤害信号分子诱导白木香产生倍半萜。  相似文献   
52.
目的 应用高通量抗体芯片技术(KinexTM Antibody Microarray)来研究中药I号方(PN-1)对阿尔兹海默病的治疗作用。 方法 将阿尔兹海默病模型小鼠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只,每天给予双蒸水灌胃,给药组8只每天给予中药提取物灌胃,给药3个月后,利用KinexTM Antibody Microarray 筛选出两组的差异表达蛋白,然后用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IPA)及查阅文献找到其中与阿尔兹海默病相关的蛋白分子。 结果 给予中药I号方(PN-1)的阿尔兹海默病小鼠与空白对照小鼠比较,差异表达蛋白其中与阿尔兹海默病相关,且存在变化的为:p- tau(T522)、COX2、 caspase6和caspase9下降;bcl-xl 和CaMK4升高。结论 中药I号方(PN-1)能从抗tau蛋白高磷酸化、抗炎、抑制凋亡和提高记忆力等多靶位改善阿尔兹海默病模型小鼠的病理生理表现,可能为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53.
目的 分析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引起凝血功能异常的临床特征和影响因素,为合理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提供依据。方法 对北京医院2013年1月~2019年12月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细菌感染≥3 d的住院患者进行研究。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患者3 259例,其中136例患者应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后出现了凝血功能异常的药物不良反应,用药后凝血异常出现的时间为3~15 d,平均6.59±3.24 d,主要表现为凝血指标异常和出血,其中有99.3%(135/136)的例患者不良反应分级为1~3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引起凝血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为剂量≥95 mg·kg-1、用药疗程≥9 d、肝肾功能异常以及无法正常进食。结论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可引起患者凝血功能异常,且中度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对于同时具有两种以上高危因素的患者,本研究建议预防性应用维生素K或者选择其他对凝血功能影响较小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54.
替考拉宁临床应用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和分析临床应用替考拉宁的用药合理性,为替考拉宁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电子病历系统筛选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使用替考拉宁的住院患者,提取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8例患者应用替考拉宁治疗,以肺部感染为主,占68.52%。病原学标本送检率达98.1%,送检样本阳性率为45.4%,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替考拉宁的37例(34.3%)。47例(43.5%)患者替考拉宁用药存在不合理之处,主要表现为未予起始负荷量(89.4%)、负荷剂量给药方案不合理(17.0%)以及未根据肾功能水平调整剂量(19.1%)等。结论:应继续规范替考拉宁的临床使用及给药方案,特别是负荷剂量及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剂量调整,提升替考拉宁合理使用水平。  相似文献   
55.
目的:对国产沉香的源植物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查尔酮合酶(chalcone synthase,CHS)基因AsCHS1编码区进行克隆,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表达分析。方法:根据已报道的白木香伤害转录组高通量测序结果分析获得1条具有查尔酮合酶保守结构域的CHS基因序列,采用RT-PCR技术,以不同伤害时间白木香木质部混合样品总RNA为模板克隆得到白木香AsCHS1的基因编码区序列,并对AsCHS1蛋白进行理化性质、蛋白二级结构及三维结构预测分析。另外,采用qRT-PCR方法,以组蛋白(histones)为内参对AsCHS1基因在伤害胁迫下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序列分析表明,所克隆的AsCHS1基因编码区开放阅读框(opening reading frame,ORF)长为1 194 bp,编码397个氨基酸残基,命名为AsCHS1。qRT-PCR实验证明该基因表达量在伤害后12 h最大,说明该基因能够在早期响应伤害胁迫。结论:白木香AsCHS1基因的编码区序列的分离克隆为进一步研究AsCHS1蛋白在白木香中黄酮合成途径中的功能及表达调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6.
57.
目的研究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的夫妻间传播率,为预防控制性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某农村地区,2000—2007年陆续发现的110对配偶-方为HIV-1感染者,均为1990—1997年间-次性输血而感染,无其他感染因素,感染后与配偶无保护性生活7.51年,感染者的配偶否认除夫妻无保护性传播以外的艾滋病传播因素。对感染者配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blot)检测HIV抗体。结果HIV-1的夫妻间传播率为17.3%,年均传播率为2.3%。其中妻子传给丈夫的概率为19.1%,平均年感染机率2.7%;丈夫传给妻子的概率为9.5%,平均年感染机率1.1%。无保护性生活时间越长、妻子感染时丈夫的年龄越小感染率越高,测算夫妻间每次无保护性交的感染机率为0.024%~0.032%。HIV阳性妻子每次无保护性交传染给丈夫的机率是0.028%~0.037%;HIV阳性丈夫每次无保护性交传染给妻子的机率是0.011%~0.015%。结论在夫妻-方感染日期明确、夫妻无保护性生活年限明确的情况下,得到的HIV-1的夫妻传播率,对预防控制艾滋病性传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传播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的机会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来自某地一次输血感染HIV-1的母亲出生的子女进行回顾性定群研究,并采集血标本检测HIV抗体。结果母乳喂养组的母婴传播率为37.3%(25/67),远高于非母乳喂养组的11.1%(3/27)。母亲感染1年内是母乳喂养传播率第一峰值期,第1-2年是谷底期,第3-9年逐年上升,第7-9年是第二峰值期,第二峰值高于第一峰值。存在不同母婴传播因素的母乳喂养传播率,均显著高于人工喂养组或家庭日常生活接触组。母乳喂养9个月以下未发现母乳喂养传播者,而母乳喂养10个月以上的传播率逐渐升高。结论母乳喂养是HIV-1传播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9.
别只问你的爱人为你做了什么,问问你自己有没有在他(她)身上花心思吧。爱要让对方看到、听到、感受到,好好宠宠你的爱人吧。以上五十种表达爱的方式不可不学!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血浆氧化应激损伤水平和Klotho蛋白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6名在四川省人民医院确诊为NSCLC的患者,另选50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分别采集其血浆。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水平采用试剂盒检测。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血浆Klotho的表达。Klotho表达量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甲基化特异性PCR(MS-PCR)检测Klotho甲基化水平。CpG岛甲基化率采用焦磷酸盐测序法。结果:相对于对照组[(94.56±16.40) mU/L],观察组SOD含量[(79.86±18.24) mU/L]明显降低(t=4.487,P=0.000),观察组MDA水平[(2.87±2.26) pg/mL]与对照组[(2.52±1.06) pg/mL]无统计学差异(t=1.675,P=0.097),观察组CAT水平[(18.50±4.62) U/mg]与对照组[(25.26±3.54) U/mg]相比明显降低(t=8.605,P=0.000)。观察组(0.66±0.16)比对照组(1.04±0.10)血浆Klotho基因(t=14.93,P=0.000)降低;观察组(0.70±0.20)比对照组(1.04±0.10)血浆Klotho蛋白表达(t=10.92,P=0.000)降低,且Klotho蛋白表达量与SOD水平(r=0.768,P=0.000)和CAT水平(r=0.708,P=0.000)呈正相关。观察组Klotho启动子CpG岛甲基化水平升高。结论:Klotho甲基化可能是NSCLC患者血浆氧化应激状态的一个临床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