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0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2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6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5 毫秒
31.
灵芝对小鼠的镇痛,镇静及其对耐力的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林春  森昌夫 《中成药》1992,14(7):31-32
灵芝对化学刺激、热板刺激引起的小鼠疼痛都具有镇痛作用,化学刺激镇痛作用的ED_(50)为4.98g/kg;灵芝能减少小鼠的自发活动,其ED_(50)为2.65g/kg,此外尚能增强戊巴比妥的镇静作用;3.5g/kg能显著延长小鼠的游泳时间,5.0g/kg和7.5g/kg可提高小鼠的耐缺氧能力。  相似文献   
32.
多囊病又名先天性肾囊肿病、囊胞肾、双侧肾发育不全综合征、多囊肾、双肾良性多房性囊瘤、Perlmann综合征等。因其常伴有多囊肝或脾和胰的囊肿及颅内动脉瘤,故称其多囊病^[1]为宜。有文献[1]统计1941年~1978年间我国共报道30例。我院自1999年6月16日~2001年4月3日应用CT诊断2个家族5个病例,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3.
<正>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以下简称妊高症)为产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多在妊娠24周后发病,通常在分娩48小时消退,常需行剖腹产终止妊娠。妊高症具有严重全身病理改变,重要器官多被累及,临床以高血压,蛋白尿及水肿为其三大特征,严重者可发生昏迷、抽搐、甚至左心衰竭,脑水肿或颅内出血等导致母体死亡,胎儿可因胎盘供血障碍发生宫内窘迫或死亡。因此,麻醉中危险性极大,围手术期麻醉处理是否恰当关系到母婴安危。  相似文献   
34.
目的比较采用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子宫切除术(LARVH)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RAH),治疗老年女性(45~70岁)宫颈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行LARVH(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患者,和行RAH(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的2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的肿瘤大小、组织学、肿瘤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手术切缘均没有差别。LARVH的术中并发症包括:输尿管损伤(1例)、肠道损伤(1例)、膀胱损伤(7例)。分别随访2年后发现,LARVH组有4例患者复发、RAH组有13例复发(P=NS)。在2年内,两组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4%和94%(P=NS)。结论宫颈癌可以采用LARVH,LARVH最主要的优点在于术中出血量少和住院时间短,尤其适用于老年女性宫颈癌患者。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式,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麻杏石甘汤,辨证运用;两组治疗周期均为3周,治疗结束后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0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最优化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传染病医院住院治疗的302例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所有患者分为A组(内科治疗)57例,B组(内科+抗病毒治疗)80例,c组(内科+抗病毒+人工肝治疗)124例,D组(内科+抗病毒+人工肝+中医治疗)41例。观察患者治疗基线、治疗第1、4、8、12周及治疗结束时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胛A)、HBVDNA等指标,并在治疗结束后随访48周观察其存活情况。应用Kruskal—Willis H检验比较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治疗4周后四组间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3.213,P=0.360),治疗12周后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8.722,P=0.033)。四组1年病死率分别为36.84%(21/57)、32.50%(26/80)、26.61%(33/124)和24.39%(10/41)。C组治疗方法的死亡风险是B组的0.566倍(P=0.036);D组治疗方法的死亡风险是B组的0.396倍(P=0.016)。结论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核苷(酸)类药物及人工肝单纯血浆置换术可明显提高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37.
目的分析贲门癌的CT表现,探讨CT检查在贲门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经手术病理或胃镜活检证实的贲门癌患者的CT表现及手术病理资料。结果 46例贲门癌患者CT表现:贲门区管壁增厚46例,腔内肿块25例,邻近组织浸润19例,淋巴结肿大16例,远处转移7例。结论 CT能显示贲门癌的形态、大小,判定有无周围浸润、淋巴结及远处脏器转移,对疾病的评估和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CT检查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经临床确诊的56例急性阑尾炎的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阑尾肿大增粗44例,阑尾盲肠周围炎36例,阑尾周围脓肿12例,2例中有4个粪石,右侧结肠旁沟积液16例,盲肠末端肠壁增厚8例,右侧腰大肌影模糊4例。结论:CT是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有效手段,尤其能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有利的帮助。  相似文献   
39.
胃镜检查非咽麻插镜的效果分析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镜检查非咽麻插镜的效果分析及护理体会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林春(百色533000)1990年11月前我院胃镜检查首先用20%利多卡因喷喉使咽部麻醉后插镜(简称咽麻法)计859例。同年12月后我们废弃咽麻法,改用直接插镜法(简称直插法)共作566例,效果...  相似文献   
40.
输尿管盲端误诊为卵巢囊肿1例林春①患者,女,25岁,以“左下腹反复疼痛1年余”为主诉入院,近年来曾多次出现右下腹闷痛,痛可向左腰背部放射,入院前三天可自行在左下腹扪及一肿物。检查:腹平软,左下腹可扪及一肿物约7cm×8cm,肿物较固定,表面光滑,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