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一期缝合联合银敷料治疗犬咬伤Ⅲ级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1年6月~2012年7月收治的50例犬咬伤的Ⅲ级创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一期缝合联合银敷料方法,对照组按照犬咬伤的常规处理,分别在治疗后半个月、1个月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总体有效率,以及两组的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疼痛评分、治疗费用。结果实验组治疗后半个月及1个月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治疗费用及疼痛评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期缝合联合银敷料可提高治疗狗咬伤创面的疗效,提高治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有进一步完善和推广的前景。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和痰中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变化及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对65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哮喘组,其中轻度组24例、中度组22例、重度组19例)及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痰及外周血中EOS检测,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重度组痰中EOS(38.6±13.9)%高于中度组(26.8±14.8)%(P〈0.05)和轻度组(15.4±9.5)%(P〈0.05);而中度组和轻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三组痰中EOS水平显著高于血(3.8±1.9、4.4±1.8、5.1±2.0)%(均P〈0.01),但三组血中EO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2周后,哮喘组痰和血中EOS占白细胞百分比分别为(20.8±11.5)%、(2.7±1.4)%均较治疗前(29.6±12.7)%、(4.2±1.9)%明显降低(均P〈0.01),与对照组的(1.9±1.2)%、(0.9±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2.87,均P〈0.01)。结论外周血和痰中EOS检测对评价支气管哮喘的炎症程度和病情有一定的价值,且检测痰优于血液。 相似文献
23.
清栓酶治疗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的疗效观察梁兴民袁小粤近年来,我们使用清栓酶治疗脑梗塞患者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60例患者均系我院住院病例。诊断标准按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2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3次修订的“各类脑... 相似文献
24.
目的:阐述外伤性脑梗死发生的原因与诊治方法。方法:对以往经治的外伤性脑梗死20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病人15例治愈出院,1例转院治疗,死亡4例。结论:及早对外伤性脑梗死病人作出诊断和早期预防及综合性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和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5.
以静脉留置管腰池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是常见的颅脑损伤疾病,有报道指出[1]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约12%的病例有严重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目前的研究认为[2],蛛网膜下腔的积血及其分解产物是造成脑血管痉挛的启动因子,及时清除蛛网膜下腔出血能阻断引起脑血管痉挛的病理反应。作者2004年11月~2005年12月采用小直径静脉留置管持续腰大池引流(LD)治疗tSAH 48例,对照同期腰椎穿刺34例及硬膜外麻醉管LD 35例,发现该方法既能免除反复腰穿造成的感染风险,又能明显降低硬外麻管堵管的现象,改善患者预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 相似文献
26.
27.
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阐述外伤性脑梗死发生的原因与诊治方法。方法 对以往经治的外伤性脑梗死20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病人15例治愈出院,1例转院治疗,死亡4例。结论 及早对外伤性脑梗死病人作出诊断和早期预防及综合性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和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8.
现将我院收治1例脑血管瘤报告于下: 患者,女32岁。突然头痛,呕吐、尔后昏迷1小时,1983年1月11日入院。患者突感头痛,昏迷,并呕吐胃内容物一次。既往体健。入院时深昏迷,呼吸表浅,双侧瞳孔等大,光反应迟钝,眼底视盘(—),四肢软瘫。心肺(—)。入院后一小时右侧瞳孔散大6mm,光反应消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