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皮肤病学   10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患者男,46岁,因前胸、后背、上肢疼痛性丘疹20余年于我科就诊,患者20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前胸、后背出现红色丘疹,伴疼痛,部分丘疹融合成斑块,曾于外院诊断为带状疱疹、多发性疖肿等,治疗未见好转.近2年来,患者诉红色丘疹疼痛加重,且双上肢亦出现类似皮疹,患者冬季天气变冷或平日遇凉后红色丘疹疼痛明显.既往体健,患者家族中无类似病史.体检:全身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情况:前胸散在红色丘疹、结节(图1),后背红色丘疹融合成片,部分呈带状分布,上肢外侧丘疹.皮肤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大致正常,上皮角下延,真皮内可见瘤体组织,瘤体由与立毛肌相似的平滑肌束组成,束间有裂隙,且排列杂乱,瘤细胞无异形性,核呈长形,两端顿圆,呈雪茄样(图2),符合平滑肌肿瘤改变,免疫组化:平滑肌肌动蛋白(+)、结蛋白(+),S100(-),Melan-A(-).临床结合病理检查诊断为多发性皮肤毛发平滑肌瘤.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儿童带状疱疹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例患者进行饮食、局部、心理、疼痛等方面护理,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3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及专业护理后,1~2周内,水泡干涸,结痂脱落,症状消失而痊愈。结论良好的心理护理、科学的饮食干预和积极的健康教育在儿童带状疱疹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3.
临床资料患者,女,36岁。主因颈部皮损10余年,于2012年10月19日来我院就诊。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颈部出现多发性淡黄色扁平丘疹,后渐隆起并融合成片状,弥漫至整个颈部,因无痛痒等不适,未进行治疗。患者体健,否认有类似疾病家族史。体检检查:一般状况可,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颈部可见密集  相似文献   
54.
报道1例恶性萎缩性丘疹病。患者男,58岁。因全身皮损5年余,急腹症剖腹探查术后11 d入院。躯干、四肢散在分布圆形、椭圆形淡红色丘疹,黄豆大小,周边呈环状隆起,境界清楚,中央破溃、萎缩。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深部小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部分小血管管腔闭塞。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改变符合恶性萎缩性丘疹病。该病临床罕见,累及系统,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55.
例1 女,71岁,2020年9月8日因全身红疹伴口唇黏膜破溃7 d于东部战区总医院就诊。2020年8月因右膝关节积液伴疼痛曾于外院静脉滴注地塞米松、口服头孢类药物等……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六号染色体短臂MHC区DRB3、DRBl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检测两个基因位点上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并对11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家系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 DRBl的SNP(rs707954:G/T碱基互换)等位基因与关系妄想症状呈显著相关(X^2=5.484,df=l,P=0.019),GG、GT、TT三种基因型频率在关系妄想症状中呈显著相关(X^2=6.771,df=2,P=0.034)。rs707954的三种基因型频率与情感淡漠症状呈显著相关(X^2=12.110,df=4,P=0.017)。结论 DRBl位点等位基因与关系妄想和情感淡漠症状高度相关,DRBl基因型与关系妄想症状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57.
临床资料 患者,女,56岁。因双足趾甲周赘生物40余年就诊。患者于40年前无明显诱因,双足趾甲甲根及侧缘出现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赘生物。后皮损逐渐增多,面积扩大,部分趾甲受累脱落,步行时疼痛。左手手指亦有相同皮损,但较足部轻微,  相似文献   
58.
患者男,43岁.躯干及四肢红斑8个月.患者8个月前肩部出现两处钱币大红斑、糜烂,当时未予重视,以后糜烂面逐渐扩大,同时头皮、胸背部逐渐出现散在大小不一的红斑,伴瘙痒,部分红斑表面有糜烂.患者曾于外院多次诊治,考虑为"湿疹",给予曲安奈德肌内注射2次,雷公藤多苷口服半个月,病情稍有缓解,但皮损无明显消退.发病以来,患者一般情况可,无发热等其他不适.  相似文献   
59.
临床资料 患儿男,2岁。因左面部发生群集红褐色丘疹、小结节1年半于我科门诊就诊。患儿出乍6个月左右左面部开始出现针尖至粟粒大红褐色斑点,无明显不适。随着患儿成长,左面部斑点逐渐增大、增多,遂来我科门诊就诊。体格榆查:心、肺、腹无异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皮肤科检查:左面部可见群集分布红褐色匠疹及小结节,边界清楚,  相似文献   
60.
目的:确定不同氧含量对新生隐球菌形态学的影响.方法:以厌氧、微需氧和二氧化碳产气袋建立不同氧含量培养条件,以大气条件为正常氧含量培养条件,在酵母膏胨葡萄糖培养基(YPD)、YES培养基、多巴和咖啡酸等培养基在37℃下培养3d至7d后,观察不同氧含量培养条件下新生隐球菌形态和产黑素情况.结果:厌氧条件下所有受试菌株的菌落直径明显减小(P<0.05),且不产生黑素.结论:新生隐球菌可在厌氧条件下生长.氧含量下降(<21%)抑制新生隐球菌的生长及黑素形成,不同菌株对氧含量变化的反应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