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1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41.
目的了解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夫西地酸和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动态变化。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本院从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问临床样本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夫西地酸和万古霉素药敏试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分离出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772株,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78.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夫西地酸耐药率有整体上升趋势。结论本地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夫西地酸和万古霉素是治疗MRSA感染的理想药物,但要注意耐夫西地酸菌株的爆发流行和耐万古霉素菌株的出现。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全麻手术后引起医院内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为降低医院感染率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和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近3年气管插管全麻手术后引起医院内呼吸道感染患者180例和非医院内呼吸道感染患者180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调查2005-2007年5923例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者的医院感染率为10.10%,呼吸道感染率为5.25%,在医院感染的构成比中,呼吸道感染位居首位,占52.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气管插管全麻手术后医院内呼吸道感染的7个影响因素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R>1).结论 气管插管全麻手术后引起医院内呼吸道感染(尤其下呼吸道感染)是多因素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年龄、并发症、手术状态、气管插管麻醉通气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吸烟状况、手术后开始咳嗽的时间,因此气管插管全麻手术后医院内呼吸道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3.
医院感染学案例式教学法运用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案例式教学法应用于医院感染学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论述案例式教学法的优点、运用原则、具体应用,加强医学生的基础知识及临床思维的培养,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肺炎痰细菌分离、药敏及临床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EICU诊治的590例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90例患者共分离病原菌493株,分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有393株,革兰阳性球菌70株,真菌30株;主要病原菌有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真菌等。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素耐药率达50%以上;多数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保持较高的敏感度,其次为β-内酰胺酶抑制剂;革兰氏阳性球菌(MRCNS/MRSA)对青霉素耐药率达90%左右,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仍高度敏感;真菌对伏立康唑敏感。结论:革兰氏阴性菌为我院EICU的优势病原微生物,尤以大肠埃希氏菌最多,耐药菌产生率高;对于SCAP/HAP/VAP患者初始治疗应给予"重拳打击"降阶梯治疗。  相似文献   
45.
目的:运用品管圈活动,加强全院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方法:组建QCC 小组,分析院内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及原因,利用头脑风暴法收集并拟定针对性解决措施。结果:手卫生培训现场考核226人,合格率100%,理论考试1264人,平均分97.0,临床速干手消毒剂平均日床使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提高了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6.
<正>一年一度的中高考季临近,许多家长想在考前给孩子补充营养,却又不知“从何补起”。保持营养均衡,正确恰当地补充营养更加重要。一、三餐结构合理考生的饮食要讲究合理搭配,建议遵循《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安排三餐,要做到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吃清淡少盐膳食,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早、中、晚三餐摄入的能量约占一天总摄入能量的30%、40%和30%,保证三餐中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摄入量,切不可随意应付。  相似文献   
47.
目的在血透患者中推广合理膳食,改善电解质营养,提高疗效和生存质量.方法采用营养治疗及营养评价.结果合理膳食结构比普食合理;合理膳食中电解质达RDA标准而普食不达标;提示合理膳食平均体重55.4kg>普食53.5kg(p<0.05)及临床表现比普食好,合理膳食疗效比普食高.合理膳食的血清电解质均正常,而普食则不正常.结论合理膳食,结构合理,营养改善,血清电解质正常,以致提高疗效和生存质量.建议推广合理膳食.  相似文献   
48.
血液透析后血浆渗透压改变对眼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患者在血透后出现一过性视力下降,眼胀痛等症状是否与血浆渗透压改变有关。方法用Schiotz眼压计在血透前后及治疗中每隔一小时测量一次眼压。检测了前房角,视野及眼压描记及血浆渗透压、血生化等。结果血透后血浆渗透压下降会导致眼压升高。有青光眼解剖特点的眼球,眼压会出现进行性病理升高或诱发青光眼。结论对眼球有青光眼解剖特点的患者在血透时避免大量脱水。血透治疗充分,使治疗后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可避免眼压的升高。  相似文献   
49.
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现况流行病学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研究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发生规律及发生的危险因素,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对我院2001年6月27日住院的306例老年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横断面调查研究。结果: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9.80%,其中下呼吸道感染占46.67%,表浅切口感染占16.67%,上呼吸道和胃肠道感染各占10.00%,使用呼吸机、动静脉置管,泌尿道插管、支气管和肺恶性肿瘤为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术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偏高,结论:在存在上述危险因素的老年患者应加强监测,重视无菌操作技术,加强对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及管理,用于预防时应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50.
目的调查分析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相关的影响因素,控制并避免感染的进一步发展。方法回顾性调查2011年7月-2012年12月颅脑手术患者851例临床资料,64例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为病例组,以年龄段及术前诊断为匹配条件收集64例神经外科手术后无颅内感染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差异。结果 851例颅脑手术患者发生颅内感染64例,感染率7.52%,其中2011年8月感染率较高,为28.57%,高于平均水平的7.52%(χ2=23.35,P<0.05),易感因素分析提示手术时间、术前是否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类型与颅内感染的发生有关联(P<0.05)。结论针对相应的危险因素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强化护理对策,有效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