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后不同时段左心室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对急性心肌梗死后不同时段的二尖瓣环运动进行检测,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评价再灌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初次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心梗后再灌注治疗28例,未再灌注治疗32例)和年龄匹配的健康人25例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分别测量、计算二尖瓣环的收缩期、舒张早期和舒张中晚期平均峰值运动速度(Vs,Ve,Va)。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和二尖瓣血流速度(E,A),LVEF采用Simpson’s原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别于发病后第2周、4周、12周进行上述测量。比较分析再灌注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功能的短期影响。结果:再灌注组12周死亡率为0,未再通组12周死亡率为15.6%。Vs与LVEF呈显著正相关(r=0.76,P&;lt;0.01);Ve/Va与二尖瓣口血流速度E/A显著正相关(r=0.68,P&;lt;0.0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第2,4,12周Vs,Ve,Va,LVEF,FS,Ve/Va,E/A均低于对照组(P&;lt;0.05~0.01);再灌注组2,4,12周Vs,Ve,LVEF,FS,Ve/Va均显著优于未再灌注组(P&;lt;0.05~0.01);再灌注组4,12周Vs,Ve,LVEF,FS,Ve/Va与2周时比较有显著改善(P&;lt;0.05~0.01);未再灌注组12周Vs,Ve,LVEF,FS与2周时比较有显著改善(P均&;lt;0.05),而4周与2周时比较无显著差异(P&;gt;0.05)。结论:QTVU测量二尖瓣环峰值运动速度能很好地反映左心室整体收缩的和舒张功能,可用于评估再灌注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及时有效的再灌注治疗不仅能提高生存率,而且可明显改善左心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护士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护士长进行公平公正地量化绩效考核,以增强护士长的工作责任心和危机感,提高护士长竞争意识。方法以平衡计分卡4要素为基准,初步构建绩效评价指标的基本框架;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确定各级指标;进一步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值。结果共进行2轮咨询,专家的积极性较高,积极性系数在93%以上,权威系数为0.76。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4个一级指标,护理服务项目、护理设备、患者及家属、护士、医生、上级管理者、相关科室人员、学生、护理工作量、护理质量、科研、继续教育、教学、科内学习、培训及考核和科室文化环境16个二级指标。结论基于Delphi专家咨询法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公平公正考核护士长的绩效,可在护理领域中应用。 相似文献
14.
15.
应用气相-电子捕获法(GCECD)对16名健康志愿受试者(青年组8名,老年组8名)单剂量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剂0.5mg后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进行了研究。于用药前和用药后2、4、6、7、8、10、15、20min取静脉血测定,以MCPKP药代动力学程序拟合药-时数据。结果表明,本药的处置符合房室开放模型。青年组与老年组比较,在T1/2Ka、T1/2k、Tmax、Cmax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药效学方面的研究表明,随着血药浓度增高,MAP、TPR下降,HR、SV增高,血药浓度与各药效学指标相关性依次为MAP>HR>SV>TPR。受试者两组间药效学指标波动范围t检验MAP、HR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SV、TPR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对急性心肌梗死后不同时段的二尖瓣环运动进行检测,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评价再灌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初次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心梗后再灌注治疗28例,未再灌注治疗32例)和年龄匹配的健康人25例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分别测量、计算二尖瓣环的收缩期、舒张早期和舒张中晚期平均峰值运动速度(Vs,Ve,Va)。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和二尖瓣血流速度(E,A),LVEF采用Simpson's原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别于发病后第2周、4周、12周进行上述测量。比较分析再灌注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功能的短期影响。结果:再灌注组12周死亡率为0,未再通组12周死亡率为15.6%。Vs与LVEF呈显著正相关(r=0.76,P<0.01);Ve/Va与二尖瓣口血流速度E/A显著正相关(r=0.68,P<0.0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第2,4,12周Vs,Ve,Va,LVEF,FS,Ve/Va,E/A均低于对照组(P<0.05~0.01);再灌注组2,4,12周Vs,Ve,LVEF,FS,Ve/Va均显著优于未再灌注组(P<0.05~0.01);再灌注组4,12周Vs,Ve,LVEF,FS,Ve/Va与2周时比较有显著改善(P<0.05~0.01);未再灌注组12周Vs,Ve,LVEF,FS与2周时比较有显著改善(P均<0.05),而4周与2周时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QTVI测量二尖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 探讨老年人室性心动过速用胺碘酮治疗的护理.方法 自2004年至2005年对40例老年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用胺碘酮治疗,观察转为窦性心律的情况以及药物的副作用.结果 室性心动过速转复为窦性心律38例,占95%.结论 通过全面认真的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减少药物的副作用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