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剂量CT扫描技术行肾脏3D建模打印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20年5月至2021年1月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并拟行肾脏3D打印的50例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随机分为A组(常规剂量3D打印, 25例)和B组(低剂量3D打印, 25例), 并选取C组(常规CT剂量图像, 25例)作为对照。扫描结束后, 记录并计算A、B组患者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和图像背景噪声(BN)。将A、B组患者的CT DIOCM数据传输到3D打印工作站进行3D建模、打印, 两组3D打印模型质量由两名泌尿外科医生进行打分, 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对3D打印模型质量进行差异性比较;两名医生的一致性检验采用Kappa分析。对3D打印模型的围手术期结果进行客观评价。结果 A组的CTDIvol、DLP和有效辐射剂量(ERD)值均高于B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B组的CTDIvol、DLP和ERD值与A组比较, 分别减少61.2%、57.8%和55.1%。A、B组3D打印模型质量的主观评分均为3或4分,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实验性慢性胰腺炎大鼠肝组织核转录因子(NF-κB)的表达以及药物的干预作用。方法:建立慢性胰腺炎大鼠模型,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NF-κB蛋白的表达,应用放免法检测血清IL-6、TNF-α的水平。结果:慢性胰腺炎模型组大鼠肝组织NF-κB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且血清细胞因子IL-6、TNF-α含量增加。大承气颗粒治疗组及丹参治疗组NF-κB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慢性胰腺炎导致大鼠肝组织NF-κB蛋白的表达升高,大承气颗粒及丹参对NF-κB蛋白的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置入导管辅助定位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上尿路阴性结石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3年-2016年182例肾或输尿管阴性结石病例.患者均预先置入输尿管导管或双J管,再利用导管辅助定位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结果 182例经体外冲击波碎石后复查结石形态有改变或有碎石排出的共165例,结石形态无改变无结石排出的有17例,总有效率90.65%.所有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过程及碎石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利用置入导管辅助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上尿路阴性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杨刚  李林  梁泉 《医疗卫生装备》2007,28(11):66-67
目的:通过分析MRI静磁场性伪影的产生机理,探究应采取的相应措施,观察其效果如何。方法:利用Siemens Impact1.0T和GESigna1.5T超导MR的SE、GRE等序列扫描患者或水模,根据静磁场性伪影的分类从改善内外环境、校正软硬件、修改参数或训练患者等方面采取各种解决措施。结果:静磁场性伪影得到不同程度的消除或减弱,图像质量改善明显。结论:通过相应解决措施可使多数静磁场性伪影减弱或完全消除,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临床分型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临床特征和胸部CT影像学表现.方法 收集2020年2月9日至3月9日武汉火神山医院确诊为COVID-19患者506例,将其分为普通型(n =365)和重型(n=141),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胸部CT影像学表现.采用x2和Fisher确切概率法对数...  相似文献   
6.
目前去肝脏胆碱能神经动物模型尚没有明确标准 ,只能通过仔细操作确保肝脏与食道及贲门之间没有组织残留[1] 。我们建立了去肝脏胆碱能神经(IHCD)大鼠模型的手术规范 ,从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以及超微结构等角度对这一模型进行了全面的评价。一、材料和方法1.实验动物与分组 :健康Wistar大鼠 2 8只 ,体重 170~ 2 0 0 g(购自军事医学科学院第四研究所 ) ,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 ,每组 14只。2 .模型制备方法 :参照Tordoff等[2 ]的方法 ,加以改进 ,使肝脏完全游离。大鼠禁食不禁水 12h ,10 %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 (3 0 0mg/kg体重 ) ,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造影剂肾病(CIN)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在我院接受造影剂检查出现的18例CIN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 18例患者在造影后24~48h内均出现血肌酐(Scr)进行性上升,15例患者表现为非少尿型肾功能恶化,Scr为163.5~256.3μmol/L,尿量为860~3020mL,经适当补液纠正脱水、降血压、控制血糖、纠正心力衰竭等治疗后于7~14d后Scr恢复至造影前水平;3例患者表现为少尿型肾功能衰竭,Scr为590μmol/L,尿量为80~400mL,肾活检病理结果显示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细胞碎片,可见尿酸结晶,经合理药物治疗,间断给予血液净化治疗13d,尿量及Scr水平逐渐恢复正常痊愈出院。结论 CIN是可以预防的,关键是作好患者的筛选工作,避免CIN的危险因素,接受造影前必须监测肾功能的变化,同时还要积极寻找新的、更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双源CT冠状动脉检查的技术特点及其过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检查的原理、步骤及注意事项,归纳总结双源CT冠状动脉检查的技术特点及其一般过程。方法:以2007年度南京军区总院行双源CT冠状动脉检查患者的检查过程为样本,结合南京军区总院关于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的各种研究成果,对双源CT冠状动脉检查的技术特点及其一般过程进行总结。结果:双源CT冠状动脉检查的整个流程可分为扫描前准备、扫描、扫描后患者护理及图像后处理4个方面,检查过程中还有一些其他注意事项值得注意。结论:双源CT冠状动脉检查必须遵循一定的检查原则及一些注意事项才能发挥其最大优势。  相似文献   
9.
梁泉  张海滨  徐文峰  李斌 《当代医学》2011,17(35):63-64
目的 比较后腹腔镜肾切除术与开放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78例肾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开放手术治疗,实验组给予后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t=2.236,P〉0.05),但实验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 院时间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t=38.453,P〈0.01;t=3.495,P〈0.05;t=3.270,P〈0.05;t=4.189,P〈0.05).结论 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和技术的熟 练,后腹腔镜手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双源双能量CT检测痛风石的初步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双源双能量CT(DECT)检测痛风结石的价值。材料与方法:3例已确诊为痛风的患者以及10例对照者纳入本研究,均在双源CT上进行了手或足的DECT扫描,利用痛风结石软件进行分析,并以绿色伪彩色显示;记录是否能够显示痛风石以及其分布情况。结果:3例患者双足以及双手均显示多发骨内和骨外痛风石,以指(趾)间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最显著;而10例对照者的双足均未显示痛风结石。结论:DECT能以伪彩色编码的形式显示并定量研究痛风结石,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