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皮肤病学   10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临床资料患者,男,37岁。主因左侧大腿及腹股沟丘疹、斑块半月余,于2012年3月12日就诊我科。患者半月前发现左侧腹股沟及左大腿处片状红斑、丘疹,可触及皮下结节,无自觉症状。于当地医院就诊,行皮损活检,组织病理检查发现真皮内有大量核异形  相似文献   
82.
目的 研究红茴香喷雾剂临床外用的止痛效果.方法 通过双侧面部对比研究,并使用视觉模拟疼痛标尺(VAS)评分比较红茴香喷雾剂的临床止痛疗效.结果 双侧面部对比研究观察显示,外用红茴香喷雾剂侧进行点阵CO2激光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时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侧(P<0.05).结论 红茴香喷雾剂临床止痛有一定的疗效,可作为点阵CO2激光治疗时的外用止痛剂.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甲真菌病流行病学特点如发病年龄、临床形态学分型、易感因素,以及致病菌谱状况。方法对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328例甲真菌病的病甲进行拍照和真菌检查(包括直接镜检、真菌培养),并对所有真菌检查阳性患者进行临床形态学分型,其中113例填写调查问卷调查易感因素。结果 328例甲真菌病统计结果显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45∶1,最主要的发病年龄为20~29岁(35.7%)。370例指甲及趾甲的临床形态学分型中最常见的是远端侧缘甲下型(51.4%),其次为全甲毁损型(24.3%),白色浅表型(18.6%),近端甲下型(5.7%)。196例甲标本培养阳性结果中皮肤癣菌最常见(82.7%),其次为念珠菌属(11.2%)和非皮肤癣菌的霉菌(6.1%)如曲霉属、青霉属、镰刀菌属等。皮肤癣菌中最常见的是红色毛癣菌,其次须癣毛癣菌。念珠菌属中最常见的是白念珠菌。113例经调查显示易感因素为家族性感染(11.5%),慢性肾病(4.4%)及肾移植(0.9%),糖尿病(1.8%),甲外伤(1.8%),白血病(0.9%)和特发性血小板较少性紫癜(0.9%)。结论临床通过对甲真菌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菌种分布等情况进行了解,可指导临床治疗及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4.
<正>色素减退性蕈样肉芽肿是较罕见的MF临床类型,在疾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极易与白癜风、白色糠疹、花斑癣、麻风等混淆,致误诊及漏诊,导致延误治疗。为提高对蕈样肉芽肿以色素减退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类型的认识及诊断水平,现将我科收治1例色素减退性蕈样肉芽肿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5.
<正>临床资料患儿,男,7岁。主因躯干色素减退斑3个月、出现红斑伴轻微瘙痒20余天,于2014年5月就诊。患儿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腹部出现类圆形色素减退斑,皮损渐增多,弥漫分布于躯干、四肢;20余天前,部分白斑中央出现红斑丘疹,表面覆盖白色鳞屑伴瘙痒。患儿平日体健,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疾病史。体格检查:一般状况良好,心、肺、腹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颈部、胸、背及四肢可见多发类圆形或圆形色  相似文献   
86.
新生隐球菌为一种普遍存在的异宗交配的腐生担菌纲类真菌,是少数人类机会性致病真菌之一,其利用复杂的信号途径来感应生存环境、控制生殖及多种致病因素.已经被系统研究的信号途径包括G蛋白-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神经钙蛋白-钙调节蛋白、促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Ras信号途径等.概述这4种主要信号途径的作用,以期通过对这些传导途径各个环节的了解,为寻找新的药物靶点,治疗新生隐球菌病提供帮助.
Abstract: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as a ubiquitous heterothallic basidiomycetous fungus,is also one of few opportunistic human fungal pathogen.It utilizes complex signaling pathways to sense environments and control reproduction and virulence factors.Well-studied signaling pathways in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include G protein-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protein kinase A, calcineurin-calmodulin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nd Ras signaling pathway.This review mainly describes the role of these four signaling pathways,so as to provide clues to the search for new drug targets for the treatment of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infection by improv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se signaling transduction pathways.  相似文献   
87.
88.
患者,女,61岁,汉族。全身多发散在红斑、丘疹、结节、斑块2个月余。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腹部出现红斑、结节,无明显自觉症状,未予重视。后患者因腹部皮损增大,且四肢、躯干等处出现多发类似皮损,遂就诊于本科。患者自发病以来一般情况良好,无发热、乏力及关节痛,无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无明显消瘦。否认局部外伤史,有台湾旅游史,于当地服用虫草制剂,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  相似文献   
89.
患者,女,38岁。右耳廓暗红色丘疹2年。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中上部血管增生,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浸润。根据患者临床及镜下特点诊断为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后消退,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90.
患者男,42岁。因胸部及下肢反复脓肿3年,出现溃烂伴疼痛1年入院。3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下反复出现面部脓肿,脓液排出后自行消退,故未予重视。2010年2月左侧锁骨区及胸部出现类似脓肿,脓液排出后表面溃烂,并迅速扩大,疼痛明显。患者于当地医院就诊,给予诺美沙星、林可霉素等治疗,疗效不佳,后使用草药(具体不详)口服和外敷后逐渐好转,留有暗红色瘢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