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065篇 |
免费 | 391篇 |
国内免费 | 19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4篇 |
儿科学 | 37篇 |
妇产科学 | 40篇 |
基础医学 | 218篇 |
口腔科学 | 25篇 |
临床医学 | 882篇 |
内科学 | 389篇 |
皮肤病学 | 45篇 |
神经病学 | 94篇 |
特种医学 | 158篇 |
外科学 | 317篇 |
综合类 | 1387篇 |
预防医学 | 550篇 |
眼科学 | 56篇 |
药学 | 717篇 |
37篇 | |
中国医学 | 568篇 |
肿瘤学 | 9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0篇 |
2023年 | 160篇 |
2022年 | 197篇 |
2021年 | 259篇 |
2020年 | 214篇 |
2019年 | 220篇 |
2018年 | 198篇 |
2017年 | 119篇 |
2016年 | 149篇 |
2015年 | 177篇 |
2014年 | 306篇 |
2013年 | 314篇 |
2012年 | 407篇 |
2011年 | 382篇 |
2010年 | 344篇 |
2009年 | 318篇 |
2008年 | 279篇 |
2007年 | 260篇 |
2006年 | 225篇 |
2005年 | 186篇 |
2004年 | 163篇 |
2003年 | 171篇 |
2002年 | 109篇 |
2001年 | 123篇 |
2000年 | 68篇 |
1999年 | 54篇 |
1998年 | 33篇 |
1997年 | 29篇 |
1996年 | 29篇 |
1995年 | 21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3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6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目的:在原核细胞中表达经噬菌体抗体库筛选可与HepG2细胞特异性结合的单链抗体(scFv),并对其特性进行鉴定。方法:采用正常肝细胞系L02和肝癌细胞系HepG2,从人源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可与HepG2细胞特异结合的scFv。对scFv DNA测序后,以其阳性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HB2151,在IPTG诱导下表达scFv并以金属离子螯和层析(IMAC)进行纯化,用100g/L SDS-PAGE、Western blot及ELISA分析纯化的scFv。将纯化的scFv与HepG2细胞共孵育后,观察其对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经筛选获得的2个相对特异性的scFv,分别命名为SLH04及SLH10。经IPTG诱导获得可溶性scFv的表达。Western blot分析证明,表达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Mr)均为36000左右,与理论预期值相符。ELISA检测表明,纯化的scFv能与HepG2细胞特异性结合,并抑制HepG2细胞的生长。结论:从人源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出能与HepG2细胞特异性结合的scFv,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有望用于肝癌生物治疗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42.
目的 观察FLAG方案治疗儿童复发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及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FLAG方案[氟达拉滨30 mg/m2,d 1 ~ 5,阿糖胞苷2 g/m2,d 1 ~ 5,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5 μg/(kg·d)]治疗的19例复发性ALL和NHL患儿临床资料,其中ALL 15例(初诊时高危8例,中危2例,低危5例),NHL 4例(临床分期为Ⅳ期);早期复发12例,晚期复发7例.观察其疗效、生存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经1个疗程后,11例(73.3%)ALL患儿达完全缓解(CR),其中高危5例,中危1例,低危5例;2例(50.0%)NHL患儿达CR;6例(50.0%)早期复发患儿达CR,7例(100.0%)晚期复发患儿均达CR,CR率明显高于早期复发患儿(P < 0.05).13例CR患儿,中位无病生存时间5.5个月(2 ~ 12个月).血液学毒性Ⅳ级8例,Ⅲ级4例,Ⅱ级4例;合并感染13例(68.4%),均得到有效控制;肝脏毒性Ⅲ级1例,Ⅰ级2例,经治疗后均恢复.结论 FLAG方案治疗儿童复发性ALL及NHL疗效显著,尤其对于晚期复发患儿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43.
脑胶质瘤中纤维连接蛋白及其整合素β1受体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中纤维连接蛋白(FN)及其整合素β1受体蛋白(β1 integrin)表达的临床病理联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6例胶质瘤组织中FN和整合素β1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相关临床病理分析。结果(1)胶质瘤组织问质血管壁FN染色随级别增高而增厚(P〈0.01),且血管厚度在复发病例组明显高于无复发组(P〈0.05)。恶性程度高的Ⅲ级与Ⅳ级胶质瘤组织中还可见基质弥散阳性染色。(2)FN和整合素β1在胶质瘤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36%(17/56)和39.29%(22/56),并均随肿瘤级别增加而增高(P〈0.05,P〈0.01),两者表达存在相关性(rs=0.312,P〈0.05)。复发病例FN和整合素β1阳性表达率(68.42%,57.89%)均高于无复发组(10.81%,29.73%)(P〈0.01,P〈0.05)。结论FN及其整合素β1受体在胶质瘤组织中的高表达促进了胶质瘤的恶性进展,两者可能成为有价值的判断胶质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4.
大学生强迫症状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对自编的大学新生强迫症状调查问卷进行心理测量学分析。方法:699名大学新生接受测验,使用SPSSl0.0for windows 2000和Amos4.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大学新生强迫症状调查问卷有较好的内在信度和结构效度,总量表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0.8541,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测量数据与量表结构拟合良好。结论:大学新生强迫症状调查问卷具有较好的心理测量学指标,各种强迫症状的维度是性强迫观念,完美化强迫信念,一般强迫思维。强迫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45.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一个家系调查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家系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对1个DDH家系中的全部成员进行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体格检查、运动功能评定、实验室检查及X线拍片检查。结果9代218人聚居的家系,现存145人中DDH的发生率为31.03%,患者主要表现为双侧膝关节和髋关节对称性疼痛,髋屈曲、内外旋、活动受限,部分患者出现关节运动功能障碍及畸形而跛行。影像学改变主要以髋臼浅平,倾斜度增加,对股骨头包容不足、股骨头形态失常、关节间隙狭窄呈退行性改变为主。DDH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遗传因素、性别、出生的季节等,家系中双亲或一方为DDH者其子女发生DDH的危险性比非患者双亲高,有一级亲属患DDH者比二、三级亲属者患病的危险性高;女性患病高于男性,冬季出生者高于其它几个季节,但儿童青少年发病率与成人无差异,与家系无血缘关系的迁入者与有血缘关系的家族成员发病率也无差异。结论遗传因素对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发生有一定作用,但后天的一些环境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6.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术骨质缺损处理方式的选择。对29例病人(29髋)行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术;其中骨水泥型假体置换3例,非骨水泥型假体置换26例;3例为Synergy+Reflection假体,余为CLS+ALLOFIT假体。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术后早期感染征象。随访25例25髋,平均随访时间58个月。关节局部疼痛缓解,活动功能满意;术后随访X线片示:骨质愈合好,未见明显的骨质吸收征象。Harris评分,术前平均36.8分,术后平均93.2分。翻修距初次全髋关节置换平均13.7年。髋臼部骨质缺损,在髋臼覆盖大于80%的情况下可不植骨;若髋臼覆盖大于50%、小于80%,行颗粒性植骨结合结构植骨;髋臼覆盖的比例低于50%,结构植骨往往能获得较好的效果。股骨侧骨质缺损,打压颗粒植骨结合异体皮质骨板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7.
背景:丝素蛋白和壳聚糖均无毒性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但是单一成分作为生物支架时都不能满足支架材料的需求。
目的:制备各种不同组分的丝素蛋白及壳聚糖复合支架材料,观察其微观结构及相关性能,筛选出适合成骨细胞生长的理想支架材料。
方法:通过CaCl2∶C2H5OH∶H2O=1∶2∶8(摩尔比)溶解体系溶解、过滤、浓缩提纯,制备出2%的丝素蛋白溶液,壳聚糖溶解于乙酸溶液配制成的3%壳聚糖溶液,将两者以不同的比例相混合,经数次冷冻干燥后,得到成品支架材料。采用电镜观察形貌,计算孔隙率并对支架的结构进行红外、X射线衍射、电子能谱分析观察。
结果与结论:将壳聚糖和丝素蛋白共混后,互为改性,制备出了结构较稳定的支架材料。其中40%丝素蛋白-60%壳聚糖组具有适合成骨细胞生长的较佳孔径,可作为细胞支架的首选配比。
关键词:丝素蛋白;壳聚糖;骨组织工程;支架;生物材料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12.025 相似文献
148.
149.
从蛋白水平检测黑色素瘤抗原(melanoma antigen,MAGE)-A1/A3在胶质瘤的表达情况,为MAGE-A1/A3蛋白用于胶质瘤的疾病发展预测及免疫治疗提供依据。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0例胶质瘤中MAGE-A1/A3的表达,检测结果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并分析两者的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MAGE-A1/A3在胶质瘤中的表达率分别是54.0%及56.0%,胶质瘤中MAGE-A1和A3的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GE-A1/A3同时表达率为40.0%(20/50);MAGE-A1/A3在胶质瘤中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的部位无相关性(P>0.05),而与胶质瘤的病理分级相关(P<0.05)。MAGE-A1/A3蛋白高表达于胶质瘤,且与病理变化相关,提示MAGE有望作为胶质瘤疾病发展预测指标及免疫治疗的靶抗原。 相似文献
150.
目的: 在在体大鼠模型上从生化和酶组化的角度观察比较了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和经典缺血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脏的保护作用及5'-核苷酸酶(5'-NT)活性的影响, 以期为一种非创伤性预处理方式提供实验依据并探讨其机制. 方法: 将24只体重200~250 g的雄性SD大鼠分为4组, 即: Ⅰ组, 假手术组; Ⅱ组, 缺血/再灌注组, 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使心肌缺血30 min后恢复再灌20 min; Ⅲ组, 经典缺血预处理组, 按Murry法进行; Ⅳ组, 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组, 在缺血前15 min开始由舌静脉在5 min内缓慢滴入NE 1.6 μg. 再灌结束后, 测血清肌酸激酶活性; 原位观察心肌细胞色素C氧化酶、 5'-核苷酸酶活性. 结果: 经典缺血预处理或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后缺血/再灌注心肌心肌细胞色素C氧化酶损伤性反应明显减轻(P<0.05)、血清肌酸激酶漏出减少(P<0.01); 5'-核苷酸酶活性升高(P<0.05). 结论: 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及经典缺血预处理均能保护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脏超微结构、减少心肌酶漏出, 具有相似的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 这种作用可能与保护5'-核苷酸酶活性, 使内源性腺苷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