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3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王新红  栗志远 《河北医药》2012,34(2):276-277
随着抗感染药物的广泛使用,在有效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同时,也引发了日益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和细菌耐药性.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是进行抗感染治疗的前提,了解和掌握临床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和变化趋势,对其供应管理及指导临床合理使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我院2005至2008年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一种操作简单、切实可行的前庭损伤小鼠模型.方法:动物全麻后中耳注射100 mg/mL对氨基苯胂酸溶液0.05 mL.3 d后以空中翻正反射成功率、接触翻正反射恢复时间以及头偏和游泳行为学评分对小鼠前庭功能作评估.结果:内耳注射对氨基苯肿酸溶液后,小鼠空中翻正反射成功率明显降低、接触翻正反射恢复时间明显延长,头偏明显且游泳能力显著降低,提示对氨基苯胂酸溶液损伤了前庭器官.结论:该模型是一种操作简单、切实可行的前庭损伤小鼠模型.  相似文献   
13.
1 临床资料 患者,刘某,女,44a。2001年 2月 11日,因感冒咳嗽,自服神奇枇杷止咳冲刑5g(贵州神奇制药有限公司,批号98100612),用药后半小时,出现心慌、恶心、头痛、头晕、全身发冷。遂到门诊治疗,给予马来酸氯苯那敏片8mg,tid;葡萄糖酸钙片1g,tid。次日,感觉良好,无上述症状。2 讨论 该患者平素身体健康,无药物过敏史。患者咳嗽期间,除眼用“神奇枇杷止咳冲剂”外,没有服用其他药物,故可确认此反应系统药所引起的。此药系中药复方制剂,其主要成份有枇杷叶、罂粟壳和桔梗等,功效为止咳…  相似文献   
14.
褪黑素减弱小鼠对吗啡的精神和身体依赖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褪黑素(m elatonin,MT)对吗啡依赖小鼠精神依赖性和身体依赖性的抑制作用。方法:用小鼠条件性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ce,CPP)模型及吗啡身体依赖进行观察。结果:单纯MT组小鼠在偏爱侧(黑箱)的停留时间给药前后差异无显著性。与吗啡同时ip MT10 m g/kg 5 d,显示出抑制吗啡精神依赖性反应的作用(P< 0.01)。单次ip 给药,MT10和20 m g/kg,或连续与吗啡一同给予MT 10和20 m g/kg,可剂量依赖地减少小鼠的跳跃次数(P< 0.05)。结论: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MT具有抗小鼠对吗啡精神依赖和身体依赖的作用,且本身未显示精神依赖性反应。  相似文献   
15.
西那沙星对幼龄大鼠的软骨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西那沙星(sinafloxacin)静脉注射对幼龄大鼠关节软骨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雌雄各半,按照体重随机分为西那沙星低、高剂量组(iv,10和60 mg·kg~(-1))、加替沙星阳性对照组(iv,60 mg·kg~(-1))和空白对照组(iv生理氯化钠溶液10 mL·kg~(-1))。各组连续给药7 d。d7给药后24 h处死动物取完整膝、髋关节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西那沙星可使幼龄大鼠膝、髋关节软骨表层幼稚软骨细胞数量减少,骨骺软骨细胞变性坏死,且存在量效关系。结论:西那沙星10~60 mg·kg~(-1)连续iv 7 d对幼龄大鼠关节软骨有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简便、易操作的评价小鼠前庭功能损害的整体动物模型。方法昆明种小鼠分对照组、旋转组、假损伤组和前庭损伤组4组,每组8只。化学性迷路切除由戊巴比妥钠麻醉下双侧鼓室内注射对氨基苯砷酸(arsanilic acid)0.040ml(100mg/ml)造成,恢复3d转入代谢笼单笼饲养。对照小鼠注射等容生理盐水。小鼠每天被放入直径20cm的水平转台,以70r/min变速旋转75s(转15s停5s),连续3d,以及旋转后5d,检测食量、异食高岭土量、接触翻正反射恢复(CRR)时间和露头游泳时间。结果旋转前的3d,对照组、旋转组、假损伤组与前庭损伤组小鼠的食量和异食高岭土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旋转的3d以及旋转后的5d,假损伤组与前庭损伤组小鼠的平均食量在4.36~4.40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旋转组2和3d异食高岭土量分别增加185%和223%。假损伤组小鼠旋转的3d,平均异食高岭土量则从旋转前的0.12g分别增加到0.29g,0.36g(P<0.01)和0.35g(P<0.01);旋转后1d下降至0.25g(P<0.01),2d为0.17g,3~5d则与前庭损伤组持平。旋转3d和旋转后5d的前庭损伤组小鼠,平均异食高岭土量始终为0.12~0.15g。假损伤组小鼠平均CRR和露头游泳时间分别为3.13和59.4s,而前庭损伤组小鼠分别为36.3和19.1s。结论双侧化学性迷路切除小鼠对被动运动诱发的3种行为反应消失,可作为一种评价药物对前庭损害的行为模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前庭器官在旋转诱发的小鼠应激镇痛中的作用。方法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吗啡组和旋转组,每组小鼠腹腔注射纳洛酮或生理盐水15 min后,观察给予吗啡或旋转(转速250 r/min,时间1 min,每旋转15 s暂停5 s)刺激后的热板潜伏期。另取小鼠连续7 d皮下注射吗啡形成耐受后,观察吗啡耐受小鼠旋转后的热板潜伏期。最后,内耳注射对氨基苯胂酸损伤小鼠前庭器官,观察化学迷路切除小鼠旋转后的热板潜伏期。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纳洛酮组小鼠旋转后热板潜伏期无明显变化(P>0.05),皮下注射吗啡后热板潜伏期显著下降(P<0.05)。吗啡耐受小鼠旋转后热板潜伏期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内耳注射对氨基苯胂酸后,小鼠接触翻正反射恢复时间显著增加、游泳能力显著下降(P<0.05),且化学迷路切除小鼠旋转后热板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结论化学迷路切除完全阻滞了旋转诱发的小鼠应激镇痛。前庭器官在旋转诱发的应激镇痛中起重要作用,且该应激镇痛可能由非阿片系统介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