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的高分辨多反应监测扫描模式,建立虎杖中10种酚类物质[虎杖苷、白藜芦醇、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氧化白藜芦醇、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同时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相似文献   
22.
地高辛广泛应用于心源性疾病,但往往难以掌握确切剂量。本研究的目的为分析患者生理因素及肝肾功能相关指标对地高辛血药浓度水平的影响,为合理地应用地高辛提供理论参考。回顾性收集南京鼓楼医院2016~2017年口服应用地高辛的住院患者病历资料,聚焦肝肾功能相关指标,利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患者综合情况进行分析。按照纳入标准,共计收集256例应用地高辛的患者。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体重、血糖、舒张压、尿素、肌酐、肾小球滤过率共计6项因素与地高辛的血药浓度值显著相关(P<0.05)。考察结果,患者的体重、血糖、舒张压、尿素、肾小球滤过率纳入了地高辛血药浓度的回归模型,且此回归模型用于地高辛血药浓度的预测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3.
目的:通过长期喂饮32%蔗糖水来建立模拟人类代谢综合征(MetS)的小鼠动物模型。方法:3周龄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ontrol)和糖水组(SW),雌雄各半,每组10只。所有小鼠均自由取食常规饲料。对照组小鼠饮用自来水,糖水组小鼠饮用含32%蔗糖的糖水。饲养至24周龄时,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记录小鼠体质量、腰围、体长,取禁食血液分离血清,检测各组小鼠的血生化指标。后宰杀,分离不同部位脂肪组织,称重并记录。结果:与对照组小鼠比较,SW小鼠表现出向心性肥胖体征。SW小鼠也出现了糖脂代谢紊乱。OGTT实验结果提示:SW小鼠的糖处理能力也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胰岛素代谢方面,SW小鼠出现了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结论:高糖饮水诱导MetS小鼠模型较好地模拟了人类MetS的病理生理特征。造模条件要求低,操作易掌握,且造模经济成本低,是一种较理想的MetS动物模型,可为抗MetS药物的药效学研究提供理想平台。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汉黄芩素 7-O-β-D-乙基葡萄糖醛酸苷(WODE)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抗氧化应激作用及机制。方法 MTS法检测WODE(2.5、5.0、10.0、20.0、40.0、80.0、160.0 μmol·L-1)对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体外培养RAW264.7细胞,WODE(10、20、40 μmol·L-1)或地塞米松(1 μmol·L-1,阳性药)预处理1 h,再给予LPS刺激24 h(造模过程不再加药),对照组不加 LPS 和受试物,模型组只给予 LPS 刺激;荧光探针检测胞内活性氧(ROS)水平;Griess反应测定细胞上清液中 NO 生成量;ELISA 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分泌;实时荧光定量 PCR(qRT-PCR)法检测细胞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环氧化酶-2(COX-2)、白细胞介素-1βIL-1β)、醌氧化还原酶1(NQO-1)、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 HO-1)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内Kelch ECH相关蛋白(1 Keap1)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WODE浓度小于40 μmol·L-1时,细胞存活率没有明显变化;浓度大于80 μmol·L-1时,细胞存活率下降,但未见统计学差异。与模型组比较,WODE 10、20、40 μmol·L-1组 ROS水平显著降低(P<0.01);20、40 μmol·L-1 组 NO 释放显著降低(P<0.05、0.01);40 μmol·L-1iNOS mRNA 表 达 水 平 显 著 降 低(P<0.01);10、20、40 μmol·L-1COX-2 和20、40 μmol·L-1IL-1β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0.01);10、20、40 μmol·L-1组TNF-α和IL-6的释放受到显著抑制(P<0.01);10、20、40 μmol·L-1NQO-1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40 μmol·L-1SOD-1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10、20、40 μmol·L-1组Keap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10、20、40 μmol·L-1组HO-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5、0.01);20、40 μmol·L-1 组 Nrf2 蛋白和 40 μmol·L-1 组 Nrf2 mRNA 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结论 WODE 对 LPS 诱导的RAW264.7细胞的氧化应激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Keap1/Nrf2/HO-1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25.
目的:寻找与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个体差异相关的生物标志物,从代谢调控角度解释甲氨蝶呤的个体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风湿免疫科接受甲氨蝶呤规范化治疗的成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信息,依据治疗前后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血沉(DAS28-ESR)评分划分成甲氨蝶呤治疗有效组(22例)和无效组(17例)。借助超高效液相-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采集2组患者的血清代谢轮廓谱,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筛选出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个体差异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和代谢通路。结果: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接受甲氨蝶呤治疗前的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和DAS28-ESR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接受甲氨蝶呤治疗6个月后,有效组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和DAS28-ESR评分显著低于无效组。甲氨蝶呤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的血清代谢轮廓谱差异明显,与无效组相比,有效组9个差异代谢物水平下降,包括肉豆蔻酸、棕榈酸、色氨酸和尿苷等;27个代谢物水平上升,包括甘氨胆酸、鞘氨醇-1-磷酸、溶血磷脂酰胆碱和溶血磷脂酰乙醇胺等。这些差异代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