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79篇
预防医学   46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33篇
  3篇
中国医学   46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VDLP与VTLP方案治疗初治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王良妥  李洁  宋小燕  陈国枢  徐兵 《广东医学》2008,29(10):1737-1738
目的比较VDLP(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左旋门冬酰胺酶和强的松)与VTLP(长春新碱,吡柔比星,左旋门冬酰胺酶和强的松)方案治疗成人初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将67例确诊的成人初治ALL分为两组行诱导化疗,其中VDLP方案38例,VTLP方案29例。结果VDLP方案与VTLP诱导化疗后,其完全缓解(CR)率分别是81.6%和86.2%,两组之间CR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VTLP组诱导CR所需时间及12月内累计复发率均显著低于VDLP组(P<0.05)。VTLP组骨髓抑制早于VDLP组且持续时间长,但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VTLP组继发感染率达55.6%,显著高于VDLP组(26.3%)(P<0.05)。结论VTLP方案对成人ALL诱导CR所需时间短、复发率相对较低,毒副作用可以耐受,可作为初治的成人ALL的首选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2.
尹金妥  李路亚  孟萌  梁平  白靖  冯锐 《中国药业》2022,(16):115-119
目的 为临床合理使用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医院2016年至2021年上报的78例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引发的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分析患者的临床诊断、病史、药物食物过敏史、性别年龄分布,该药用法用量、联合用药,ADR发生时间、临床表现、处理措施和转归情况等,总结其ADR的临床症状和特点。结果 78例ADR报告中,临床诊断最多的为卵巢癌(31例,39.75%);病史中有手术史的最多(60例,76.92%);患者年龄主要为41~70岁(62例,79.49%),用药频率均为每日1次,单次剂量多为20 mg(62例,79.49%);发现的新的一般ADR包括腰痛、心前区疼痛、呼吸困难、脸色青紫、掌红斑,新的严重ADR包括斑丘疹和低血压;累及器官/系统以呼吸系统损害最常见(40例,33.06%);ADR多发生于用药后10 min内(46例,58.97%);痊愈8例(35.90%),好转48例(61.54%)。结论 临床应用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过程中应加强监护,尤其是用药后10 min内,一旦发生ADR,应及时停药并对症处理。临床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该药ADR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与汉族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6年1~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和乌鲁木齐市宝科达医院健康体检的670人血标本,检测血尿酸、血液生化指标以及ApoE基因型。结果: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ApoE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高尿酸组和正常组ApoE基因型分布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维吾尔族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和维吾尔族ApoE基因型中E3/3占主导,汉族E2/2〉E4/4,而维吾尔族正好相反。与正常组相比,高尿酸组ApoEε2等位基因频率降低,而ε4频率升高,ε4等位基因可能是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两个民族高尿酸组不同等位基因血尿酸(SUA)和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外的各生化指标均高于正常组,而且两个民族高尿酸组和正常组尿酸和血脂代谢指标水平在ApoE等位基因ε2、ε3、ε4型中也有一定的差别。结论:ApoEε4等位基因可能是汉族和维吾尔族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遗传易感基因,但仍然表现出民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因化疗诱发的高血糖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2月收集的62例ALL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是否伴随高血糖分为无高血糖组30例和高血糖组32例,比较化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化疗后生存状况.结果 化疗前,所有患者血糖水平均显示正常.化疗期间,无高血糖组患者血小板浓度低于50×109/L的发生率为30.00%(9例),感染发生率为40.00%(12例);高血糖组血小板浓度低于50×109/L的发生率为56.25%(18例),感染的发生率为65.62%(21例),高血糖组患者血小板降低和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无高血糖组(P<0.05);无高血糖组的血小板平均浓度为(88.21±7.94)×109/L,明显高于高血糖组的(52.79±8.73)×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Zubrod评分、白细胞数目、是否出现肝肿大及核型Ph(+)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糖组复发率为28.13%(9例),无高血糖组患者无复发或死亡情况发生(P<0.05);无高血糖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43.61个月,明显长于高血糖组患者的12.8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糖组5年无疾病生存率为69.10%,明显低于无高血糖组的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疗治疗ALL诱发高血糖症状会增加临床并发症风险,增加患者复发和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加强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的风险管理,保障患者管道安全。方法:借鉴失效模式、效应与危害性分析(failure mode,effects and criticality analysis,FMECA)的风险管理方法,确定关键控制点,对非计划性拔管的失效后果危害性进行分析,确定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优先指数并进行评估。结果:针对各环节可能发生的风险设置控制措施,确定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的关键控制点为:对患者、家属的健康宣教不足、对高危人群评估不足、管道固定不妥当。目前我院非计划性拔管发生失效后果的风险优先指数大多处于低-中等风险的等级。结论:预防非计划性拔管发生过程中应重点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健康宣教不足、对高危人群评估不足、管道固定不妥当等控制措施的改进及优化。  相似文献   
16.
17.
正原发于气管、肺的肉瘤少见,其中纤维肉瘤更为罕见,现将青海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例纤维肉瘤致窒息性气管狭窄的患者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78岁,汉族,河北籍,主因"咳嗽、气短1个月,加重伴呼吸困难1 d"于2017年2月6日收入院,患者于1个月前无诱因出现咳嗽,伴有气短、气憋,活动后明显加重,偶有咳痰,为黄白色黏痰,不易咳出,无发热、胸痛、咯血及痰中带血,在当地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免疫途径和佐剂对NTHiP6蛋白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原核表达质粒PGEX-6P2/P6转入E.coli XL1-Blue,IPTG诱导P6蛋白的表达并进行纯化。以不同免疫途径(皮下,腹腔,滴鼻)用P6蛋白免疫小鼠,每组12只。然后另取小鼠分为PBS组和不同佐剂组(MDC、IL-2、弗氏佐剂),每组15只,采用皮下注射途径免疫。共免疫3次,间隔2周,用ELISA检测小鼠血清特异性IgG抗体,用CCK-8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用ELISA检测IL-4和IFN-γ水平。结果在大肠埃希菌中成功表达P6蛋白。3种免疫途径相比,皮下途径免疫诱导的IgG抗体滴度为1 279.97±3.87,腹腔免疫组为427.16±3.08,滴鼻免疫组为253.98±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3,P<0.05)。采用皮下免疫途径时,MDC组诱导的IgG抗体滴度、IL-4水平分别为7 421.02±3.30和79.64±2.75,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FN-γ水平和脾淋巴细胞增殖指数与IL-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MDC佐剂并采用皮下途径注射可使NTHiP6蛋白疫苗获得较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冷处理对不同食品来源及不同血清型的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影响,为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防治提供基础信息。方法使用结晶紫染色法对单增李斯特菌食品分离株在37 ℃、4 ℃冷胁迫及4 ℃冷适应条件下生物膜形成能力进行测定,并对代表菌株的生物膜相关基因hpt、luxS及sigB进行基因序列分析及表达量差异分析。结果37 ℃条件下,1/2c血清型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形成能力较强,不存在生物膜形成能力弱株。 37 ℃条件下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强组(3株)以及中组(10株)菌株中,9株菌的hpt基因发生非同义突变。 冷处理条件下4株中组菌株中,1株菌的sigB基因表达量增多,3株菌的hpt基因表达量增多。结论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形成能力与血清型相关,1/2c血清型菌株在37 ℃条件下具有较强生物膜形成能力。 hpt基因突变株在37 ℃下具有较强生物膜形成能力,冷处理使得病原菌生物膜形成能力降低,但hpt及sigB基因的过量表达会增强4 ℃条件下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6种抗菌中药对鼠疫菌的抑菌活性作用.方法 选择6种(黄连、苦参、连翘、大黄、生地、知母)常用抗菌中药,分别采用水提法制备至质量浓度1 mg/L的药液.应用液体稀释法测定上述中药对鼠疫菌201株与EV76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黄连、大黄与连翘抑制鼠疫菌的作用均较强,MIC值均≤0.050 00 mg/L,其中大黄的抑菌作用最强(MIC值为0/025 00 mg/L).同一种中药对鼠疫菌不同菌株的MIC值相同.结论 常用抗菌中药对鼠疫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