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0篇 |
免费 | 11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8篇 |
基础医学 | 16篇 |
临床医学 | 41篇 |
内科学 | 6篇 |
外科学 | 2篇 |
综合类 | 58篇 |
预防医学 | 15篇 |
药学 | 24篇 |
中国医学 | 28篇 |
肿瘤学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13篇 |
2010年 | 19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18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探讨去甲基化药物地西他滨、阿扎胞苷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立医院2010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15例初诊MDS患者临床资料, 其中使用地西他滨(10~30 mg·m-2·d-1, 连续3~5 d)治疗10例;阿扎胞苷(75 mg·m-2·d-1, 连续7 d)治疗5例, 观察基因突变、风险分层、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15例患者中男性9例, 女性6例, 中位年龄64岁(51~84岁), 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4~62个月)。15例患者高危3例, 中危10例, 低危2例。SF3B1、TET2和STAG2突变在低-中危患者中多见;而DNMT3A、EZH2、U2AF1、RUNX1和TP53突变在高危患者中多见。所有患者经2~3个疗程后评估疗效, 总有效率66.7%(10/15), 其中1例获得完全缓解, 1例获得骨髓完全缓解, 2例获得部分缓解, 6例达血液学改善。治疗期间发生3~4级血液学不良反应9例, 发生3~4级感染6例, 无3~4级出血、恶心呕吐和肝功能损伤。随访至2020年5月, 9例生存, 6例死亡。结论去甲基化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腹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促排卵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符合PCOS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腹针组(治疗组)、克罗米芬组(对照组)各30例,记录卵泡发育、子宫内膜生长,宫颈粘液性状,基础体温和促排卵治疗后性激素指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排卵率分别为52.78%,62.69%,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妊娠率为43.33%,略高于对照组的36.67%,但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LH、LH/FSH、T水平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的最大子宫内膜厚度和宫颈粘液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针疗法能有效诱导PCOS患者排卵,调节内分泌。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syndrome,PCOS)患者INSR基因外显子mRN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根据有无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ence,IR)把35例PCOS患者分为IR组17例和NIR组18例。统计两组患者年龄、月经周期、身高、体重、腰围和臀围,计算体质指数(BMI)和腰臀比(WHR)。取子宫内膜组织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INSR mRNA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月经周期和身高无统计学差异(P>0.05)。IR组体重、腰围、臀围、BMI和WHR显著高于NIR组。NIR组INSR mRNA的表达值是0.158±0.190,低于IR组的表达值0.113±0.16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6)。结论:PCOS患者子宫内膜有INSR mRNA表达,是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IR有降低PCOS子宫内膜INSR mRNA表达的趋势。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中不同方法预测胎儿出生体质量的准确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超声测量160例胎儿的各项指标,采用3种不同方法估计胎儿体质量并与新生儿实际出生体质量进行相关比较.结果 胎儿股骨皮下组织厚度干预法预测的胎儿体质量与新生儿的出生体质量相关性最好(r=0.693,P<0.01),其次为4项指标预测法(r=0.690,P<0.01),双顶径法(r=0.403,P<0.01).胎儿股骨皮下组织厚度干预法对巨大儿的诊断的敏感性为50%,特异性为98%.结论 胎儿股骨皮下组织干预法对估计胎儿体质量相对准确,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6.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20岁,未婚有性生活,G0P0。因停经2^+个月、阴道流血伴腹痛4d,外院发现生殖道异常转入我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无腹痛。幼时因先天性无肛门行手术。5年前因月经初潮经血潴留、腹痛在外院行阴道横隔手术,切开一孔并扩宫治疗。入院时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无异常,腹平软,压痛,无反跳痛和肌紧张。妇科检查见外阴呈女性分布,肛门括约肌前壁缺失,与阴道间无会阴体,外部相通。阴道长4cm,顶端见一横隔,中央一小孔,少许暗红色血液流出,阴道顶端相当于宫颈后穹隆处饱满。宫颈未见,可触及。宫体中位,2^+个月孕大,饱满。双附件未扪及异常。 相似文献
27.
目的 建立可移植于裸鼠的、潜伏期短、高致瘤性的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MOL T- 4细胞株。 方法 初代移植后 ,通过单纯体内传代法进行皮下埋块和体内、体外交叉传代法进行体外传代培养后移植 ,并对移植瘤的生长、组织形态和超微结构、细胞表面抗原表达、染色体核型等进行观察和检测。 结果 体内、体外交叉传代法进行体外传代培养 2 0代后的 MOL T- 4细胞裸鼠移植瘤平均潜伏期为 (2 1 .2 0± 1 .1 0 ) d,致瘤率 1 0 0 %。移植瘤的生长曲线呈“S”型 ;组织形态、超微结构和表面抗原表达特点符合 MOL T- 4细胞特点 ,染色体核型属人类染色体。 结论 通过体内、体外交叉传代法进行体外传代培养 2 0代后的 MOL T- 4细胞能成为潜伏期短、高致瘤性的细胞株 ,此法较单纯体内传代法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人工合成2-氨基-3-苯基丙酰肼对氨基脲敏感型胺氧化酶(SSAO)的抑制效应。方法:根据文献合成2-氨基-3-苯基丙酰肼,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质谱鉴定其结构。利用2-氨基-3-苯基丙酰肼对SSAO的抑制曲线,计算其IC50,结合透析实验确定2-氨基-3-苯基丙酰肼对SSAO抑制类型;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氨基-3-苯基丙酰肼在水溶液中的浓度,验证其抑制类型。结果:2-氨基-3-苯基丙酰肼对SSAO的IC50为0.76μmol/L,透析后原液中2-氨基-3-苯基丙酰肼浓度为0.07μmol/L,其对SSAO的抑制率为78.0%。结论:2-氨基-3-苯基丙酰肼是SSAO不可逆抑制剂。 相似文献
29.
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异位症 (endometriosis简称EM ) ,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粘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所造成的一种病变[1 ] 。在生育年龄妇女中有1 0 %左右的发生率 ,且有明显上升趋势 ,成为一种“现代病”。病人中 80 %有明显的痛经 ,5 0 %合并不育 ,严重地影响中青年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目前除根治性手术外尚无很好的治疗方法。而根治性手术的妇女有被阉割的感觉 ,术后易出现绝经期的一系列症状 ,病人不易接受。目前EM治疗的目的主要是缓解疼痛 ,祛除内膜异位病灶 ,恢复盆腔内生殖器官正常解剖结构、生育功能和防止复…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横断面连续扫查三血管气管上多切面诊断胎儿心血管异常的价值。方法 采用横断面连续扫查三血管气管上多切面方法,观察502胎正常胎儿和521胎异常胎儿的三血管气管上多切面声像图特点。结果 由三血管气管切面开始向胎儿头侧移动探头,依次获得三血管气管切面;头臂静脉切面可显示头臂静脉、主动脉横弓;头臂动脉起始段切面可显示头臂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起始段横断面;双侧锁骨下动静脉切面可显示双侧锁骨下动脉及双侧锁骨下静脉长轴、双侧颈总动脉起始段横断面。502胎正常胎儿三血管气管上多切面均可通过连续扫查获得显示。521胎异常胎儿中,三血管气管上多切面扫查检出头臂静脉异常236胎,头臂动脉异常277胎,心上型肺静脉异位引流7胎,颈位主动脉弓1胎。结论 三血管气管上多切面连续扫查有助于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心血管异常。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