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8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成分输血对食管癌患者CD4+CD25+CD127dim/-Treg细胞的影响,为临床合理输血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7月至2012年5月期间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50例,按围手术期输血与否及输血成分分为A、B、C、D、E 5组,每组10例:A组围手术期不输血,B组围手术期输入异体滤白悬浮红细胞,C组围手术期输异体悬浮红细胞,D组围手术期输异体滤白新鲜冰冻血浆,E组围手术期输异体新鲜冰冻血浆,另选1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分别于手术前、术后2、5、10d外周静脉采血。采用鼠抗人单克隆抗体CD4-FITC/CD25-PECy5/CD127-PE标记Treg细胞,经流式细胞仪检测,Treg细胞比例以CD4+CD25+CD127dim/-Treg细胞/CD4+T百分率表示。结果 A、B、D组术后2dTreg细胞比例开始增加,至术后5~10d恢复到术前水平。C、E组术后2dTreg细胞比例增加,至术后10d仍未恢复正常,且C、E组术后各时间段Treg细胞比例均分别高于B和D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滤白细胞输血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无显著影响,输非滤白成分血可造成一定程度的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ARMA3基因在人结肠癌细胞HCT116生长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高表达CARMA3的人结肠癌细胞株。应用慢病毒技术敲减CARMA3基因,puromycin筛选后构建稳定转染的HCT116-sh CARMA3细胞株。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鉴定mRNA和蛋白表达的抑制情况。WST-1法和RTCA S16系统分析细胞增殖情况。集落形成实验观察集落形成。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显微镜下观察上皮-间充质转化(EMT)形态变化。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的改变。Western blot分析相关分子变化,探讨可能机制。结果:4株人结肠癌细胞株中HCT116细胞的CARMA3 mRNA和蛋白表达量最高,构建稳定沉默CARMA3的HCT116-sh CARMA3细胞株,其中HCT116-sh CARMA3-93细胞中CARMA3的mRNA和蛋白受抑制最明显,将其作为细胞模型。相比于对照组,HCT116-sh CARMA3-93细胞形态发生EMT逆转,其增殖、集落形成、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下降(P0.01)。HCT116-sh CARMA3-93的G_0/G_1细胞所占比例明显升高,S期细胞比例相应下降(P0.05)。信号通路分子Bcl10和NF-κB表达明显下调,MALT-1变化不明显;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显著下调,cyclin A表达略有下降;侵袭转移相关分子MMP-2和MMP-9的表达下调,MMP-7未见改变,TIMP-1和TIMP-2的表达上调;EMT相关分子E-cadherin的表达水平升高,N-cadherin、Snail、Slug和Twist的表达水平呈不同程度降低。结论:CARMA3可通过改变细胞周期和侵袭转移分子的表达、调控EMT来影响结肠癌细胞HCT116的生长和侵袭转移。这可能与NF-κB信号通路发生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中蛋白(Middle hepatitis B surface protein,MHBs protein)相互作用的肝细胞蛋白。方法 PCR扩增MHBs编码基因并将S区起始密码子突变,获得目的基因MHBs-mut,克隆于诱饵载体pGBKT7。在证实MHBs-mut蛋白不具有自激活作用的前提下,以酵母双杂交系统筛查与MHBs-mut蛋白相互作用的肝细胞蛋白,并在酵母细胞内验证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构建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获得重组质粒pGBKT7-MHBs-mut。Western blot显示其在酵母中表达MHBs-mut蛋白。酵母双杂交筛选并验证,得到与MHBs-mut蛋白相互作用的肝细胞蛋白:COP9信号体第五个亚单位(COPS5,又名C-Jun结合蛋白1,c-Jun-activation-domain binding protein 1,JAB1)。结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中蛋白与COPS5在酵母AH109细胞中具有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分化抑制因子3(Id3)协同Id1对结直肠癌细胞干性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应用慢病毒感染系统Id1短发夹RNA(shRNA)质粒构建Id1单基因敲减(sh-Id1)、sh-Id3和双基因敲减(sh-Id1Id3)的肠癌HCT116细胞株,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强度,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综合评价中国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双重感染者发生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的危险是否高于单独感染者.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和Medline,获得1990~2006发表的有关中国人群HBV和HCV双重感染与HCC关系的研究结果,并进行Meta分析.所有文献均为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D-L法计算合并OR值及其95%CI.结果:共检索到符合要求的37篇文献,累计病例、对照数分别为4 203和5 642例.与未感染者相比,HBV、HCV单独感染发生HCC的合并优势比(OR)分别为20.91(95%CI: 15.40~ 28.40)和10.60(95%CI:6.74~16.65);HBV、HCV双重感染发生HCC的合并优势比(OR)为50.27(95%CI:34.92~72.38).结论: HBV、HCV感染是中国人群HCC高发的独立危险因素,HBV和HCV双重感染在HCC发生过程中呈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fermitin家族同源蛋白2(FERMT2)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并以体外实验分析FERMT2基因敲除对肝癌细胞生长及相关调控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eal-time PCR及免疫组化实验检测FERMT2在HCC及癌旁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FERMT2基因敲除的稳定MHCC97H细胞系,通过WST-1法和流式细胞术比较其与野生型MHCC97H细胞活力、细胞周期和凋亡状态的改变,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调控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FERMT2在HCC组织中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且FERMT2蛋白的高表达与HCC患者术后复发有关(P0.05);成功构建了FERMT2基因敲除的稳定MHCC97H细胞系;与野生型细胞相比,FERMT2基因敲除后细胞活力明显减弱,S期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细胞凋亡增加,且细胞内增殖细胞核抗原、细胞周期蛋白及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及Bcl2的表达也明显下降(P0.05),并可检测到cleaved caspase-3。结论:FERMT2在肝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它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周期调节蛋白及抗凋亡蛋白的表达影响肝癌细胞的活力、细胞周期及凋亡,进而在肝癌形成及发展过程中发挥促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综合评价中国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双重感染者发生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危险是否高于单独感染者。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和Medline,获得1990~2006发表的有关中国人群HBV和HCV双重感染与HCC关系的研究结果,并进行Meta分析。所有文献均为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D-L法计算合并0R值及其95%CI。结果:共检索到符合要求的37篇文献,累计病例、对照数分别为4203和5642例。与未感染者相比,HBV、HCV单独感染发生HCC的合并优势比(OR)分别为20.91(95%CI:15.40~28.40)和10.60(95%CI:6.74~16.65);HBV、HCV双重感染发生HCC的合并优势比(OR)为50.27(95%CI:34.92~72.38)。结论:HBV、HCV感染是中国人群HCC高发的独立危险因素,HBV和HCV双重感染在HCC发生过程中呈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黄曲霉素B1(AFB1)对正常鼠与铁过载鼠肝细胞DNA损伤情况。[方法]采用8-羟基-2′-脱氧鸟苷(8-OHdG)和AFB1单克隆抗体,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分析不同AFB1剂量组下两组鼠肝细胞DNA的损伤情况。[结果]AFB1诱导的DNA损伤主要发生在肝门静脉区和胆管区,随剂量的加大损伤加重,且铁过载组DNA损伤大于正常组。[结论]铁过载可加重AFB1对鼠肝细胞的DNA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非A5.1型MHC-Ⅰ类相关分子A(MHC class Ⅰ-related molecules A,MICA)穿膜区等位基因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术后化疗联合NK细胞免疫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福建省肿瘤医院2013年4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中晚期(TNMⅢ-Ⅳa期)食管癌患者152例,均在姑息性手术后行全身化疗,根据患者MICA穿膜区等位基因是否为A5.1分为4组:(1)A5.1化疗+NK细胞治疗(A5.1 +NK)组;(2)A5.1单纯化疗(A5.1)组;(3)非A5.1化疗+NK细胞治疗(noA5.1+NK)组;(4)非A5.1单纯化疗(noA5.1)组,观察各组患者临床疗效.构建食管癌组织标本MICA等位基因A5.1的真核表达载体pTE-1 A5.1,转染食管癌TE-1细胞株;Western blotting检测pTE-1A5.1转染对TE-1细胞MICA蛋白表达的影响,LDH法检测TE-1细胞转染pTE-1A5.1前后对NK细胞杀伤敏感性的变化,ELISA法检测食管癌患者血清可溶性MICA及转染pTE-1A5.1前后TE-1细胞上清中可溶性MICA含量.结果:经过3年的随防,A5.1 +NK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medium overall survival,mOS)为15.0个月,A5.1组为16.0个月,noA5.1+ NK组为22.4个月,noA5.1组为16.0个月,noA5.1+ NK组mOS明显长于其他3组(P<0.05).经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患者年龄、性别、ECOG评分及基因型与预后均无明显相关(P>0.05),将基因类型与是否NK细胞治疗进行交叉分析,noA5.1+ NK组mOS明显长于其他3组(P<0.01).转染pTE-1A5.1后TE-1细胞内MICA表达显著升高,培养液上清可溶性MICA分泌明显增加[(256.2±45.3) vs (45.3±11.5)pg/ml,P<0.01];与转染前相比,NK细胞对过表达MICA的TE-1细胞的杀伤率明显降低[(29.5±7.2)%vs(42.5±7.1)%,P<0.05].结论:相对中晚期食管癌MICA穿膜区A5.1等位基因患者,非AS.1基因患者手术后化疗联合NK细胞的疗效较好,其机制与其不容易产生可溶性MICA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MICA 第5 外显子微卫星多态性与食管癌相关性。方法:采用PCR-STR 微卫星基因分型技术检测103 例食管癌患者和84 例正常对照MICA 基因5 外显子多态性。构建食管癌标本中高频率出现的MICA 等位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293T 细胞株,LDH 法检测NK 细胞对不同MICA 等位基因转染的293T 细胞的杀伤作用,效靶比20 1。ELISA法检测转染的293T 细胞上清中sMICA 含量。结果:食管癌患者第5 外显子检测到5 种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MICA-A4(9.71%),MICA-A5(22.3%),MICA-A5.1(40.8%),MICA-A6(15.5%),MICA-A9(11.7%),其中MICA-A5.1 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CA 等位基因转染293T 细胞株后,相对于其他第5 外显子A5.1 组对NK 杀伤的敏感性较低[(30.4±6.3)%,P<0.05],上清可溶性MICA 分泌增加(135.7±6.2)pg/ ml。结论:食管癌与MICA 第5 外显子多态性A5.1 显著性相关,其危险性高于其他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