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5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5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药物渴求对复吸行为的始动作用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药物渴求是影响复吸行为最主要的始动因子之一。操作性行为理论认为动物的觅药行为和人类的用药行为主要是由药物正性强化和负性强化的药理学特征来决定的,产生药物渴求,导致复吸行为,外界的条件性刺激可以与觅药/用药行为建立经典的条件性反应,从而对药物渴求和复吸行为产生影响,药物滥用行为不仅具有生物学特征,而且具有明显的社会学特征,因此,药物渴求的理论模式至少包括下列5个方面的内容;(1)奖赏性药物渴求;(2)消除性药物渴求;(3)强迫性药物渴求;(4)获得性药物渴求;(5)社会性药物渴求。我们认为在加强复吸和渴求社会生物学机制研究的同时,也应该注重人类复吸行为的社会学研究,为预防和干预复吸行为提供科学的理论和依据。  相似文献   
62.
<正>1956年,γ-氨基丁酸(gamma aminobutyric acid,GABA)作为主要的中枢神经系统(centrol nervoussystem,CNS)抑制性递质被发现。这引发了人们对可通透血脑屏障的GABA类似物的探寻,以期研制潜在的治疗性药物。随后,γ-羟基丁酸(γ-hydroxybutyrate,GHB)在脑中被发现并于1964年在实验室被合成[1],且作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在临床  相似文献   
63.
目的比较胸腔镜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与开放式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2月医院收治的60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胸腔镜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左胸入路开放式食管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年的随访,两组术后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虽然手术时间延长,但是出血量少、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64.
患者,女,25岁,因少量鼻出血6 d到当地医院就诊,查胸部CT发现右腋窝肿物后前来我院治疗,于2007年10月24日以右腋窝肿物性质待查收入我科.患者偶觉有背部钝痛,无放射痛,偶觉头晕乏力.  相似文献   
65.
单侧肺移植为终极性肺病病人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1996年12月24日,我们为1例56岁女性患有右全肺支气管扩张件严重肺功能受损病人施行了右侧肺移植手术。本例肺移植采用生物蛋白胶封闭支气管吻合口的方法,支气管吻合口愈合良好。病人术后存活45天,因并发脑多发性出血而死亡。本文重点介绍单侧肺移植技术,特别是生物蛋白胶封闭支气管吻合口的方法。  相似文献   
66.
食管内器械性操作致食管穿孔时有发生 ,对这一严重并发症必须早期、及时、有效的诊治 ,才能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减低医疗费用。现就近年来我院收治 5例器械性食管穿孔病人的治疗情况 ,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例 ,男 3例 ,女 2例 ,年龄 2 3~ 61岁 ,食管硬镜表麻下取异物食管穿孔 4例 ,其中直接器械性穿孔 3例 ,异物 (手表 )致食管穿孔 1例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塑料扩张条扩张致食管穿孔 1例。食管穿孔部位 ,食管上段 1例 ,梨状窝穿孔 2例 ,食管中段癌 1例 ,咽后壁穿孔 1例。食管穿孔并发纵隔气肿5例 ,纵隔炎 2例 ,…  相似文献   
67.
目的:研究维拉帕米对甲基苯丙胺(MA)导致神经细胞损伤的影响,探讨维拉帕米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MTT法,乳酸脱氢酶(LDH)法,观察MA的神经毒性作用.运用DNA电泳法、流式细胞仪法,观察MA致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并研究了维拉帕米的保护作用.结果:(1)MA(0.25~3.00mmol/L)作用48 h和60h,能增加大鼠小脑神经细胞系R2细胞LDH的漏出率,分别为48.2%~89.3%和62.5%~97.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活细胞明显减少;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在G1峰前出现亚二倍体峰,MA所致R2细胞凋亡呈一定的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DNA电泳图谱则表现出典型的梯状条带.(2)维拉帕米(0.5~5.0 μmol/L)减少MA导致的R2细胞LDH的漏出率,改善细胞形态,对MA诱导R2细胞凋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维拉帕米对MA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MA神经毒性作用可能与L型电压依赖性钙通道有关.  相似文献   
68.
受他刊启发,本期开辟了[研究报道]栏目,其目的是为广大读者,特别是工作在戒毒一线的医务人员,提供一个了解国内研究人员在国外高水平刊物发表的研究成果的平台。本期共组织了三篇文章,一篇是一个课题组近年在国外期刊发表的研究成果总结报道:单针吗啡诱导小鼠行为敏化新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一篇是已采用英文语言在国外杂志发表过的中药治疗海洛因急性戒断症状的汇萃分析;一篇是相关数据库收录的药物滥用文献检索分析。希望大家喜欢,同时也希望大家支持,将自己在国外刊物已发表的重要研究成果,用中文总结,在本栏目展示。  相似文献   
69.
梁建辉  周星  梁显亮 《中华医学杂志》2009,89(35):2509-2512
目的 观察人工食管不同脱落时间对新生食管通道功能形成的影响,探讨人工食管替代切除食管术后安全脱落的时间范围及新生食管狭窄的处理方法 .方法 观察一组(18只实验猪)人工食管替代切除食管术后,第1、2、3、6个月不同时间段发生人工食管脱落所出现的并发症,新生食管的组织结构,进食功能以及实验动物的生存情况.结果 在1个月内发生人工食管脱落有3只,都发生新生食管严重狭窄(φ<0.5 cm)造成重度进食困难(Bown's Ⅳ级)并发症,食管扩张治疗失败,全部在短期内死亡.在2个月内发生脱管有4只,新生食管出现中至重度狭窄(φ 0.5~0.9 cm)导致进行性进食困难(Ⅲ~Ⅳ级),3只经反复食管扩张治疗效果不明显,短期内死亡,1只采用重置裸支架治疗能迅速解决进食问题,得以长期存活.在3个月内发生脱管有4只,新生食管出现轻至中度狭窄(φ0.9 cm~1.5 cm)导致轻至中度进食困难(Ⅰ级~Ⅱ级),除2只计划处死观察外,其余2只中度进食困难实验动物采用重置裸支架治疗迅速解决进食问题,长期存活.在3个月以后发生人工食管脱落有7只,新生食管呈现扩张并相对性狭窄(φ1.9 cm)和短暂的轻度进食困难(Ⅰ级),其后进食困难自行缓解,无须治疗均能长期生存.结论 人工食管(植入体)在原位停留时间2~3个月对形成一条具有通道功能的新生食管是必要的,停留时间越长,对形成具有通道功能的新生食管越有利,重置裸支架治疗对该时段脱管出现严重的新生食管狭窄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超过3个月发生人工食管脱落,新生食管已形成具有通道功能的管道,对进食影响不大,实验动物都能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70.
目的 观察曲马朵是否对吗啡所致小鼠僵住症产生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抓棒”实验测定小鼠的僵住持续时间。结果 ①曲马朵在10~ 90mg·kg- 1范围内不能诱发小鼠产生僵住症 ,但呈剂量依赖性抑制 4 0mg·kg- 1吗啡诱发的小鼠僵住症 ;②氟西汀 (2 0 ,30和 4 0mg·kg- 1)、吗氯贝胺(12 .5 ,2 5 ,5 0mg·kg- 1)、5 羟色氨酸 (12 .5 ,2 5和 5 0mg·kg- 1)增强曲马朵抑制吗啡所致小鼠僵住症的作用 ;③对氯苯丙氨酸 (30 0和 35 0mg·kg- 1)拮抗曲马朵对吗啡所致小鼠僵住症的抑制作用。结论中枢 5 HT能神经系统参与曲马朵对吗啡所致小鼠僵住症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