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878篇 |
免费 | 832篇 |
国内免费 | 44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79篇 |
儿科学 | 154篇 |
妇产科学 | 95篇 |
基础医学 | 595篇 |
口腔科学 | 197篇 |
临床医学 | 2215篇 |
内科学 | 1088篇 |
皮肤病学 | 116篇 |
神经病学 | 467篇 |
特种医学 | 51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6篇 |
外科学 | 871篇 |
综合类 | 4615篇 |
预防医学 | 1738篇 |
眼科学 | 102篇 |
药学 | 1744篇 |
39篇 | |
中国医学 | 1971篇 |
肿瘤学 | 44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9篇 |
2023年 | 356篇 |
2022年 | 400篇 |
2021年 | 599篇 |
2020年 | 501篇 |
2019年 | 433篇 |
2018年 | 376篇 |
2017年 | 246篇 |
2016年 | 284篇 |
2015年 | 321篇 |
2014年 | 728篇 |
2013年 | 770篇 |
2012年 | 808篇 |
2011年 | 903篇 |
2010年 | 868篇 |
2009年 | 765篇 |
2008年 | 733篇 |
2007年 | 724篇 |
2006年 | 670篇 |
2005年 | 706篇 |
2004年 | 657篇 |
2003年 | 611篇 |
2002年 | 558篇 |
2001年 | 520篇 |
2000年 | 394篇 |
1999年 | 384篇 |
1998年 | 285篇 |
1997年 | 228篇 |
1996年 | 225篇 |
1995年 | 213篇 |
1994年 | 226篇 |
1993年 | 160篇 |
1992年 | 152篇 |
1991年 | 138篇 |
1990年 | 126篇 |
1989年 | 124篇 |
1988年 | 105篇 |
1987年 | 94篇 |
1986年 | 85篇 |
1985年 | 102篇 |
1984年 | 66篇 |
1983年 | 54篇 |
1982年 | 45篇 |
1981年 | 34篇 |
1980年 | 18篇 |
1979年 | 16篇 |
1978年 | 14篇 |
1977年 | 14篇 |
1962年 | 18篇 |
1961年 | 1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63.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泌尿系结石成分特点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其中西医结合防治提供新的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确诊泌尿系结石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779例,收集患者基本信息、结石位置、结石形态和中医证型等临床资料,运用红外光谱分析法进行结石成分分析,观察结石分布、结... 相似文献
64.
65.
2020年初,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肆虐,防控情势严峻,全国大部分省市及地区相继宣布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当前,如何在重大突发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下规范高效地对临床研究协调员(clinical research coordinator,CRC)进行管理,是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以一般情况下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对驻院CRC管理为基础,对比一级响应下对驻院CRC的管理差异,提出管理要点,以期为特殊时期药物临床试验平稳有序进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6.
成人癫痫患者胼胝体形态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成人癫痫患者与非癫痫患者的胼胝体形态,探讨癫痫与胼胝体形态的关系.方法 利用MRI对50名癫痫患者和30名非癫痫患者进行扫描,选择通过胼胝体及中脑导水管的正中矢状位MRI片进行测量,分别测量胼胝体膝部、压部与体部前、中、后部的胼胝体厚度.同时确定胼胝体厚度低于非癫痫组每一个部位的第90%个胼胝体时为厚度变小,其余为正常范围厚度.结果 癫痫组患者胼胝体膝部、压部与体部前、中、后部的胼胝体厚度分别为11.36±2.36、7.67±1.47、6.79±1.16、4.79±1.13、11.71±2.30mm.非癫痫组依次为12.93±1.81、7.46±1.12、7.13±0.92、5.22±1.46、12.65±2.11mm.癫痫组胼胝体各部位厚度变小者依次为36%、26%、4%、26%、24%,其中癫痫组膝部厚度及膝部厚度变小患者的比率与非癫痫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癫痫患者较非癫痫患者膝部厚度变小,可能与癫痫发作及药物治疗有关. 相似文献
67.
激光切除犬前连合不同范围后创面恢复情况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自行研制的激光光纤把持器,以半导体激光烧灼实验犬前连合不同范围层次后,观察其创面恢复情况,以寻求临床治疗侵犯到前连合处声门癌的可行有效方法.方法:12条实验犬随机分成3组,A组前连合烧灼至甲状软骨内膜加右侧室带、声带加左侧声带前1/3;B组灼除甲状软骨内膜及部分前连合软骨加右侧室带、声带加左侧声带前1/3;C组灼除甲状软骨内膜及前连合处甲状软骨加右侧室带、声带加左侧声带前1/3,并于前连合处开一小窗.术后即刻、1周和4周分别观察各实验犬创面恢复情况、犬吠声嘶情况及有无出现术后并发症等.结果:全部实验犬均在半导体激光下1次完成手术,术后1周A组手术创面即有新生黏膜覆盖,术区水肿,炎性反应,犬吠声嘶程度较重;B组创面新生黏膜覆盖不全,慢性炎性改变,可见少许渗出及伪膜,犬吠声嘶程度较重;C组创面新生黏膜覆盖不全,局部见渗出较多,术区水肿,炎性反应及伪膜,犬吠声嘶程度较重,可见肉芽生长.术后4周A、B、C 3组前连合处均见不同程度粘连,有喉蹼形成,声带长度较前变短,A、B 2组前连合处黏膜色泽基本正常,炎性反应轻;C组前连合处黏膜可见暗红色慢性炎性反应改变,开窗处见有新生黏膜完全封闭,无感染迹象.大体标本观察,3组前连合处创面由修复上皮完全覆盖,C组前连合处见有完整黏膜及瘢痕样组织将开窗处创面封闭.3组1~3号实验犬4周后吠声嘶状况:A组较轻,B、C组2组稍重;3组体重术前术后变化不明显;各组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半导体激光烧灼实验犬前连合不同范围层次后,其创面恢复情况有差异,但最终创面均可获得良好愈合,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对临床中应用激光治疗侵犯至前连合的声门癌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已成为当前最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作者提出,在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防控机制的基础上,应及时开展全员培训,积极关注医务人员的健康问题;加强感染监测与感染暴发管理,做好不同工作区域、不同岗位医务人员的防护及清洁消毒工作;加强标本采集、运送管理及医疗废物管理;关注儿童患者管理过程中的特殊问题,如护士的配置、陪客的筛查与管理、母乳喂养问题及儿童玩具、尿布等的消毒处理等。作者同时对门诊、隔离病房等重点部门提出了管理建议,旨在为儿科门诊和病房预防与控制新型冠状病毒院内感染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9.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在促进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80例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内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医康复护理,临床施护15 d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和肢体活动能力(FMA)评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 5%(37/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 0%(30/40); BI、FMA评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P <0. 01)。结论:综合护理有助于提高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构建MDCK-MDR1细胞体外吸收模型并进行验证,以用于口服药物吸收和转运机制的研究。方法 将不同浓度组(1.0×108/L的L组、2.5×108/L的M组、5.0×108/L的H组)MDCK-MDR1细胞接种于24孔Transwell培养板上,培养1~7 d,通过吸光度值绘制MDCK-MDR1细胞生长曲线,观察不同培养时间点细胞的形态,测定不同时间点的跨膜电阻(TEER)值,确定形成单层膜结构的最佳细胞接种浓度和培养时间。通过荧光黄转运实验对不同浓度和时间点形成的单细胞膜结构进行验证。结果 L组、M组和H组分别在接种后第5、3、1天形成单层膜结构,分别在第5、4、3天时吸光度值达到峰值。L组在接种第5天时TEER值达到300Ω·cm2,第5~7天趋于稳定,故确定形成单层膜结构的最佳细胞接种浓度为1.0×108/L,最佳培养时间为5 d。荧光黄转运实验验证显示,该单层膜结构的荧光黄表观渗透系数为4.27×10-7 cm/s,低于通透性试验规定的5.0...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