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3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描述了芫芬根皮的药材性状,组织构造及粉末特征,为鉴别芫花根皮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选白花前胡蜜炙工艺。方法: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法,以水溶性浸出物含量、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及白花前胡丙素(Pd-Ia)含量为考察指标,优选白花前胡蜜炙工艺。结果:蜜炙白花前胡的最佳工艺为:取净白花前胡饮片100g,加蜂蜜25g,闷润1.5h,于80℃炒干。结论:验证实验表明:所选的最佳炮制工艺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3.
HPLC测定前胡饮片中白花前胡丙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胡为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PeucedanumpraeruptormDunn的干燥根[1]。辛、苦,微寒;归肺经。散风清热,降气化痰。用于风热咳嗽痰多,痰热喘满,咯痰黄稠。前胡生用切薄片,炮制品历代不统一,有甜竹沥制、生姜汁制和蜜制等;前胡的现代炮制方法也没有统一,随各地区临床用药习惯不同,主要是增加前胡的润肺、止咳、祛痰功效,以蜜制为主。2005年版药典尽管以白花前胡甲素作为质量控制指标,规定了前胡药材的定量方法,但对前胡药材饮片的定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霍山石斛内生真菌Fusarium lactis的次生代谢产物。方法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反相、中压、高效液相制备等多种色谱法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方法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霍山石斛内生真菌Fusarium lactis中分离得到2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N-苯乙基乙酰胺(1)、1H-indole-3-carbaldehyde(2)、胸腺嘧啶(3)、尿嘧啶(4)、lignoren(5)、尿嘧啶核苷(6)、己六醇(7)、腺嘌呤核苷(8)、环-甘氨酸-(L)-脯氨酸(9)、环(D)-脯氨酸-(L)-苯丙氨酸(10)、环(L)-脯氨酸-(L)-苯丙氨酸(11)、2-pyrrolidinone(12)、N-methyl-2-pyrolidinone(13)、环(L)-4-羟基-脯氨酸-(L)-苯丙氨酸(14)、brevianamide F(15)、3-甲基哌嗪-2,5-二酮(16)、7,8-dimethylbenzo[g]pteridine-2,4(1H,3H)-dione(17),环(L)-酪氨酸-(L)-苯丙氨酸(18)、啤酒甾醇(19)、大豆黄素(20)、赤藓糖醇(21)。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霍山石斛内生真菌Fusariumlactis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初步筛选中药白毛夏枯草镇咳、祛痰作用的化学部位。方法分别用浓度为95%的乙醇和50%的乙醇回流提取白毛夏枯草,合并提取液,浓缩至浸膏,依次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得到3个部位;采用浓氨水引咳法观察小鼠咳嗽次数、引咳潜伏期;气管酚红法观察小鼠气管段酚红排出比较白毛夏枯草3个部位的药理活性。结果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明显的镇咳作用,并使小鼠酚红排出量明显增加。结论白毛夏枯草中起镇咳、祛痰作用的有效部位集中在乙酸乙酯提取物部位。  相似文献   
16.
采集野生延胡索Corydalisyanhusuo的种子,在苗圃中播种,栽培,发现其出苗率与种子的大小及成熟度有关。对其1年生块茎的生长形态及内部结构进行观察,其虽为双子叶植物,但出苗时仅1枚子叶,皮层有分泌组织,形成层发达,而木质部、韧皮都构不发达。  相似文献   
17.
以中药炮制学中的"半夏"教学内容为例,在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树立中医药文化自信,发扬工匠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相似文献   
18.
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中药资源与开发应用所需的基础知识,在中药类专业中开设植物生理学课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阐述了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改进、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及加强实验教学等方面的体会,推进植物生理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筋骨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筋骨草属有40余种植物,其中20多种植物的化学成分已有研究报道,该属含有80余种二萜类化合物、30余种甾体类化合物、20余种苷类化合物,少量的黄酮类及其他类成分。其中二萜类和甾体类成分为该属的主要特征成分,并初步分析这两类成分在该属中的分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诺丽果肉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其伟  吴培云  梁益敏  项晨  杜子伟  王刚 《中成药》2012,34(9):1729-1733
目的研究诺丽果肉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RP-18、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手段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和正丁醇部分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乌苏酸(2)、莨菪亭(3)、邻苯二甲酸二甲酯(4)、4-epi-dunnisinin(5)、(24S)-ergost-7-en-3β-ol(6)、19-羟基-乌苏酸(7)、胡萝卜苷(8)、丁二酸(9)、1-O-(3’-methylbut-3’-enyl)-β-D-glucopyranose(10)、borreriagenin(11)、3-methylbut-3-enyl-6-O-β-D-glucopyranosyl-β-D-glucopyranoside(12)。结论化合物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