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4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28篇
内科学   178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200篇
预防医学   20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45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28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52.
53.
自身抗体在风湿病诊断中的意义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身抗体是指针对自身细胞内、细胞表面及细胞外抗原成分的免疫球蛋白。病理性自身抗体的产生在风湿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是风湿病发病机制及诊断、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本文拟就常见自身抗体在风湿病诊断中的意义及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抗体  相似文献   
54.
55.
56.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尚无特异性诊断及治疗方法,尤其对于不典型和特殊类型RA易误诊误治。近年来,抗角蛋白抗体(AKA)、抗核周因子抗体(AP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抗RA33和抗Sa等新型自身抗体的发现提高了RA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核磁共振、CT及超声检查等影像学检查提高了RA关节损害的检出率,这些新的血清学检测指标及影像学检查的应用有助于RA的早期诊断。抗风湿药(DMARDs)和生物制剂问世,RA的治疗手段不断丰富。绝大多数RA患者经过早期、联合、个体化的规范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7.
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慢性侵蚀性关节病变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随病情进展,逐渐出现滑膜、软骨和骨质的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本病呈全球性分布,我国的患病率为0.32%~0.36%,低于欧美白人的1%,是造成我国人群丧失劳动力和致残的主要病因之一。老年RA约占患者总数的40%。通常将≥60岁的RA患者称为老年RA,其中分为2种情况:一种是360岁发病的RA,称为老年发病的RA(elderly-onset rheumatoid arthritis,EORA),另一种情况为青壮年发病迁延到老年(younger-onset rheumatoid arthritis,YORA)。  相似文献   
58.
目的 分别检测抗核周因子(APF)、抗角蛋白抗体(AKA)、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比较3种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探讨3种抗体联合检测在RA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06-2008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具有关节症状的各种风湿病患者551例,其中,RA患者304例,其他风湿病患者247例.所有患者均检测APF、AKA和抗CCP抗体,其中J前两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后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结果 抗CCP抗体、AKA和APF对RA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76.2%、43.6%和34.5%,特异性分别为96.0%、98.4%和99.6%;3种抗体中任一抗体阳性对RA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7.3%和94.7%;3种抗体中任2项抗体阳性对RA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48.4%和99.2%,而3种抗体均阳性对RA诊断的特异性达100%,但敏感性仅28.3%.结论 3种抗瓜氨酸化蛋白抗体中,以抗CCP抗体对RA的诊断价值最高,联合检测抗CCP抗体、AKA和APF并不能显著提高对RA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9.
系统性硬化病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预测系统性硬化病(SSc)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收集门诊和病房的资料完整诊断明确的146例SSc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起病年龄、性别、病程、雷诺现象、皮肤受累程度、胃食管反流、肾损害、硬皮病肾危象、心脏损害等情况,检测其血清中抗Scl-70、抗着丝点抗体、抗RNP抗体,应用超声心动图方法 检测其肺动脉压,应用影像学方法 检测其是否具有间质性肺炎,使用Cox回归方法 分析患者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死亡组患者和存活组患者雷诺现象、胃食管反流、抗核抗体、抗scl-70抗体、抗着丝点抗体、间质性肺炎、弥散功能下降、冠心病、外周动脉硬化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中起病年龄>60岁者更多(P=0.002)、男性更多(P=0.023);死亡组患者弥漫型皮肤受累(P=0.000)、抗RNP抗体阳性(P=0.014)、肺动脉高压(P=0.000)、心脏损害(P=0.000)、脑梗死(P=0.035)、肾损害(P=0.000)、硬皮病肾危象较存活组更常见(P=0.000).Cox回归分析表明,发病年龄>60岁[OR=5.441,95%可信区间(CI)(2.126~13.926,P=0.000]、男性(OR=5.531,95%CI 2.014~15.190,P=0.001)、抗RNP抗体阳性(OR=2.664,95%CI 1.016~6.592,P=0.034)、弥漫型皮肤受累(OR=3.432.95%CI 1.400~8.411,P=0.007)、肺动脉高压(OR=25.718,95%CI 5.954~111.085,P=0.000)、心脏受累(OR=4.141,95%CI 1.685~10.159,P=0.002)、肾脏受累(OR=4.214,95%CI 1.654~10.737,P=0.003)、硬皮病肾危象(OR=20.677,95%CI 4.161~102.764,P=0.000)是预测SSc死亡的危险因素,尤其是严重肺动脉高压(OR=55.809,95%CI 12.879~241.832,P=0.000)是SSc患者死亡的最强预测因素.结论 对于发病年龄>60岁、男性、弥漫型皮肤受累、抗RNP抗体阳性、心脏受累、肾受累、硬皮病肾危象及肺动脉高压患者,尤其是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应积极治疗以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60.
目的 通过检测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IL)-33水平,分析其与早期RA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病程<1年的早期RA患者100例,骨关节炎(OA)患者40例以及健康对照者70名.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中的IL-33水平,并分析血清IL-33水平与RA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RA患者血清IL-33水平为(282±871)p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7±38)pg/ml,P(0.01)和OA患者[(8±35)pg/ml,P<0.01].血清IL-33水平与类风湿因子(RF)、隐性类风湿因子IgG(HRF-IgG)、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突变型瓜氨酸化波形蛋白(MCV)抗体呈正相关(r分别为:0.312,0.277,0.213,0.302,P<0.01或P<0.05). IL-33阳性组患者的RF阳性率、HRF-IgG阳性率、抗CCP抗体阳性率、抗MCV抗体阳性率(86%、31%、86%、94%)较IL-33阴性组患者(54%、11%、42%、72%)显著升高(P均<0.05). 结论 IL-33在RA患者血清中显著升高,并与多种自身抗体(包括RF、抗CCP抗体、抗MCV抗体和HRF-IgG)显著相关,可能是RA预后不良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